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

一、课题名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作文在中考卷中占了60分,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历来都是师生训练的重点。但作文训练耗时多,收效少,却又是困扰老师们的问题。这里既有老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因素。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方面。(1)随意性强,训练无序状态。虽说作文训练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但我们往往欠缺全盘的考虑,没有规划。导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明天有作文课了,今天匆忙想个题目;或是盲目跟风,听说可能考什么类型的题目,就阶段性地猛练某一类题目。作文训练的无序性,使学生重训练,轻积累。(2)过分强调审题,题目难度过大。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有时候热衷于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即使是一些审题难度不大的题,我们也往往过于强调审题立意,给自己画地为牢。“审题先行”的观念导致我们在作文评改中重审题,轻表达。但纵观这几年各地的中考范文,它们大多数都是一些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构思精巧的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的尺度却放得比较宽。(3)目标性不强,重全面,轻重点。很多老师也尝试过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内容来做系列的作文训练。这样做是面面俱到了,但实际上有的评分点的训练不太容易收到实效,而有的考点需要重点强调的,却又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匆匆带过。

    2、学生方面。(1)畏难情绪、轻视心理。学生怕写作文,一怕不会审题,不知怎样写;二怕没材料,不知写什么。怕写作文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轻视作文。我们的作文训练不讲究实效,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干脆就不重视作文甚至放弃作文了。(2)内容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必然是东拉西扯,言之无物。(3)文体单一化或文体不规范。(4)语言平淡苍白。学生作文中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不多。

    当然,这么多问题我不可能企图通过一个课题的研究就能彻底解决。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时,尤其在写材料作文时,总会感到论据欠缺,因而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分数不高。写文章,尤其是写议论文,固然需要引用一些材料,包括道理和言论,以及古今中外的人和事。写作材料,当然以新鲜者为佳,所以我们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注意并积累一些新鲜的事物。但是,如果在紧张的考试当中,我们一时之间想不到合适的事例,那怎么办?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可以从我们学过的、比较熟悉的课文中去寻找事例,这样,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教学现实中,仍存在很多与新课程计划精神相悖的问题。譬如: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仍占主要地位,阅读教学教师一言堂,作文教学仍用教师单一指导、评改、讲评的形式,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活动与实践去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我们在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落实新课标精神?怎样才能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为此,我试图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引领学生从每天接触的教材切入,尝试去开发并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我确立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这个小课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三、理论假设: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以“大语文”观、素质教育观为指导思想,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主线,用立体化的、科学的训练模式,开放的、灵活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全面观察、处处留意、时时思考、主动记录的良好习惯,从课堂到课后,校内到校外,将习作生活化,生活习作化,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使学生情动词发,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勇于创新,张扬自我,从而活化语文教学,深化能力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标准》理念

  《标准》指出:“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强调“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积累与写作中坚持个性化之路,才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成为个性特色鲜明的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二)《中学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理论指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差异。不同的个性特点,表现了学生未来不同的发展趋向。”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写作教学中,“对这些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便可使学生成为学有专长,富于个性的人才。”

(三)名人名家教育思想。

  ①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基础就在于学校教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习作能力的培养也应体现这一精神。

  ②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只有尊重学生个性,他们才会乐于去学、去写,也才会养成健康的人格。

③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善读未写书,不进图书馆,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天地万物都是阅读的好教材,只有善积累,才能为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

④语文学家吕叔湘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文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只有让学生独具个性的感官去观察社会、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的习作才会有新意,有个性。

四、研究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

五、研究目标:

  1、该小课题研究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育人观念,培养出对知识能主动学习,灵活使用且具有健全人格的素质型人才;构建教学新格局,通过系统的、开放的实验,使学生主动积累,充分的利用教材资源,自由表达,确实为乐于表达而习作,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习作品质。

  2、探索一整套科学的研究体系,构建小课题自身的理论体系。

六、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初中一年级三班和四班

  具体设想如下:

  1、从学生兴趣入手,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具有个性化语言特点的材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积累对于创作的重要性。中学生的习作更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并在积累中进步。语言积累只能通过有声语言和阅读获得。有声语言积累往往在人与人的对话中无意识便获取,阅读积累则主要来自书籍和网络。现代的书籍和网络信息多如牛毛,个人无法完全获悉,因此必须讲究阅读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读,让他们能巧妙运用选读、速读、跳读、精读、批注、笔记等方法,还要给学生创造大量的阅读条件,主要利用教材资源,鼓励同学间开展班内和小组阅读交流会、精彩片段赏析,让学生有机会阅读,乐于阅读积累。

       2、优化开放阅读教学,让学生自由地在读中学写。在阅读中搜集积累语言,主动地在写中巩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有关课文资源,资料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把语言描述的情境,表达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体化;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理解了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

       3、作文教学全方位“开放”,不受任何束缚,指导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充满个性的习作。引导学生开展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性的活动。结合情景剧、小品、游戏、实验、参观游览、调查采访、仿写等特意安排的活动进行,让学生在玩乐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的兴趣。习作练习一定要“重视个人独特感受”,“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充分肯定和展示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引导他们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抚摸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学会“生命体验”,培养张扬个性。

       4、创设情景,平时多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充满新意的文章。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习作这片天空中自由翱翔。                                   

       5、重视在修改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有“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使习作修改氛围轻松、团结、和谐,充分调动全班、小组和个人的积极性;

       6、进行作文口头训练。结合阅读教学,通过朗读、背诵、扩句、复述、谈学习体会等途径,在课堂上加强口说练习,并展开讲新闻、课前三分钟演讲、朗诵会、故事会、辩论赛等语文活动,训练学生说话,围绕中心,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等技能。

       7、评价以激励为主,蕴含指导意图。一味的批评会使学生丧失兴趣与自信,一味的颂扬也会使学生迷失进步的目标,止步不前。因此,优秀的评价语既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充满自信心,又要指明他们有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培养评价能力,要侧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修改、加工润饰。

       8、在班上设立“习作”进步奖,每次习作教师认真审阅,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让他们不断树立自信心。同时设立“佳作欣赏”栏目,让每一个成功者享受写作文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而学生的习作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

       9、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习作竞赛,并办习作专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同时把学生的优秀成果向全国性少儿杂志推荐发表,不断激励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七、研究步骤:

  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9——2012.10)学习理论,拟定小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2012.10——2012.12)教师针对学生习作与习作教学弊端,探求研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的教学思路,摸索出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个性化习作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阶段:(201212——20133)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总结报告,推出研究成果,申报结题验收。

八、成果形式

       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反思得失成败心得体会,以叙事研究、随笔、研究日志、研究反思、研究论文、光盘等形式呈现;

       学生:光盘、照片、练笔、个人作品集、图片、学生作品集《嫩雪》等。

       综上所述,根据两班学生实际,确立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我一定会按照方案的预设,一步一步扎实的走下去,争取有所突破。出发点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学生收益。希望这项小课题的研究快速的生根,发芽,开出芬芳的花朵,收获的季节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策略
小学生高段习作作文教学初探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耒阳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参评教师—​张鹤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堂小练笔的结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