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棚豇豆多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豇豆大棚种植要选择早熟、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应强的优良品种。2011年,安阳市农科院进行春季大棚豇豆品种比较试验,春季大棚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安豇一号’、‘连豇一号’、‘浙翠2号’、‘珍玉早生2号’、‘浙翠5号’、‘安豇2号’等。
栽培技术
    1. 多层覆盖
    在定植前15天搭盖大棚膜,提高棚内温度。定植前在棚内搭盖二层膜,二层膜距离大棚膜约10~15厘米,用3毫米聚乙烯膜即可。整好地后畦面覆盖地膜;定植后搭盖小拱棚,小拱棚一般使用20天左右,幼苗开始抽蔓时,于吊绳前及时揭去。
    2. 科学施肥整地
    豇豆不宜连作,最好选择3年不种豆类作物的田块种植。大棚栽培豇豆,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应重施底肥。整地前施足底肥,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豇豆种植应早耕深翻,做到精细整地,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深耕细耙,作高畦,畦宽1.2米,上盖地膜。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 培育壮苗
    为保证苗齐苗壮,大棚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法。常用营养钵、纸钵或做成营养土方,在温室、大棚内育苗可比直播提早成熟7~10天。
    (1)苗床准备
    首先配制营养土,用6份没种过豆类蔬菜的肥沃园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0.1%三元复合肥,充分拌匀。把营养土装入直径8厘米的营养钵,平摆到苗床上。
    (2)适时播种
    大棚豇豆多层覆盖栽培育苗一般在2月中旬左右播种。播前要精选种子,剔除破损、已发芽、未成熟及不饱满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大小整齐、颜色整齐一致而有光泽、无机械损伤的种子。晒种1~2天,选择在晴天播种。播种前,现将苗床浸透水,每钵播种2~3粒,上盖过筛细土1.5厘米,扣小拱棚,夜盖草栅,草栅要早掀晚盖。
    (3)苗期管理
    出苗前要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6~28℃,夜间18~20℃;出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3~15℃。随着气温的升高,要逐渐加大防风力度。定植前5~7天内进行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间10~15℃。播后20~25天,当第一对真叶展开时为移植的适宜苗龄。
    4. 适时定植
    黄河流域豇豆大棚多层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定植前棚内要搭盖二层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每亩种植3500~3800穴,行距6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保苗2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5. 定植后管理
    (1)中耕保墒
    豇豆植株生长势强,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开花结荚的现象。定植后,田间管理应掌握前期控制茎叶徒长、后期防止植株早衰的原则。要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从定植到开花需中耕3~4次,植株封垄后不宜再中耕。
    (2)吊绳整枝
    当植株开始甩蔓时,主蔓伸长至30~40厘米时,要揭去小拱棚。及时吊绳,引蔓到吊绳上。主蔓长到2米左右时摘心,控制秧蔓伸长,以促使营养集中于开花结荚,充分利用“回头花”,提高结荚率。开花期喷施5~10毫克/千克萘乙酸,保花保荚。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要全部抹去,中上部侧枝留3~4节摘心,及时除去病老残叶。
    (3)温度管理
    定植后2~3天内密闭大棚,不通风,加强保温,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缓苗。棚温白天保持30~32℃,夜间20℃。缓苗后放风、排湿、降温,适当降温蹲苗,白天15~20℃,夜间12~15℃,防止幼苗徒长。随幼苗生长,棚温逐渐提高为白天20~25℃,晚上15~20℃的适宜温度。外界温度15℃以上时昼夜通风。开花后要防止白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棚温保持15℃以上。
    (4)水肥管理
    整个生长期肥水管理要遵循前控后促原则,开花结荚前控制肥水防徒长,嫩荚坐稳后足肥足水,促进结荚。氮磷钾配合,增施微肥和叶面肥,防后期早衰。苗期注意控制浇水,严防徒长,开花结荚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当第1~2花序坐荚后,每亩顺水冲施专用冲施肥10~15千克;进入中部花序开花结荚期间,浇1次水施肥1次,每次每亩冲施专用冲施肥10~1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0~13千克。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浇后及时放风排湿。进入结荚盛期,每隔7~10天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混合溶液,可以防止植株早衰,延长开花结荚期,提高产量。
    6. 采收
    当豆荚发育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要及时采收,以确保豆荚鲜嫩松脆。结荚初期2天采收1次,进入结荚盛期后1天采收1次,严格保证品质。采收时注意保护第二对幼花莆不受损伤,以利于回头花结荚,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1. 锈病
    采用清洁棚室,高温闷棚消毒,配方施肥,加强通风排湿,改善株行距间透光条件,可以预防和减轻锈病发生。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福星乳油2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 美洲斑潜蝇
    在幼虫发生为害初期,用48%乐斯本10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30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喷1次,连喷3~4次,可以起到防治效果。
    3. 豆荚螟
    生产中及时清除棚田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豆荚、卷叶,在棚室通风口设置上防虫网,防治成虫迁入棚内产卵。在幼虫发生为害初期,喷洒5%锐劲特胶悬剂2 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特杀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0康福多乳油3000~4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5~7天喷1次蕾花,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备注
《中国园艺文摘》201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豇豆高效种植技术以及豇豆病虫害综合防治
草莓栽培技术(第四、五章)
【栽培技术】甜瓜种植技术
大棚西瓜一年两茬栽培技术措施
双层拱棚越冬茬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
早春保护地西瓜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