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钱看,可以发现历史的真相

现代中国经济的三大底线:国有企业不放弃、公有制土地制度不触及、以政府控制的发钞权为代表的金融体系。

1.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其实在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频繁使用的三个手段也同样是:国有企业、公有土地制度、垄断货币发行权

对于一个古代集权制政府来说,只有两件事是它最关心的:第一,如果建立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会;第二,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

从文景之治无为之治到汉武帝的宏图大略,从自由经济到后来的盐铁专营,从休养生息到酷吏横行,背后都是财政。文景帝时期,由于常年的战争,社会十分疲惫不堪,文帝景帝实施的是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让社会民众自由发展,修养生息。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和平稳定的环境,自由耕种,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社会在短短几十年可以积聚巨量的财富,这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能够发挥的前提,是物质保障的基础。然而皇帝的雄才大略,名将辈出,背后却是巨大的财政灾难。

长期的战争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消耗,同时对生产秩序的扰乱,等到文景之治积累的资源消耗完,官僚体系必然要有新的方法去获取财政资源,才能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这个时候,官僚系统就开始聚集在到底什么渠道、什么领域能获取资源的问题上。盐铁专营制度一出台,中国古代的国有企业,特许经营就开始应运而生,并且贯穿历史。它既是一种社会机制的创新,也是一种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办法。

财政资源(钱)像血液一样支撑着官僚体系及战争机器的运转,为了保障血液的充沛,养分足够供给,无为能起作用吗?儒生能起作用吗?唯有酷吏能够最好贯彻皇帝的意图,唯有酷吏可以最大限度压榨出民间的资源,这就是西汉中后期为什么酷吏横行的内在原因之一。

武宗灭佛背后的土地和税收原因。历史上武宗灭佛的这四位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灭佛”背后原因都不是表面的信仰问题,本质都是财政问题。由于一些皇帝自己信佛,因此在政策方面给寺庙大开绿灯,各种实惠。当时的佛教势力膨胀,庙宇甚至可与宫室相媲美,极尽奢华。导致国内僧尼暴增,大量的劳动人口出家为僧,或挂靠在寺院底下,成为寺户、佃户,寺院拥有大量的人口和土地,最要命的是它不交税,还不服兵役,冉然成了一个官僚体系下一个独立的王国,独立的小社会,直接威胁了皇权的统治。

除了威胁皇权治下的税基,兵源,它同样导致了同时代的,地主阶层的不满,寺院占有土地和人口不用交税,那就意味着同样占有土地的地主阶层要承担更多的税收,而且给自己打工的农户、佃户不断流失,对地主阶层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同样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道教,原来民众供奉的都是道教的机构和人,现在佛教独大,对它而言,这不是“抢生意”吗?年轻人不讲武德啊!信徒或供奉的财物都被寺院给抢没了,你说气不气?

在这几股力量的作用下,“灭佛”其实就成了社会的共识,杀个“肥羊”既解决国家财政问题、兵源问题、人口税基问题,又解决圈层矛盾,解决利益均衡问题。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短平快措施。所以说顺着钱的思维看,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本质!

2.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想象一个对话场景。

皇帝:众爱卿,如今西北面临战事,江南发生水灾,关中旱灾,国库空虚,众爱卿有何建议,谁能替朕分忧?

忠臣:皇上,天子应以身作则,群臣应做表率,节衣缩食,减少开支,减少大兴土木,民生凋敝,皇上要体恤百姓,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

皇帝:滚!心里一万个草泥*奔腾而过……我也没钱啊,咋整?

奸臣:我可以搞钱,办法有123456……

所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站在皇帝的角度,并没有奸臣和忠臣之分,忠奸只是后世对前人做的道德划分,皇帝身边必须要有“奸臣”,因为“奸臣”会搞钱。会变着法子,不择手段地搞钱,完全没有道德包袱。而忠臣都太死板,有太多的规矩,和太多的道德束缚。虽然名义上天下的全部财产都是皇帝的,但是实际情况是,皇帝花钱也是有限制。在皇帝眼里,能帮他解决问题的就是能臣!北宋的著名奸臣蔡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把这个场景放到现实,是不是有助于你认清这个社会?

3.明朝的财政问题。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故事十分精彩,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跟着钱看,可能明朝时事许多问题其实都是“钱”的问题,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把明朝社会打造成一个极其重农轻商的社会。海上贸易基本被中断,长期禁海可能是后面倭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郑和下西洋这种壮举,本质上也是亏本的买卖,并没有带来良性的贸易互通。中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本质就是财政税收的改革,这一改革让步履蹒跚的明朝获得续命。明朝银本位的货币体系,结合当时的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美洲银矿的发现及供求变化,与明朝的货币联动,造成明朝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而当时处于这些历史进程的人却是无法理解,其实背后都是“钱”作怪,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

4.今天,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一家企业的本质,跟着钱看同样是最至关重要的维度!通过问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基本对一家企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这家公司提供什么产品/服务?(产品研究)

卖给谁(用户研究)?

是如何盈利的(商业模式,业务类型研究)?

他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公司与竞争对手产品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有财经基础的人都知道,会计有三个最重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现金流量表是分析企业钱的流向最重要的一张报表,如果一个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都非常漂亮,但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很多疑问,说明这个企业的状况可能是失真的。跟着钱的流向看,可以发现它的秘密!

财政资源的富裕与贫瘠条件是企业战略落地、管理动作落实最根本的保障因素。

一个财政资源丰富的政府,可以膨胀成一个大政府、小社会,有足够的资源让政府可以去包揽更多服务,为民众提供更加保姆式的服务,而民众在这个过程可能会越来越依赖,逐渐失去很多原本应该属于它自己的独立能力。而一家财政资源丰富的公司,大企业病就会慢慢生长出来,企业的管理不断在做加法,最终用加法思维不断地创造新的流程、制度,把自己绑得死死的动弹不得,陷入无尽的内耗,直到把自己的“钱”耗光,那些流程、制度也就最终跟着消逝。

当钱没有了,风险也就不存在了。花1000块堵住1块钱风险的事,在财政资源丰富的公司绝对不是什么新鲜出奇的事,相反它会有一套非常逻辑自洽的文化驱使它必须这么做。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请在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与时代合拍(zhousir100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无可退的汉武大帝:战端一开,只能搞钱
赫赫威名下的阴影:汉武帝的敛财之术
贪官与清官
皇帝的私房钱有多少
崇祯皇帝为何要全面清理东林党?只会讲大道理的人难当重任
明末财政吃紧,崇祯面前有好几条财路,他偏偏选了一条作死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