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拨开袈裟见道心,《西游》原本即真经

《西游记》这部人们自以为无比熟知的作品,其实掩藏着一个震撼人心的秘密——它的真正作者并非明朝的吴承恩!这本书也并非只是一部讲述古怪神鬼故事的玄幻小说,这本书蕴含的真相足以颠覆当代人的三观。不仅如此,如果深入探究,或许这本书还将成为我们追寻大道玄机的契机。因为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前往西天,求取的并非其它什么经书,而恰恰是《西游记》这本书本身,只可惜曲高和寡,数百年来少有人能看懂其中奥义。

晚清时期的丹道学家汪东亭曾经这样评价:《西游记》不仅是一部道家奇书,更是探寻宇宙玄妙的钥匙。他说:“若要读书,读《西游记》一部足矣。句句是诀,字字是象,最玄最妙,尽美尽善,莫若其中。金丹一切,熟读《西游》者,皆可自通也!”这段话揭示了《西游记》深邃的内涵和无尽的智慧。

那么,作为道家丹道大家的汪东亭为何作出如此评价,《西游记》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奇书,它的作者到底是谁?书中又到底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神秘的探索之旅,或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经,领悟生命的真谛。

栖云山悟元道人在其所著的《西游原旨》中说,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世界上的人们,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自己将去何处。他们醉生梦死,碌碌无为,陷入苦海而不自知,被火坑所困而不自觉。他们以苦为乐,以假为真。却不知道尘世的纷扰,都是对自我本性的伤害;恩爱的纠缠,无非都是导致丧命的陷阱。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不能带走一丝一毫。孝子和贤孙也不能替代他们去承受丝毫的痛苦。只有罪恶随身,一切都是虚幻的。

因此,历代的修行经典,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寻找真正的自我,脱离火坑,走出苦海,抛弃虚妄,保存真我。然而,书籍越多,人们反而越感到困惑。他们的言辞深奥,难以理解其真谛。长春真人为了度化世人,写下了《西游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修行的真谛,希望人人都能成仙成佛。

修行之道,即是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是元会之道。其中包含了阴阳五行、天道人事等各方面的知识。如果有明眼人能够领悟唐僧四众所代表的含义,也就是阴阳五行之道;袈裟、锡杖、宝杖、金箍棒、九齿钯则代表了元会之功;千魔百障、山川国土则是修真的难题;通关牒文、九颗宝印、三藏真经则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的印证。通过修行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超越尘世烦恼、达到圣人的境界,并且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这难道不是解脱吗?

然而后来的迷途之人大多不能正确理解这些真谛,他们胡乱猜测,邪说纷纭,扰乱了仙经的真意。这不但不能解脱反而增加了困扰,这实在违背了当年作者的初衷,令人感到悲伤和叹息。深入阅读这部经典,我从中受益匪浅。我开始明白这部书是被天神所保密的,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其真谛。几百年来只有悟一子陈公一人真正理解了它。我为了追随仙翁解脱世人的心愿,仿照陈公《真诠》的意图,尽管我自己愚笨鲁莽,但我还是在每一回中加入了自己的注解,希望能够帮助同修们早日解脱。这是我内心的愿望。

《西游记》开篇即说:“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修行的核心思想。然而有些人却用主观意识去解读《西游记》,他们不但不认识灵根,更不认识心性。实际上灵根和心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说的“心性修持”,是指用心性去修持灵根以生成大道,而不是将心性本身视为道。这两句话不仅是首回的提纲,也是全书的要旨。如果读者能够将灵根和心性分辨清楚并有所领悟,那么就已经掌握了主要思想,其余的九十九回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来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灵根”的概念。灵根可以被理解为宇宙初始的、无形的力量,它创造了天地万物。无论是儒家的“太极”,还是道家的“金丹”,都是在描述这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混沌初开时,分离出天地人三才,也就是天、地、人,这三者都是由同一种无形的力量生成的。

这种无形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气”。这个气,无形无象,却能感应万物,具备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被称为“灵根”。这个灵根,从气的角度来看,是浩然正气;从德的角度来看,是人类天生的良知良能。这种气和德,既非物质也非空无,它们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只是我们常常忽视它们的存在。

