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薯储藏技术

红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含热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安全储藏是丰产、保产的重要环节。

一、红薯贮藏中易发生的问题

红薯在贮藏期间易发生冷害、发芽和腐烂。红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适温10~14℃,相对湿度80%左右。低于10℃易发生冷害,表皮出现凹陷斑块,导致腐烂。红薯无生理休眠期,贮藏期间温度较高(15~20℃以上),湿度高(85%以上),通风不好,会随时发芽。发芽消耗内部营养,不能食用。红薯表皮薄,收获时易受破伤,受伤的薯块,易受病菌侵染,贮藏时破伤染菌的薯块,遇高温多湿,极易变质腐烂。15~25℃时易发生软腐病,23~27℃时易发生黑斑病。

二、红薯贮藏技术要点

1.贮房消毒。用来贮藏的薯窖,应清扫干净,认真消毒,通常是用硫磺熏蒸消毒,按5克/平方米~15克/平方米多点燃烧,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充分通风。

2.适时收获。红薯易遭受冷害,须适时收获。适时收获的气温应是12~15℃,不能低于10℃,收获当天稍经晾晒就要装筐(箱)包装好入贮,不能在外过夜,以防夜间低温遭受冷害或淋雨,易造成红薯腐烂。

3.精选薯块。用来长贮的红薯,要严格选择,要把破伤、霜冻、水泡、病虫危害的薯块剔除去,选择大小适中、无伤、无病的优良薯块进行贮藏。为防止染病,可用1%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薯块3分钟,捞出晾干后入贮。

4.愈伤处理。具体做法是:采收后立即在温度为30~35℃、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处理4~6天,失水率2%~6%,这样可使红薯被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恢复。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完成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防止造成新的创伤。

5.加强管理。红薯贮藏期间要加强管理。入贮初期,若库温高,湿度大,易使薯块发芽或染病。所以应开机通风,降温排湿。贮藏中期,外温很低,红薯易遭受冷害,此期应适当保温(保持12℃以上温度),避免受低温危害。如果使用窖藏红薯,应注意贮藏后期,外部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回升,红薯呼吸作用增强,此时,窖内应加强通风,防止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累积造成“闷窖”烂薯。

6.注意方法。红薯入窖容量不可超过2/3,留出空间,以利通风排湿,防止“闷窖”。贮期温度以10℃~14℃为宜,加强通风排湿,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冻、防闷、防烂。贮藏中如发现病薯应立即拣出,防止蔓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薯贮藏
山芋贮藏保鲜技术
辣椒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怎样储存红薯?
甜瓜保鲜
辣椒如何贮藏保鲜时间长?掌握采摘前后管理和贮藏方法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