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工厂的大脑

建设智能工厂必须同时考虑自动化、精益化和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支撑、融合提升,必须同时兼顾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避免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引领,从而成为领先的精益智能工厂。

1,定制化生产面临的挑战

随着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多品种、小批量、 短交期对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难度。

个性化定制生产企业普遍面临着如下困难。比较典型的包括:计划编制的困难、成套和缺件的困难、高库存和在制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的困难、柔性自动化产线集成的困难、生产过程的管控、应对变更和插单的困难等。

常见的应对策略包括大规模定制和柔性化生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先建设后集成的问题

许多企业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建设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工厂,对于其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建设,选择了“优先推进单点自动化→集成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和引领”的实施路径。

这种渐进式智能工厂建设路线应该是正确的,单点自动化和柔性化通常会选择建设柔性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下图是常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原理图,主要包括了加工单元、存储系统、搬运系统、工夹具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五个部分。

但是一些企业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了柔性自动化改善,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常见的特征包括:

① 自动化产线手工输入、统计分析和生产切换麻烦

产线的数据都是手工输入,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而且生产切换周期较长,生产过程、质量数据通常需要导出,依靠手工汇总才能进行统计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上层信息系统缺位,或者有上层信息化系统,但是缺少集成。

② 缺少统一的集成规范,集成的难度和成本很高

自动化产线建设缺少信息化集成接口规范,为将来的集成造成许多技术上的困难,补救成本很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前期轻视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部门参与不足,缺少集成标准和规范。

③ 自动化仓储和物流设备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每条线都有独立的自动化仓储和物流设备,互相不能共享使用,大部分仓储物流设备利用率不高,导致很大的重复投资和浪费。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总体规划不足,缺少上层信息系统的同步建设,造成各生产线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

④ 企业其他部分的工作没有跟上来,自动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其他部分的工作没有跟上来,例如物料齐套率不高、缺少自动化配送,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配套的工作没有同步进行,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物流系统的建设、供应链系统的建设、设计工艺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等。

⑤ 自动化系统运维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由于不同柔性生产线的管理系统由不同厂家提供,功能模块完整程度不一,技术架构不同,这些系统的运维非常困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缺少标准化。

⑥ 没有从企业整体考虑,没有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

有些自动化项目在立项时,没有从企业整体考虑,没有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局部优化不代表整体优化, 产生成本,不产生效益。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通常是:精益化总体规划不足,没有找对优化关键点或方向。

以上这 6 个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形成了“自动化孤岛”!前期花费了大量资金、精力和时间,但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事后集成时又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加以补救,而且补救的难度还非常大。处理得不好,“先建设再集成”有时是短视的、不负责任的说法!!!

局部自动化一般是指针对企业的某一部分,如一台机器、一个单元、一条产线、一个车间所实现的自动化, 如果做得好,它也能使该局部实现优化,即局部优化。局部自动化形成了所谓的“自动化孤岛”。这些单元自动化相当于军队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但是如果缺少统一指挥和调度的指挥官,整体作战能力就会很差。

3,三化融合推进智能工厂

事实上,许多企业也意识到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在总体规划方面能力不足,面临着很多难以跨越的问题,例如:

  • 精益生产如何指导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如何对自动化进行支撑?◉ 如何制定通用的集成规范和标准,减少集成成本,缩短项目周期?◉ 如何通过信息化打通各个自动化单元,实现整体协同精益化? 笔者认为,建设智能工厂必须同时考虑自动化、精益化和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支撑、融合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从而成为领先的精益智能工厂。

精益化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目标,同时需要关注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智能工厂建设必须帮助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缩短交期,这与精益生产的目标一致,精益生产推进的同时,需要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并指引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自动化通常要先行,更多替代体力劳动,更多关注局部优化的实现。自动化通常可以更好实现少人化、减少人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信息化和智能化创造条件,信息部门必须参与自动化项目,制定自动化产线与各个业务、中控系统的集成接口标准。

信息化支撑智能化,更多替代脑力劳动,更多关注整体优化的实现。信息化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所有产线/设备的联网、包含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包装等资源的计划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自动优化和高效利用,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和精益化生产,更大程度上减少人的脑力劳动。

如下图,我们从三个维度将精益、自动化和信息化分为 4 个层次:

  • 从精益的角度,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益,从单元级的改善(例如柔性单元或柔性产线)提升到车间级、工厂级甚至供应链级的改善。
  • 从自动化角度,从刚性自动化、柔性单元、柔性产线上升到柔性自动化工厂的改善。
  • 从信息化角度,从碎片式系统、集成式系统上升到平台一体化、智能化平台。

如下图所示,通过产线的自动化实现单点级的改善,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对车间、工厂、供应链更高层次的改善和优化。

