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土莽原觅庞泉沟

  进吕梁东门交城,沿文峪河溯流而上,一路尽皆黄土褐山。山路逶迤100公里入关帝山林场,直驱便至庞泉沟——汾河第一大支流文峪河之发源地。继续沿路攀
援,由笔架山下东行,蜿蜒到交城、方山分水岭大路峁处,一六角攒尖凉亭矗立,亭额横匾上“文源晚翠”四字依稀可见,此即为传说中文峪河源头标志。“汾河千里行”文峪河段的报道于此开始。
   曾经风靡全国的民歌《交城山》中“不浇交城浇文水”向便指文峪河。文峪河流域地处汾河中游,流经全省6个县、市,在孝义市境内注入汾河。其水源主要是降雨在关帝山林区涵养后,在沟处汇集而成。沟水流向自北往南,北、东、西三面山峰环围,两侧有支沟13条,沿沟流长约14公里,于交城县庞泉沟镇汇流而成大股泉水,故名“庞泉”,镇名亦由是而得。
   据同行的关帝山林场场长韩宝智介绍,庞泉沟是我省最大的林区所在地,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5%,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山峦叠嶂,沟谷交错,寒凉湿润,乔灌森森,树种以油松、落叶松为主,素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林间鸟兽种类繁多,许多濒危珍稀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褐马鸡、金钱豹、黑鹳等亦栖息于此。吕梁山脉以黄土居多,天然林极为稀少,斯山、斯水、斯林自然弥足珍贵,其深处吕梁山腹地,不啻于莽莽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绿洲。漫步林中,神清气爽,清凉怡人,令人顿忘百多公里外省城的炎热与喧嚣。不到庞泉沟,难以领略原始森林的浩瀚与神秘;身临庞泉沟,脑中一切都市风景皆黯然失色,遑论同俦媲美了。
   这块邻近省城的原始森林,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30年的开发和发展中风采不减、美景依旧,得益于科学、有效的保护。如今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依旧保持良好,因而文峪河上游流量甚大,水质清澈。在距源头60公里外的会立乡,笔者将其河水装入矿泉水瓶后竟和真正的矿泉水难以区分。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向明介绍说:“这个保护区建于1980年,1986年升为国家级,1993年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首批成员。建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力度,先后实施了两期工程项目,建立了4个保护站和3个监测站。根据国家林业局2001年批准的‘总体规划’,保护区辖区分为了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内禁止开发,试验区内建立旅游小区,实行区内旅游区外住,以减轻生活、旅游等人类活动对林中生态可能造成的压力。当地人许多迁往交城县平原地区,留居于此的不少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开设家庭宾馆、餐馆致富,或以畜牧为生,偷砍滥伐的行为相对较少。因为本地居民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较强,所以庞泉沟的原始生态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
   谈到庞泉沟,不能不说褐马鸡。褐马鸡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区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中国鸟类学会也把它作为会标。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定为“省鸟”。庞泉沟是我国褐马鸡的主要产地,素有“褐马鸡故乡”之称。在保护区建立伊始,庞泉沟便十分重视对其的保护工作,自1982年开展人工饲养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掌握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建成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的饲养大棚。在大沙沟人工饲养繁殖基地笔者看到,一只只褐马鸡或昂首伸颈,尾羽高起,悠闲逗玩,或在草地里自在地觅食。管理人员说,这里圈养的褐马鸡只是一小部分,大多都野放在森林里。在保护区和当地百姓的悉心保护下,此地褐马鸡已由建区时的558只增长到如今的2000多只,分布范围也大为扩展,交城县古洞道乡、娄烦也曾有百姓将当地发现的受伤的褐马鸡送到保护区治疗。
   庞泉沟这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还是一个科研宣教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来此实习;它更是一个毗邻省城的避暑胜地,其旖旎风景20年前便被人们熟知,一度游人如潮。不过近年来却门庭冷落鞍马稀,旅游人数出现萎缩现象。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吕梁·交城庞泉沟
山西之驴(四十九)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美丽的庞泉沟
山西吕梁惊现神鸟,全世界唯中国独有,被美誉为“东方宝石”
五月的庞泉沟能把人美死信吗?
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的风景美如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