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月PMI:没有好消息 可统计为何会“背离”?

7月PMI:没有好消息 可统计为何会“背离”?

2016-08-01 小报告

今日,统计局公布了7月制造业PMI,让市场“惊”到的有两点:第一,官方7月制造业PMI重新落入临界值以下(49.9);第二,每月除了官方数据。财新也按照自己的测算方法统计PMI,其统计出的数据通常低于官方,可7月,财新PMI意外升至50.6。中国制造业出了什么问题?统计又为何会“背离”?



本文整理自统计局、Macro凤来仪、经观要闻等,作者小报告君、东北证券沈新凤、李晓丹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PMI。PMI是统计局每月最先公布的经济数据,是经济监测的现行指标,分为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PMI的每项指标均反映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及非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合成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再加权平均,制造业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PMI反映着经济运行的好坏。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从去年8月以来,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此后经历长达七个月的收缩,此间政府推出多项刺激措施以提振疲弱经济。今年3月起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制造业连续四个月扩张,本次7月PMI再次终结了这一态势。下图为统计局(官方)PMI走势:




继官方PMI公布后,财新PMI公布出来。财新PMI原为汇丰PMI,测算方法与官方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为采集的样本。据了解,官方PMI的样本中大中型企业比重较大;财新PMI样本中小企业、私企比重较大。在数据上,官方PMI通常高于财新PMI。


7月制造业PMI落入临界值以下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 49.9,预期50,前值50。

中国7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3.9,前值53.7。

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 50.6,预期48.8,前值48.6。


制造业前景展望仍偏负面


7月官方PMI,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临界点。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进一步分化,其背后逻辑在于供给侧改革、产能去化淘汰过程中,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大而强的更容易生存下来


分析官方PMI几项指数,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略有减少。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生产运营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上涨,但涨幅收窄。销售价格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由升转降。从业人员指数为48.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量继续减少。


统计数据“分歧”正在这里


推动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的动力是新业务总量恢复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新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内需的转强,出口销售则出现轻微下降。由于新接业务总量增加,厂商4个月来首次增加产出,创下两年来最高纪录。


与此相对比的是,国家统计局给出的PMI下降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三是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


长期重点关注PMI指数的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财新制造业PMI高于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稳增长措施落地带动基建投资走强,二是生产商积极推出新产品,这些都导致数据走强;而官方数据虽然消费回落,但其实仍基本稳定。


在讨论这两份数据背离的原因之外,屈宏斌认为更应该去看整体经济。在他看来,总体来说经济有企稳,但外需仍然疲弱,私人部门信心低迷,下行风险不可忽视。


屈宏斌所指的私人信心低迷,也反应在本次财新公布的数据上:虽然新订单回升,但月内制造商继续压缩用工。受访厂商称,减少用工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观察到了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在大型企业PMI回升的同时,中、小企业PMI则出现下降。


具体来看,7月大型企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2%,中、小型企业分别下降0.2、0.5个百分点至48.9%、46.9%。


连平表示,大型企业PMI连续两个月上升,近五个月都处于荣枯线以上,受到稳增长政策拉动的作用明显,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年初以来房地产投资改善、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等与大型企业运行较为密切;中、小型企业PMI处于收缩区间,经营状况难以改善,由于大量中、小型企业处于大型企业上游产业链条,稳增长政策带动大型企业生产回暖之后,将逐渐提振相关产业链条需求,政策作用有待进一步显现。


实际上,今年前5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3.9%。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将民间投资下滑与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金融风险加大看作是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三个主要问题。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也通过对本次PMI指数看到:进入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迹象初现端倪,这源于积极的财政政策陆续落地。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不能松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9月官方PMI持平 方向难辨?听各方解读
统计局解读9月PMI: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5月份大型企业PMI升至临界点
一张表说明白官方PMI数据和民间PMI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怎么用?
上升!51.5%
9月制造业PMI为49.6%,大企业为5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