4,MOM 是制造系统的大脑

对于自动化的产线/设备,更多是接收指令与工艺参数,并进行自动化的生产,可以认为更多替代了人的体力劳动,是生产制造的执行机构。当然,自动化设备不仅仅可以替代人生产执行,而且可以替代人进行生产排程、物流配送、质量检验、包装发运、生产调度等。

我们认为:MOM/MES 平台是制造系统的大脑,负责计划的制定、所有产线/设备的联网、包含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包装等资源和相关活动的计划排程和动态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自动优化和高效利用。

下图展示了 MOM 如何打造数字孪生工厂,并展示了工业物联、工业智能、边缘计算、柔性自动化等技术对数字孪生工厂的支撑。其中 MOM 通过状态感知实现了信息流与实物流的一致性,并通过工业智能、自主控制实现对工厂的动态调度和优化,从而实现大脑的作用。

虽然柔性单元、柔性生产线具有部分感知、边缘控制功能,但柔性单元和柔性线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替代人的体力劳动,更多还是关注局部优化。MOM/MES 是为了更多的替代让人的脑力劳动,更多地关注制造系统整体的优化。

MOM/MES 并不替代传统的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IIOT(工业物联网)系统,而是与 PLM、ERP、IOT 是互补的关系。下图展示了 MOM/MES 与 PLM、ERP、IOT 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了部分智能化支撑手段的业务场景。

如下图所示,MOM 位于产品生命周期轴、企业信息化轴、价值链轴的核心交汇环节,必须避免制造运营管理相关信息系统的碎片化,建议建立统一的 MOM 平台。

从总体规划角度来,建立统一的制造运营平台,需要考虑覆盖从零部件到总装发运全制造链、支持异地多工厂协同、支持各组织职能横向协同、支持人机料法环全生产要素、支持与供应商的协同、平台化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等。

另外,对于集团型企业,还需要考虑覆盖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能覆盖集团、园区、分厂、车间、产线、工位多个层次管控的需求。建立多层级计划一体联动、基地/分厂物流协同、制造过程透明、质量全生命周期溯源、产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管控体系。

为了更好实现 MOM 的高效协同,最好选择一体化平台的 MOM 系统,基于统一的底层技术平台,可选配的业务模块、单一的数据源、统一的开发运维平台,减少系统集成和接口的数量。MOM 平台通常提供了生产排程、生产执行、仓库管理、物流执行、质量控制、设备管理、采购协同、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物联等功能。

5,柔性工厂须配柔性的 MOM 系统

对于柔性自动化工厂,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的优化和调整,不断提高自动化、精益化和智能化水平,这就要求最核心的信息系统 MOM 也必须是灵活的、可扩展的,或者说是柔性的。

从业务角度,MOM 应该提供如下建模功能,可以方便定义产品工艺模型、柔性自动化单元、计划和调度模型、仓储和物流模型、质量控制模型、设备联网模型、智能分析等模型,这些建模功能可以方便对模型进行调整。

从 IT 角度,系统应该建立一种低代码可配置的开发方式,提供包括数据结构建模、基于脚本的插件开发、在线的表单设计、在线的报表看板设计、在线的集成接口开发等工具,可以快速对已有的功能模块进行扩展,也可以开发出新的模块。

对于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为了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MOM 平台建议具备与产线集成、支持柔性生产建模、工业 IOT 物联的相关模块,可以快速搭建模型,不但可以加快项目推进的进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保证系统良好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满足工厂持续改进系统调整的要求。

FMS(柔性制造系统)的功能与 MOM 平台中许多模块,如计划排程、生产执行、物料配送、质量管理、设备监控等均有相关关系,也需要利用“工业物联”模块用来连接自动化生生产、仓储和物流设施,基于上述特性我们认为 FMS 系统可以作为 MOM 平台的子模块,通过 MOM 平台为传统 FMS“赋能”。

下图是一条焊接的柔性生产线,包括三个自动焊、人工焊、机加工作业岛。

下图展示了 MOM 系统内置的 FMS 模块对柔性产线的建模能力。

另外 MOM 最好提供可配置的指令系统,提供对自动化产线设备的内在集成能力,实现信息的采集、工艺信息下发、生产过程监控、拉动物流配送、驱动在制品的转序等功能。

总体来说,MOM 一体化平台的选型可以考虑如下图所示诸多方面,可以参见笔者关于 MOM 平台选型和实施建议相关的文章。

针对柔性智能工厂中,计划排程、生产准备、生产执行、质量控制、仓储物流、包装发货等相关业务的规

划思路和落地,笔者也有一些产品规划和项目经验分享给大家,抛砖引玉。

6,计划智能排程与调度优化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多变化的柔性自动化工厂,生产计划的制定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经常插单、工艺经常变更、生产过程不稳定的情形,同时还需要根据多品种的工艺差异,合理组合生产计划, 减少工艺切换带来的成本,因此生产计划和调度通常是最需要经验,工作繁琐,最有挑战性的岗位,我们的客户甚至一个车间有 10 多个计划员,但是计划制定效果依然不理想。

