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粵語為何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方言?為何只有粵語有流行文化?

粵語歌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粵語流行文化也是華語世界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之一。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陸流行文化基本處於空白,而粵語流行文化則大大豐富了當時國民的娛樂生活。

幾乎每人心中都有一首難忘的粵語歌。無論是哥哥張國榮,亦或Beyond黃家駒,還是Eason陳奕迅。他們的歌或淺唱,或引吭高歌,或靡靡之音,總是能夠觸碰內心深處那根弦。

好多人都說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但是粵語歌卻是一直在華語歌壇占據一席不輕的地位。粵語歌好聽,除了上世紀的湧現了林夕、黃偉文、黃霑等著名填詞人,給予了詞曲無限的韻味。

粵語歌的婉轉動聽,還要歸結到粵語本身的九韻六聲,粵語比普通話多了些韻聲,讓粵語聽起來的就格外吸引耳朵。

一、粵語是「廣東人說的話」嗎?

粵語又作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俗稱「白話」。

粵語含完整的九聲六調,也較完美地保留了古漢語特徵,且擁有完善文字系統,可完全使用漢字表達(其他漢語方言很難做到),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

粵語的名稱來源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在古代,「越」字和「粵」字是通假字。

在先秦古籍中,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民族常統稱為「越」,明清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越)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粵)多用於嶺南的廣東廣西,並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

歷史上的兩廣

因此,兩廣別稱「兩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用作廣東的簡稱,廣西則簡稱為「桂」。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廣東,廣西)和狹義(廣東)之分。

從歷史沿革可以看出,粵語並不是廣東獨有,粵語起源和發展遠在宋朝兩廣劃分之前,與行政邊界無關。「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而非特指「廣東話」。

兩廣之分始於宋,廣東和廣西的行政邊界在歷史上變動很大,原本海南、雷州半島都劃分為廣西管轄,近代後海南、雷州半島、北部灣劃給廣東

二、粵語如何自成一派?

粵語從古至今,約有2200多年的歷史。

先秦時期,中原的華夏人稱嶺南人為南蠻,漢語的勢力並沒有到達嶺南地區。

春秋時期,楚人來到嶺南,才開始傳播漢語,這段時期是粵方言分化的最初階段。

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後,中原人紛紛南下,百越人(壯侗民族的祖先)則逃往山區。漢語開始逐漸傳入嶺南地區。

秦軍「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雖然秦始皇把兩廣納入了漢人的版圖,但兩廣地區在地理、文化上依舊保持相對獨立的割據狀態,中原地區稍有不慎,嶺南地區就獨立。

秦軍通過靈渠入主嶺南

秦末的暴政令大一統王朝搖搖欲墜,中原人無暇顧及嶺南地區,漢人趙佗在廣州(番禺)建立了南越國(越南視南越國為自己的朝代,並稱之為「趙朝」)。

南越國割據圖

嶺南遠離中原,交通不便,漢族移民入主嶺南後,他們使用的漢語也就逐漸偏離了中原漢語的發展軌跡,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點,漢族先民們使用的語言與南越的百越語(壯侗族語言)融合,形成了早期的粵語。

南越王趙佗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政權更迭頻繁,社會人口大量頻繁的遷移。大量中原士民逃至嶺南,北方漢語不斷對嶺南本地語言衝擊。當時古漢語與以前形成的古粵語混合,進一步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距離。

他們所帶來的中原漢語,又給正在形成的粵方言增加了新的影響,使粵方言接受更多漢語共同語的特點。如斗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等地的粵方言,鼻音聲母帶有同部位的塞音,反映了魏晉時期中原漢語的語音特點,這一時期是粵語的成長時期。

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布較少的山區,本土原住民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

這一階段粵語仍受古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對應中古漢語發音又有部分獨立詞彙的語言。

香港粵語的歷史演變

唐朝滅亡到南宋滅亡,燕雲十六州淪陷達400年之久,這段時期數量龐大的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南下珠江三角洲,又一次加強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聯繫。

至此,粵語無論在發音還是在文法上已與中原漢語十分接近,故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

宋朝,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

宋代的粵方言,大概已與現代的粵方言相差無幾,它所用的語音和詞彙,已經奠定了現代粵方言的基礎。

清朝末期,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口岸,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漢語是粵語而非官話。在這一時期,又有大量的廣府人遷移到美洲、澳洲和東南亞等各地,粵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唐人街依舊通行粵語。

廣州走向世界

三、粵語是古漢語嗎?

粵語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都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特點,也有古南越語的遺留和外語成分。

首先,粵語的語音系統比普通話複雜。普通話只有4個聲調,而標準廣州話保留了9個聲調,粵語有聲母19個,韻母59個,雖然和中古漢語有出入,但是比起39個韻母的普通話,還是更接近中古漢語。

粵語拼音圖

由於粵語聲調和韻母的數量都遠遠超過普通話,能夠組合出的總音節數也就比普通話要多,所以,在表達上粵語歌能夠更加豐富,層次感更加明顯和強烈,使得粵語歌聽起來抑揚頓挫,長短音錯落,倍加婉轉。

其次,粵語之所以好聽,跟粵語的「古」也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

粵語是一門比較古老的語言,很多詞彙都沿用了古老的用詞,會顯得更加一番韻味。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普通話管吃飯叫「吃」,粵語則沿用了古老的「食」;普通喝水是「喝」,粵語是「飲」;普通話走路是「走」,粵語是「行」;普通話一元錢是「元、快」,粵語是「文」等等,在一些粵語方言里,錢被稱作「銀紙」。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話的來源
名家專欄丨南音和衹為南音而來的吳詠梅——插論今日南音的抒情美典(下)
[转]粤语的历史、现状、发展、分支、影响和争议(2)
侃侃粤语简史
白族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