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酒股没有末路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题为《白酒股的末路》,很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我有幸拜读了一遍,感觉此文大家笑笑即可,不要当真。为什么呢?下面我就此文主要的逻辑和结论,大致点评一下。

 

1、“一方面,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只有2倍;另一方面,是国家经济总量增长3.7倍,而投资增速高达7.4倍。伴随的是茅台酒近10倍的价格飙升,那么,白酒辉煌的原因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它就是投资猛增的产物,与居民收入的增长没什么关系。”

 

上述说法明显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投资猛增导致白酒的疯狂,这个结论很早就有。我一直感到不解的地方在于,为何增速相差较大的东西就没有关系,而增速相仿的东西就有必然关系?作为经济学博士,有关需求弹性、收入效应和吉芬商品等经济学概念应该了熟于心,把白酒的繁荣全部归到“与投资相关的官员和企业老总”身上,是不是太过武断了呢?

 

2010年,全球烈酒的销售量伏特加460万吨(合46亿升)、威士忌250万吨(合25亿升)、朗姆酒120万吨、白兰地90万吨、利口酒80万吨、金酒60万吨、龙舌兰酒25万吨,这七大名酒的消费量加起来已经达到1100万吨。欧美国家的经济不靠投资拉动,欧美国家的政治也不靠腐败出名。请问,这七大欧美名酒1100万吨的销量,都是给谁喝掉的呢?也是“与投资相关的官员和企业老总”吗?

 

白酒这类快速消费品,毫无疑问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紧密相关。低收入人群和中高收入人群对白酒消费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怎么能一刀切、拿平均收入对比一下就否定了呢?2001年到2011年,国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虽然只增长2倍,但百万富翁从两百万增长到一千万以上,千万富翁从十五万增长到一百万以上,亿万富豪从不到一千人,增长到5.5万以上。有钱人越来越多,茅台酒价格能不涨吗?

 

国内居民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富裕人群数量呈几何倍数级地增长,才是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繁荣的根本原因,和所谓“投资猛增”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2、“高档茅台酒的销售毛利率达93.68%,老百姓居家过日子谁会吃饱了饭去买价格虚高的产品呢?”,“青岛啤酒1998年每公升啤酒的销售均价3.09元。2010年,也就是12年之后,它的每升啤酒销售均价还是3.09元!这就是老百姓消费的酒!”,“一个是为大众服务的低端品牌,一个是为少数人品鉴的高端品牌,恰恰反映了居民收入和投资增长两种路径的演变趋势。”

 

上述说法纯属目光短浅和穷人逻辑,欧美的高端威士忌、白兰地动辄几千上万一瓶,难道西方的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是吃饱了撑的吗?山西汾酒曾立志为大众服务,甘愿从一流变成二流,股价1994年-2006年初十二年基本未涨,怎么没见抨击茅台太贵的人士表扬一下呢?

 

在中国白酒发展史上,汾酒曾与茅台不相上下,销量19881993年连续六年行业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汾老大”。1993年,汾酒高层认为汾酒是老百姓的酒,价位也要和老百姓接近,所以在其他名酒如茅台、五粮液提价走高端路线的同时,汾酒却严格执行降价策略,坚持低价酒、平民酒。

 

结果呢?汾酒的销售收入被茅台、五粮液迅速赶上并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中国从此再无“汾老大”,只有“茅五剑”、“茅五洋”了。如今,汾酒怎么努力补救也是二线白酒,品牌影响力有限,再也无法撼动茅台、五粮液的行业龙头地位了。

 

低端路线短期看好像是服务了普通老百姓,但长期看完全就是自毁长城、砸自己牌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是逐步形成的,而且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不自觉地给品牌进行分类,把低端产品归类为更差更次的产品。只要消费者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立马就会将低端品牌抛弃,毫不犹豫,没有任何粘性。

 

3、“从中国人口结构看,所谓白酒的刚性需求,也基本见顶。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龄20岁到60岁的男性。2003年后,中国进入了最后一个劳动力激增周期:那些1963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在1985年前后进入婚育高峰,他们的子女在2007~2015年进入婚育阶段,其顶峰出现在2012年。”,“2000年后人口出生始终低于1700万人,新结婚人口将在2012年达到顶峰,退休人口从2012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年死亡人口逐渐逼近1000万。”。

 

由人口结构的生育高峰、新婚人口减少以及退休人口增长得出白酒需求基本见顶的说法不准确,因为这些数据和白酒的需求并无直接联系。对于人口结构,我们只需关注最核心的一点即可,即劳动人口总量。

 