生产计划是整个工厂运行的指挥棒,生产计划需要指导物料的备料、工具工装的准备、拉动物料的配送、驱动自动化设备自动生产、按顺序进行生产切换等。如果生产计划不合理,将导致产能的巨大损失,原材料和在制品积压、无法按期交货等许多的问题。

基于 MOM 平台,实施高级计划排程 APS 模块,建立拉动式的计划体系,不仅考虑单个设备、单条产线产能的约束,最重要的是考虑不同自动化产线之间的平衡,优化瓶颈,减少在制品。例如有些批量生产的工序(如烘烤、老化、干燥),或瓶颈工序需要拉动上游工序的生产,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在制品的数量,事实上自动化工厂在制品缓存都有一定的容量限制。

系统可以快速验证生产计划的合理性,例如检查物料的齐套性、工具工装的准备,并提前驱动生产准备, 并对异常进行及时的预警。过去要人工去了解和跟踪物料的齐套、工具工装的情况,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得到的信息时效性比较差,经常会造成计划不合理。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多变化的工厂,APS 解决了过去常说的“计划没有变化快”的问题,排程模块可以根据收集的最新信息,设备的可用情况、订单的齐套性等,支持快速滚动重排,确保计划更新的合理性和及时性,同时针对一定周期内的生产计划进行锁定,保证生产计划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于柔性自动化工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7,物料的自动精准配送

对于自动化工厂,越来越多的工厂建设了立体仓库,并配备了自动输送线、AGV 等自动化物流设备。但是如果缺少根据生产计划的提前备料,以及生产执行过程中根据实时进度驱动自动出库和 AGV 提前准时配送, 就无法支撑自动化产线的连续生产。

为了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物料配送,一般需要事先将物料入自动化立体库,为了加快自动化立体库的周转率,可以根据最近生产计划所需要的物料将物料事先备料到立体库中,一旦生产计划即将被执行时, 就可以提前拉动相关的物料精准配送到工位。

对于自动化设备,上料点一般只能储存非常有限的物料,配送太多物料到配送点导致上料点无法接收,甚至占用 AGV 设备,或导致自动化输送线的拥堵。如果配送不及时会导致生产线停工待料。所以必须确定合理的配送策略,实时监控上料点的物料消耗,及时进行补充配送。例如,MOM 调度平台,可以根据各个上料

点配送物料的周期及上料点可缓存的容量,设置物料任务下发的数量,以此来控制物料在途数以及下发节奏,从而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也不至于造成物流的阻塞。

同时,MOM 平台也可以从业务层面,对物流任务进行组合管理,通过建立任务池的机制,对一定周期内的物流任务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物流设备的利用率和物流执行的效率。在某项目中有双工位 AGV、堆垛机,MOM 平台对业务触发的物流任务打包组合,将相邻区域或者同巷道的物流任务组合下发,以便物流设备一次并行执行多个任务,提高物流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精益的供应链,甚至是拉动供应商精准将物料直送到装配车间的工位,必须将物料拉动配送系统进一步延伸到供应商,这就要求对供应链的精准掌控能力,必须实时掌握供应商的物料齐套情况,并且确保供应商能够按要求实现精准配送。

8,工具工装提前准备

除了物料以外,还需要进行工具工装的准备,根据生产计划,系统可以自动检查工具工装的齐套情况,不齐套的工具工装需要实现入库到立体库,并实时监控工具工装的齐套情况。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的实时进度,驱动立体库自动出库、AGV 自动将工具工装配送到工位。

例如对于某刹车片工厂,热压工序需要对刹车片进行粉末冶金成型,模具是重要的工具工装,不同刹车片的形状、尺寸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因为涉及到数以百计的热压机,每天有大量的模具出库、预热、配送任务,这些工作必须合理的安排,否则会影响到热压工序的连续生产。

上图展示了模具的出库、配送、预热、更换、模具回收的全过程。其中只有更换过程需要人工参与,其他所有工作包括模具的自动出库、模具输送线 AGV 自动配送到预热箱、模具在预热箱自动预热、预热好的模具 AGV 配送到工位、AGV 将回收的模具配送到立库、立库堆垛机自动入库全过程都自动实现。

基于这种方法,即使还没有到上班时间,MOM 系统根据当日生产计划,可以调度立体库模具提前出库,通知AGV 将模具配送到指定的预热箱进行预热,这样员工上班之后就可以立刻进行模具安装或换模,最大限度减少热压设备等待时间。这样人和机器和谐交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9,产线柔性自动化生产