这个灵根,就像一颗种子,种植在我们的内心。它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这个象征生气和变化的地方生根发芽。这里的“东”象征着生气的方向,“胜”象征着生气的旺盛。而“傲来国”则象征着无形的真空,“花果山”则象征着阴阳交合、生生不息的妙有。

在花果山的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这块仙石象征着宇宙浑然一体的状态。它按照天体的运行规律,吸收日月精华,孕育出仙胎。这个仙胎最后化作一个石猴,这个石猴象征着由先天灵根生成的后天之物。

这个石猴五官四肢俱全,能拜四方,眼中射出金光,直冲云霄。这象征着灵根虽然被后天之物所包裹,但其本质仍然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然而,随着后天的成长,先天的灵根逐渐被蒙蔽,人们开始追求物质欲望,忽视了内心的灵根。

尽管如此,这个灵根并未完全消失。只要有人能够追溯到道的源头,就能找到这个灵根,从而返本还元。这个灵根也被称为先天真一之水,顺行则生人生物,逆行则为圣为仙。

然后在水帘洞铁板桥下的水流中,有一个隐秘的通道。这个通道象征着逆行的道路,只有通过逆行,才能找到洞天福地。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顺行而不知道逆行所以无法找到这个通道。

如果有人能找到这个通道就能发现那里就像是一个人间仙境。这就是《悟真篇》中所说的“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个宝的人才能明白这是洞天福地才能在这里顿悟圆通实现自己的造化。

“有本事的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悟道的人才能在这里自由进出不受伤害。这也是《悟真篇》中所说的“悟即刹那成道,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称千岁称美猴王”即《悟真篇》所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正道”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根源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真正的王者。这也是整部小说中孙悟空的成长历程所要表达的主题。

猴王听到“仙佛神圣,不生不灭”的说法后,内心开始渴望学习长生不老之术。这是他的道心觉醒、灵根显现的契机。因此,他顿悟并跳出轮回的束缚,最终成为齐天大圣。这一切都是由于他道心的觉醒所带来的。

然而,猴王也明白,要想修炼成仙,必须从人道开始。如果人道修行未完,那么仙道就会遥不可及。在人生中,虽然身体是人形,但内心却常常像野兽一样。因此,在修炼仙道之前,必须先修好人道。只有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逐渐进入佳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猴王跨越大海来到南赡部洲,学习人类的生活方式、礼仪和语言。他努力摒弃自己的兽性,培养人性。当他成功学会人道时,他开始看到了修炼仙道的希望。

然而,他在南赡部洲并没有找到真正修炼仙道的人。这并不意味着南赡部洲没有神仙存在,而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能够接触神仙的境界。尽管如此,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够完全践行人道是成为佛或神仙的阶梯,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标。

神仙和佛都是纯洁无暇、超脱世俗的存在。在人道中,人们往往为了衣食而忙碌,被富贵所困扰,无法超脱阴阳的束缚。因此,猴王不得不前往西牛贺洲寻找神仙的下落。

在西牛贺洲,猴王了解到神仙之道其实就是金丹之道。这种道法非常珍贵,只有大忠大孝的人才能得到真传。而且,这种道法必须传给同样具备大忠大孝品质的人。行孝的君子与神仙为邻,这是有根据的。

在寻找神仙的过程中,猴王遇到了一个樵夫。樵夫告诉他:“不远!不远!”这其实是在暗示他“道不远人”。真正的道远离的是那些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人群的人。

最后,猴王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里象征着道的真谛——“心”。古今多少名人曾试图用人心去猜测道的含义,但结果往往相差甚远。只有真正领悟天地之心的人才能明白“心”的真正含义。这个“心”不是形象上的心,也不是有无之心,而是空灵、虚灵之心。当静极而动时,它会像三日蛾眉之月一样灵光现露。这个“心”就是灵根的光辉是一点阳刚之正气。

