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文明的第一性原理

一和道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一部汉语字典,第一个字是“一”,表示开始,最后一个字是十二地支最后一支“亥”,表示结束。《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大概是在讲宇宙起源,但是,什么是道?道又如何立于一?这个一是数字一吗?

有人解释说这是《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注解,但差异是很明显的,《老子》说的是“道生一”,道和一是有先后关系的,而《说文解字》说的是“道立于一”,道和一是没有先后关系的。

道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论语》中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字高度概括了中国文化哲学,但道却让人费解,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天道

给道加个修饰词“天”,天道,这就明确一些了。天道是什么?天道是天运行之道。《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都在说天道的作用,但没有说天道具体是什么。

时乃天道

《尚书.大禹谟》:“时乃天道”,时间是天道,为什么时间是天道呢?是天道运行表现为时间:春夏秋冬,这个时间是天时,天时地利人和的天时,汉字“时”的金文是有“日”、“止”和“寸”组成,其会意的意思正好是太阳的脚步走过的距离,时是太阳的道,太阳的道代表了天道,所以时乃天道。

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

《周髀算经》:“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这句话把什么是一,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天时全讲明白了,而且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讲清楚了。“日中立杆测影”,正午时分,立杆测量太阳的影子,测出了天道之数这个一。

日中立杆测影,会发现正午时分,相同高度的表杆,其影子长度是变化的,有时长有时短,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某一天影子最短,然后开始逐步变长,直到某一天影子最长,然后又开始逐步变短,直到又回到最短处,这样周而复始的变化。

《周髀算经》还在正午时分表杆影子的方向即南北方向上,用相同高度的两根表杆来测量日影长度,发现越往南,正午日影越短,由此做极限推断,继续往南某个位置,正午日影长度应该为零,没有日影,那么太阳在这一点的正上方,这样能确定太阳的位置了。

又根据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影子的变化规律,推断出太阳的位置在南北移动,只考虑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的变化,太阳是在一段直线上来回移动,《周髀算经》把这个运动叫做太阳的南北游,这对应了现代天文学上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太阳运行的道,太阳是天上最大的现象,所以用太阳运行的道代表天运行的道,成为天道,由此可以给天道下个准确的定义:

天道是太阳回归运动的道

每天正午日影长度不一样,其长度数值能代表具体的日期,比如冬至日影长度是十三尺五寸,夏至日影长度是一尺六寸。这些数值是天道之数,天道之数是天时,是用太阳的运动来度量的时间,是用具体的空间概念表达的抽象的时间概念,由此给天时下个定义:

天时是用天道度量的时间,是天道之数。

每天正午日影都在一个方向上,一年中所有日影组成了一条线,这条线上有天时的长度值,就是“此一者天道之数”,用现代的概念来理解,这个一是天道之数天时的数轴,由此给“一”下个定义:

一是天道之数天时的数轴。

华夏文明的第一性原理

天道、天时和“一”这三个文化哲学的基本概念就是这样同出于天文学而异名,都是指太阳的道。“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这是华夏文明的第一性原理,中国的文化哲学科学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观象授时

为了日中立杆测影,发明了天文仪器圭表来专门测量正午日影,于是有了观象授时,观象授时主动驾驭了天时,根据天时主动耕作,农耕文明正式开始飞速发展,观象授时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非物质生产力保证。

观象授时主动驾驭了天时,时间是社会的协同器,是形成大一统社会的重要非物质生产力保证。

观象授时形成了历法,而历法是历史的基础,也是祭祀文明的基础,这是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不间断的重要非物质生产力保证。

天文学

用日中立杆测影的方法,伏羲建立了周天历度,天有多高,太阳的直径有多大,太阳在二十四节气圆周运动的周长各是多少,二十八星宿之间的角度是多少,最后形成了完整的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半球形状盖天说天文学体系。

日中立杆测影,是天文学从观察到观测转变的必经之路。

后来浑天说把盖天说的半球拼成了完整的球,而且把盖天说的斗笠改成了鸡蛋样的天壳,再到宣夜说打碎了天的蛋壳,认为日月星辰在大气中漂浮,形成了完整的天文学发展体系。

科学

天文学是科学的一部分,由此还发展出其它的科学,首先是时间,时间是古老而且高深的哲学和科学,现代科学还在继续研究时间。其次是几何学,为了测量周天历度,需要勾股定理、圆周率、单位圆和弧度等几何学知识。为了表述天体的运动,发明了匀速直线运动和角速度等物理学知识。

伏羲一画开天

伏羲一画开天,不是真的开天,而是华夏文明第一性原理:“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的文学化表述,因为《周髀算经》讲的是伏羲立周天历度之法,为专门测量正午日影而发明的天文仪器圭表,抽象出来就是三角尺,正是伏羲女娲图上伏羲手里拿的三角尺。

伏羲一画开天是对天文学盖天说的表述,另外一个开天辟地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则是以天文学浑天说为背景,以母鸡孵化小鸡这种自然现象为原型,想象天地万物从一枚混沌蛋开始,先孵化出盘古,盘古死后化成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等世间万物,是科幻版的宇宙起源小说。

日中立杆测影,一个很正常,不需要难道的操作是,把每天正午日影线并排排成柱状图,这个波浪起伏的正午日影柱状图,拟物化就是传说中的龙,龙是时间之龙,是虚拟之物。

女娲补天

正午日影柱状图,绵延不绝,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失,这是漏,女娲用圆规,在正午日影柱状图上画了一个圆,圈出了年周期,从此天时得到圆满,这就是女娲补天。

伏羲女娲人身龙尾

伏羲女娲图上伏羲女娲人身龙尾,伏羲持矩尺,女娲持圆规,他们相拥而立,表达的是他们同心协力降伏了时间之龙,他们是华夏的人文始祖。

太极图

女娲在正午日影柱状图上画了圆,同时在夏至日日影最短处和冬至日日影最长处点了两点,就自然的得到了太极图。

易经

太极图表明太极是两极:冬至和夏至,这是“易有太极”,从冬至到夏至,再从夏至到冬至,这是“太极生两仪”,然后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两仪生四象”,再然后“四象生八卦”衍化出易经,易经本义是表达天时的变化。

老子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被认为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其实老子从成千上万的汉字中选择“道”字来表达他的思想,说明他想说的是一种道,“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是道路的道名词动用,可以算一种道路,但是特殊的道。最特殊的道就是天道,天道天时和一,还有龙,能完美诠释老子的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燃华夏文明之光.伏羲一画开天
太极图的起源与复原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
天皇伏羲有多厉害?能与天道扳手腕,女娲每年三月十五都去拜他!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科学
二十四节气与五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