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储充”一体化引领万亿双碳新赛道!四份可参考的落地方案

“光储充”一体化,是由光伏发电、储能、充电集成一体、互相协调支撑的绿色充电模式,目前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一个万亿市场正在形成!如,江苏高邮光储产业园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光储充产业打造成当地千亿级支柱产业。

面对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企业应如何提前布局?下文对光储充的相关概念、发展意义、产业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外,我帮大家找到了五份非常实用的工具:一是Excel计算表,可对光储充项目的收益进行测算,表内已嵌入公式,大家在使用的时候直接将对应数据填入即可自动得出结果;二是四份完整的项目落地方案,大家在开发光储充项目时,可直接参考。

日前,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投资19亿元风电项目开工,将建设“清洁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设施,包括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电站等。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我国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进步,充电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光伏+储能+充电”组合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市场中。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光储充收益测算表及四份项目方案在下方第三部分。

01

什么是光储充一体化?

“光储充”一体化,顾名思义,是由光伏发电、储能、充电集成一体、互相协调支撑的绿色充电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发电,余电由储能设备存储,共同承担供电充电任务。在用电高峰,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可给电网供电;逢用电低谷,则给自身或电动汽车充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而光储充一体化中储能的意义就在于,充电设施企业可以在电价较低的谷期利用储能装置存储电能,在用电高峰期使用存储好的电能,避免直接大规模使用高价的电网电能,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峰谷电价套利。

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各类停车场、工业园区等,既提高了建筑利用率,也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不稳定及消纳问题,让电动车充电更环保,余电上网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车桩比的提升以及超级快充的普及,对充电设施的供电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现有充电网体系也带来了很大挑战。而光储充恰好成为电网的有益补充。可以说,光储充一体化是解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理想方案。

据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但在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就已达到1149万辆,仍存在巨大的充电桩缺口。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布局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02

光储充产业前景如何?

政策赋能、企业投建 “光储充”前景可观

在国家的各项政策引导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据不完全整理,仅在2022年内,就有21省发布多达43项政策提及推动光储充一体化布局。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不仅如此,上海市也在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光伏+”交通专项工程,结合交通场站、交通枢纽、停车场、音屏障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得益于政策推动,2022年以来,还有多家企业活跃在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中。

2022年6月,国内领先的电力老牌企业许继集团拟在荣投资新能源电动重卡、电动重卡换电站、光伏发电及光储充一体化、用电大户企业专项售电等多个板块,协议总投资71亿元。

2022年月,由宁德时代集成研发的“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全国首个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把充电桩、储能、光伏电池及电池检测集成一体的标准化智能超充站。

03

是否有可参考的落地方案?

可以预见,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必将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能源 新基建!21省光储充-综合能源站落地项目独家汇总
又一波重大利好来袭,光伏行业准备好了吗?
看好光储充市场 总投资10亿元拟建50个光储充一体站项目获批
定增150亿元!中国能建大手笔投入光储一体化,还有这些上市公司斥资数百亿加码
政策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将提速
光储充一体化迎双碳 三位一体皆需磁性元器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