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日常写作中,学生常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无事可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读书,用心感受,下笔自会文思泉涌,信手拈来。
一、依托课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好材料,更是写作教学的范本。
这学期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台阶》时,我感触很深。文中的父亲一生都在为造高台阶而奋斗,台阶造好了,自己也老了。我们身边不正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父亲吗?也许他们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房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在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小说中的同时,我忽然想到,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积累作文材料的契机。
我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者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曾是农村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田园牧歌般的记忆。课后我给学生的作业是:
“静听回声,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比如古树、老街、旧房子、城墙等等,把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要求:片断写作,一二百字,积累本上完成。”
第二天翻看学生的积累本时,我是带着笑意的,因为学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因为我已沉浸在他们所描绘的世界里。
学生作业示例:
1.童年的记忆里,有一所老屋,那是我出生前,祖父母居住的地方。后来全家迁到了县城,不过每逢秋季,我总有机会回去一趟。
老屋是地道的砖瓦房,房前有一个大园子,有里外两层。外园里有一棵槐树,每年春天都要开个够,散落一园子花瓣,任香气四溢。但真正属于我的“乐园”的是里园,一进院门,我会飞快地穿过花墙上的六棱小门,跑进里院,一园子的葡萄伸手可触,傍着几棵大枣树,肆意地生长,那时我还小,只感觉园子的天空都是葡萄了。
童年不经意间已远去,前些日子又回到了老家,可是物是人非,园内全是沙石,花墙坍塌了一半,六棱门的石板四处散乱,园内一片荒凉破败之景。
童年到底还是远去了!
(赵珵)
2、我的家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尧城,传说当年尧帝在这儿居住过,村子由此得名。这些事我很早就听说了,而且我们村里确实有一小段土城墙,有几百米长吧!低的地方大约2米,高处足有五六米,大人们说那就是当年的城墙。那是我们儿时玩耍的地方,爬上爬下的,比赛谁的速度最快,或是一群男孩子玩打仗,那城墙就是最好的城防工事。
现在那段城墙已经几乎变成了一堆黄土,想起来真是后悔,我们成了历史遗迹的毁坏者。
(陈静)
3、我们村子里有一座城隍庙,庙里供着两个神,只听说一个是玉皇大帝,到底是不是,谁也不知道。家乡有一种说法,不足12岁的孩子是不能进庙里的。记得小时候,因为好奇,我曾经一个人去过,推开木门,只见里面坐着一个威严的“神”,他的身上、地上都是尘土,房子里空空的,空得让人害怕。我站在门口,不敢走进去,害怕得连自己的心跳都听得见。我愣了一会神,然后拔腿就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进去过。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不明白,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害怕呢?
(刘懿)
多么鲜活的作文素材啊!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学生的积累本上留下了这样的批语:
“老师真羡慕你们啊!这些或美好或伤感的经历就是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二.用心感受:“青出于蓝胜于蓝”
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多观察生活,可是如何观察,我们有时自己也说不清楚。我觉得想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感受生活。
我喜欢把生活中的点滴随手记下来,文笔不一定优美,却也是真情的流露。作文课上我经常拿一些和学生一起分享,下面是其中的一篇随笔:
下个星期我一定回家
周末本来说好了要回家的,可我身体不舒服,便给妈妈打了电话说不回去了,下午四点了,妈妈竟然坐了四十多分钟公交车,大老远从村里赶来了,手里提着她刚做好的红烧肉。没说几句话,她就要回了,说要赶最后一趟六点的车,我陪妈妈走到车站,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不禁酸酸的,三十多岁的女儿了,在妈妈的心里永远是个孩子.
快七点了,我估计妈妈到家了,便打电话回家。电话无人接听,我开始烦躁起来,看到外面渐黑的天,想到回村的路经常出事,心里不由得胡思乱想。我坐在沙发上,不停的拨打那个电话,"嘀--嘀--",七点半了家里没人,八点了——我已经拨了一个小时电话,终于那边听到了妈妈的声音。
“妈,您回去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呢?”
我的泪不由得流下来,我没告诉她我拨了一个小时电话,但这一个小时里我却想了好多:以后再不让妈妈这么晚一个人回家了,下个星期我一定回家——
(教师下水文)
我觉得教师写一些下水小文章,对学生还是大有益处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模仿自己老师的经历。教师可以设身处地地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习作:
爱如茶水
王茜
夜,很静,很静。
我坐在书桌前,黄色的灯晕洒在书桌上。窗外,灯光陆陆续续地灭了,只有星星点点的几处还亮着,大概是有几个焦急的父母在等待孩子的归来,亦或是几个像我一样的学子在埋头苦读呢!
月,很清,很清。
柔柔的月光如泉水一般倾泻而下,水中藻荇交横,盖笔墨影也。月儿不时移动,溢入窗内,溢在我的身上。
爸妈的房间里响起了脚步声,轻轻地,轻轻地——生怕打扰我似的。
虚掩着的房门被轻轻推开,妈妈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身后,轻拍我的肩膀,小心地问:“累不累?如果累就去休息吧!”
我正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却被妈妈的话阻断了思绪,于是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声,头也没抬。妈妈什么也没说,只听得越来越远的脚步声。
一会儿,身后断断续续的脚步声又响起来了,只是比上一次更轻微,更细碎!
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绿茶轻轻地放在了书桌上,——那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再一次在我的耳畔回荡!
“妈,我刚才……”
“没事,别太勉强自己,尽力而为就好了!”
将热茶轻轻捧在手中,任凭蒸气润湿我的双眼。望着茶叶如精灵般在水中上下翻腾,一缕缕清香渐渐从烟云缭绕中飘散开来,沁人心脾。恍惚间,幡然醒悟:母爱,不也是一种芳香吗?
茶,很香,很香。
轻啜一口,满口余香。
细腻的情感,诗意的语言,伴着“簌簌的脚步声”娓娓道来,学生的作文让我也感觉自愧不如。
三.日积月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言的积累离不开充分的阅读和感悟,学生的“积累本”就是他们的百宝箱。
除此之外,我习惯让学生每天进行课前五分种积累。主讲人围绕主题进行五分种演讲,其他同学做好记录,主要内容要背下来。初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学期的积累重点不同:
七年级上学期:《弟子规》,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学生做人的同时,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
七年级下学期:《论语》,儒家经典博大精深,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八年级上下学期:唐诗宋词佳句赏析,在唐风宋雨中,感受诗意语文。
九年级上下学期:名言佳句主题演讲,要求演讲时结合相应的事实论据。理智思考,感悟人生。
以上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其实,写作离不开阅读,深厚的阅读积淀才是学生写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前几日看到已经初三的学生写在黑板上的一句名言:“路的好坏不在于崎岖多少,只在于谁能最终达到目标。”我在这句话前驻足了好久。是啊,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的目标是什么呢?
——和学生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让写作成为一种情感宣泻的需要!
赵克明:“五有”成就高考高分作文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点能力层级简析
张训海:我的“六文”语文教学观
高考作文:2016年高考作文话题预测“责任·担当”(含
吴非:教师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
《蟋蟀的住宅》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科研小课题选择策略例谈
农村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盲点透视
低年级开放性写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龚志华:古代女性“爱”的挣扎与觉醒——《氓》与《山
青春年少好韶光,何须误了?——写给参加自主招生的同
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凤爪姐”审题立意及范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贴]学生评语选80条(后进生评语) @ 班级天地
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跟着谷静老师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年级的作文如何教
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的关系
话题作文——脚步
[转载]中考优秀作文:《脚步声》(6月12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