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突破性技术,将CO2从空气中抽离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我们的基础交通设施,比如汽车,卡车和飞机等等,它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面对二氧化碳的威胁,我们该如何应对?

最佳选择方案,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抽离!

捕获二氧化碳,被选为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重要意义:

实用且经济地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吸走超量排放的温室气体。从大气中去除CO2可能是阻止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最后的可行方法之一。

主要研究者:Carbon Engineering、Climeworks、Global Thermostat

成熟期:5到10年

即使我们降低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效应依然会持续数千年之久。为防止气温攀升至危险范围,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当前得出的结论是,在本世纪,全世界将需要从大气中去除高达 1 万亿吨的二氧化碳。

如今,一种叫做直接空气捕获(Direct Air Capture,DAC)的方法,理论上可以将机器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降低到每吨 100 美元以下。

二氧化碳捕获之封存术(CCS)

CE公司利用大型风机将外部空气抽入涂有液体的过滤器,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捕获,然后将捕获的气体转化成碳酸钙的小颗粒。

最后,CE公司再利用这些碳酸钙颗粒制造合成汽油,柴油,甚至喷气燃料。

众所周知,天然矿物燃料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些"人造液体"是可再生的。由于它们都是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生产的,因此并不会增加人类的碳足迹。另外,我们现有的车辆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改造就能使用这种合成燃料。

难点与技术

虽然从空气中回收二氧化碳并不是一种廉价的解决方案,但它是一种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合成燃料和控制碳排放的可行且可构建的技术。

每年能收集100吨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捕获之离子液体(IL)

中山大学孟教授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无机纳米片用于二氧化碳(CO2)捕获的离子液体(IL)。

实施方法

通过简单的共组装过程将离子液体(IL)固定在α-磷酸锆(ZrP)和蒙脱石上,合成了一种共组装无机纳米片/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杂化体系。

1、杂化体系由合成到发生吸附作用示意图:

2、(A)ZrP-BMIMCl-1-2.0在各种等温温度下捕获CO2的动力学数据; (B)在各种温度下平衡150分钟后ZrP-BMIMCl-1-2.0的CO2捕获量:

3、(A)在各种等温温度下MMT-BMIMCl-1-2.0的CO2捕获的动力学数据; (B)在各种温度下平衡150分钟后MMT-BMIMCl-1-2.0的CO2捕获量:

测试表明

ILs与ZrP或MMT单层纳米片成功组装形成插层结构,且无机纳米片/IL杂交体系可以用作CO2的高效吸附剂。由于共组装杂化体系中BMIMCl含有高度裸露的官能团,使其对CO2吸附效率提高了21倍。在较低温度下,CO2进行物理吸附,平衡时间较为缓慢,而较高温度下CO2扩散更快并进行化学吸附。ZrP/BMIMCl对CO2的捕获性能最佳,在60℃下为0.73mmol/g,MMT/BMIMCl则在70℃表现出最佳性能可达0.42mmol/g。

任重道远

为了保护地球,避免极端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任重而道远!

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从源头和大气治理等多个方向都做了许多努力,一直未停止探寻有效地解决办法,他们除了尝试用各种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术,还有不断创造出人造树叶,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可收获的氢气和氧气,以及其他技术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希望很快,这些设备和方法能够得到普及,直接从空气中有效捕获二氧化碳。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煤化工必备装置-空分(五)
我看了一整本关于空分的书 整理出最有用的知识点分享给你
[转载]地火为何百年不熄?
我们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化学知识点
【空分论文】关于分子筛出口二氧化碳超标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