生育高峰、新婚人口或退休人口都是滞后的或局部的指标,无法揭示中国劳动人口的实际总量,自然也就无法代表中国白酒消费的实际总量。事实上,中国的劳动人口总量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在2020年开始下降,到2025年以后才会有较明显的下降。现在就从人口结构推断白酒需求见顶,明显早了至少十年以上。

 



 

 

4、“2004年,全国白酒产量只有311万吨,随后开始激增,2011年达到1026万吨。照此计算,每个中国人可以享受白酒15斤!”“中国15岁以上成人约10亿人,目前人均可享受65度白酒11升(折合7.1升酒精),再加上人均啤酒50升(折合2.5升酒精)、洋酒1升(折合0.3升酒精)及葡萄酒1升(折合酒精0.1升)。算起来,中国成人年消耗酒精已经达到10升了,比欧洲的标准要高,比韩国略差。”

 

中国人均消费白酒15斤,确实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但拿中国成年人的酒精消耗和世界人均值对比,明显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全球范围内的人均酒精消费量(2005年)约6.1升,其中摩尔多瓦18升、捷克16.45升、匈牙利16.27升、俄罗斯15.76升、韩国14.8升、日本8.03升。2011年,中国人均白酒消费15斤、啤酒消费30升、红酒消费1升、洋酒1升,由此计算得出(白酒按酒精含量50%、啤酒按酒精含量4%、红酒按酒精含量10%、洋酒按酒精含量40%),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量约为5.45升。这个数值低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日本,与俄罗斯和韩国相比更是有较大差距。

 

由此来看,中国白酒的产销量虽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并不离谱。这不是行业的末日,更不是白酒股的末路。对于全行业来说,白酒消费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而对于白酒股来说,优秀公司的提升空间更大。2011年,相对于白酒行业1026吨的产量,茅台的产量只有两万多吨,加上系列酒也不到4万吨,占比只有3.8‰。茅台末路之说何从谈起呢?

 

5、“最近特意购买了一批价格百元以下的纯粮食酒,品尝起来与近千元的所谓高档品牌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随着茅台价格逼近2000元,很多普通消费者开始选择价格100元上下的低端酒。”,“当越来越多的酒客品尝百元酒感觉不错的时候,千元酒何以立足!”

 

如此说法我无法评价了,至少百元以下的白酒和两三百块钱的白酒,我可以尝出来差别。即使茅台太贵我喝不起了,低端酒肯定也不会是我的选择,相信也不会是大多数富裕人群的选择。100块以下的白酒,您说是纯粮固态酿造,谁信啊?和商业伙伴或朋友吃饭,请人家喝低端酒,您是寒碜人还是看不起人啊?书生气太浓了,太没社会经验了!我不担心茅台的末路,我担心您怎么和人相处呢?

 

6、“一旦白酒价格涨不动了,白酒销量下滑了,白酒股的价格会跌到多少呢?简单的一个类比是医药股。201012月,上海医药的股价26元,当时大家还都觉得估值很低,动态市盈率不过20多倍。一年半过去了,股价竟然跌到10元,跌幅近60%!而它的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变化,市场给它的估值却是动态市盈率10倍!”

 

把白酒股类比于医药股,那算客气的,现在很多人都希望白酒股如银行股那样大跌暴跌,估值降到10倍以下呢!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我只知道白酒股肯定会让这些人失望。望洋兴叹,大失所望!不信的话,大可以拭目以待嘛!

 

帝亚吉欧的净利润年增长率不到10%,当前市盈率是24倍,而且股价过去三年翻了1.4倍,最近又创了历史新高!菲利普·莫里斯的净利润年增长率也不到10%,所属烟草行业也处停滞萎缩阶段,但其市盈率是17倍,而且股价过去三年翻了1.5倍,最近也创了历史新高。茅台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0%,未来五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4%,您说茅台的市盈率要跌到10倍以下,别说我不同意,美国人、英国人来了也不答应啊!

 

    资本市场永远是公平的,机会均等。皇冠上的明珠就摆在您的面前,就怕您看成了垃圾不识货啊!白酒行业没有末日,白酒股也不会走向末路。白酒行业中卓越的公司如茅台,将如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英国的帝亚吉欧一样,在资本市场中长青永存、屹立不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投资者扬韬:白酒股末路!
端午节适合送礼的几款白酒,虽然便宜,但都是纯粮好酒
中国名酒前五名!茅台才第三,五粮液堪堪第五,第一名是它!
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7大白酒股的建仓价格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如何鉴别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精酒,劣质酒,串酒,翻沙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