对于自动化的生产,MOM 需要建立一套可自动执行的闭环控制流程,包括设备的唤醒、拉动物料配送、工艺参数下发、自动上料、启动设备生产、采集与自动报工、任务完工、生产切换控制等。自动化产线需要遵循标准的集成协议,以实现与 MOM 平台的统一集成。

对于自动化设备,MOM 在某个自动化设备生产完成时,通知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以最大限度节省能源,当需要再次生产时,MOM 发送指令给设备对设备进行唤醒。

生产线按一定的速率生产产品/半成品,同时消耗零部件和原材料,MOM 需要监控上料点的消耗情况,提前拉动物料的配送,维持生产的持续性同时,确保生产物料的持续供应。

当某自动化设备生产完一个订单时,按计划排程的顺序要自动切换到下一订单继续生产。前一个订单生产完成之前,下一个订单的物料可能已经开始配送,以便可以确保产线的连续生产。

为了确保与设备的可靠集成,MOM 一般提供指令池,并提供对指令的调度,以便跟踪指令的执行情况。

10,自动化检验和人机交互

有些产线提供了在线检验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产品的质量信息,基于 SPC 分析对异常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立刻停止生产,并及时进行预警,通常是声光提醒,避免大批量的不合格品,并及时对异常进行处理。

我们有些项目实施了在线测量功能,例如实时采集磨削之后的厚度,并进行 SPC 分析,例如监控到尺寸连续 7 个点上升(异常判定规则的一种),即可判定存在异常。另外有些项目实施了机器视觉检测,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剔除。

有些生产工序,需要进行首件检验,这通常需要人的介入,生产完首个产品(也可能是几个)时,设备自动停下等待首件检验,并进行声光提醒和计时,检验员基于 PDA 反馈首检结果,支持一键确认继续生产, 最大限度确保首件检验得以及时进行,减少设备等待时间。

11,在制品自动转序和成品入库

对于自动化产线产出的半成品,应该及时装盒(或其他容器、托盘等),MOM 应实时掌控产线产出半成品的情况,并及时驱动 AGV 将半成品配送到下一自动化产线和设备的上料点。同时在在制品到达下一工序前, 下达工艺参数、检验参数等加工信息,保证设备加工时有对应的工艺控制信息。

对于后工序有较长等待时间的情况,例如产品需要静置若干小时、或者后工序是批量生产方式(例如烘烤、老化、干燥),需要积累一定量的半成品,此时可能需要驱动 AGV 临时入缓冲区,甚至驱动入自动化立体库。MOM 需要掌握在制品流转的实时情况,包括监控在制品缓冲区、立体库的货位使用情况、并调度空容器,以确保自动化产线产出产品时不会因为空容器不足而停止生产。对于已消耗的物料产生的空容器,MOM 应该及时回收。

MOM 必须实时掌握工厂的运行情况,实物流和数据流必须保持一致。原材料的配送、在制品的周转、成品的入库、工具工装的配送都离不开容器和托盘。一般需要采用 RFID 和条码技术。

总结

随着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制造企业建设柔性智能工厂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认为,建设智能工厂必须同时考虑自动化、精益化和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支撑、融合提升,必须同时兼顾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避免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引领,从而成为领先的精益智能工厂。

制造运营平台 MOM 是制造系统的大脑,要实现多生产资源的计划排程和动态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优化和高效利用。必须实现 MOM 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的一致,并通过工业智能、自主控制实现对工厂的动态调度和优化,从而实现大脑的作用。应该考虑建设统一的 MOM 平台,避免信息系统碎片化。MOM 应该覆盖零部件到总装发货全制造业务链条、实现异地多工厂协同,各组织职能横向高效协同,支持人机料法环全生产要素、支持与供应商的协同等。

智能工厂需要持续改进,MOM 平台应该是柔性可配置的。包括了对产品工艺、柔性单元产线、计划排程、生产资源、仓储物流、质量控制、设备联网、分析优化等方面业务方面的建模能力。

从 IT 角度,MOM 提供一种低代码可配置的开发方式,提供包括数据结构建模、基于脚本的插件开发、在线的表单设计、在线的报表看板设计、在线的集成接口开发等工具,可以快速对已有的功能模块进行扩展,也可以开发出新的模块。对于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为了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MOM 平台建议具备与产线集成、支持柔性生产建模、工业 IOT 物联网的相关模块。FMS(柔性制造系统)的功能与 MOM 平台中许多模块,如计划排程、生产执行、物料配送、质量管理、设备监控等均有相关关系,也需要利用“工业物联”模块用来连接自动化生生产、仓储和物流设施,基于上述特性我们认为 FMS 系统可以作为 MOM 平台的子模块,通过 MOM 平台为传统 FMS“赋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AGV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管理课件】物流仓储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18
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三化融合”打造柔性数字工厂(上)
AGV柔性技术在汽车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分享」智能制造与物流关键技术的融合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