因此,《华严经》中说:“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就是天地之心也是道心。道心是成仙作佛的真种子是修性立命的正祖宗。所以祖师出去的徒弟不计其数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三四为七”寓意着“七日来复”的道理即道心修炼需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最终达到圆满的境界。

“顺着小路向南走,大约七八里的距离,就到了他家了。”这句话中,“小路”象征着西方,“向南”象征着坤卦,“七八里”则象征着月光圆满。而“他家”则代表着人的灵根被蒙蔽,处于后天状态,偶尔显现,但旋即消失,如同自己的东西走入了别人家一样。

“静悄悄杳无人迹”,这是阴静到了极点,象征着坤卦。“摘松子顽耍”,则是静极而动,天心重新显现的时刻。童子说:“我师还未说出原因,就教出来开门。”这意味着原因尚未明了,而门却已经开启,如同虚室生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又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以接待,想必就是你了。”这里强调了师传的重要性,没有师传,自己猜测也是枉然。修行的人从外而来,内心的情况却无从得知。“可以接待,想必是你”,这意味着要认得出修行者并引导他们归向正道。

“祖师端坐台上,两边有三十小仙侍立台下。”这正是“认得是你,原来是我”的秘诀。这个秘诀虽然被仙翁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但很多人却认不出来。祖师端坐台上,象征着剥卦中上一阳交的出现;两边有三十个小仙,象征着剥卦下五阴交的出现。天心尚未恢复是你,已经恢复是我;未恢复的是剥卦的上交,已恢复的是复卦的初交。要恢复天心,必须在剥卦上下功夫。剥卦的上交辞说:“硕果不食,君子得舆。”这是说要顺其自然,不要使阴气完全剥夺阳气,这将是返还的根本。“祖师端坐台上”,正是得舆顺止的象征。

诗中所说,“大觉金仙没垢姿”,指的是脱离群阴,达到真空的境界。“西方妙相祖菩提”,则是恢复正气,达到妙有的境界。“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这是真空妙有、不生不灭、全气全神的境界,三三行满、体化纯阳、万万功成、德配天地的象征。“空寂自然随变化”,这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真如本性任为之”,这是一念纯真、虚灵不昧的境界。“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这是道成之后、金刚不坏之体、与天齐寿、历劫常存、永为无漏真人、深明天心之大法师的象征。

明心之法,全在于由剥而复的过程。如果不知道明心之法,一举一动都是人心用事,天心不见,就是“小人剥庐”,怎么能达到与天齐寿庄严之体的境界呢?但这个明心大法不容易被人知道和理解,更不容易实行。不能侥幸成功,必须牢把念头,立志长久,期于必得而后已。说“十数年方到”,说“既是逐渐来的也罢”,这是在提醒我们后人要切实努力啊!

提纲说“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因为修持大道,心固然不可不明,而性也不可不见。如果不见性,心无所依托,不能达到真空之地。这是性所应当急知的。这些话不要当作闲言碎语,其中大有深意。一切学人误认气质之性为真性,于是勉强去制伏它,最终归于顽空下乘之流。殊不知这是后天的假性,而不是先天的真性。所以祖师说:“不是这个性。”这真是一记脑后棒喝,让人吃惊啊!说“我无父母”,说“却是天地生成的”,这意味着秉受天地生成之性为真性,而受之父母血气之性为非真性由此可知矣。

真性是灵根的继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取个姓氏教姓孙”,这是空而不空;“起个法名叫悟空”,这是不空而空。说“好!好!好!今日方知姓”,说“好!好!好!自今叫做孙悟空”,知道这个性,悟得这个空,则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有无一致,色空无碍;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弃后天顽空而修先天真空;方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虽曰有性,其实无性;虽曰悟空,其实不空。所以结尾说:“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诗曰:

灵根育孕本先天,藏在后天是水铅。

悟得真心明本性,不空不色自方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西游记》奥秘,第一回:灵根与心性,大道之本!
《西游记》第1回解读之三
为什么说四大名著里《西游记》的哲学水平最高?
西游记:受阎王拘管,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原来孙悟空压根没有学会菩提的长生妙道
《西游记》百回详注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灵根孕育——道解《西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