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G如何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

中国农业已经从1978年之前的吃“大锅饭”时代,变成联产承包责任制40多年,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成,产业发展周期性的变化,以及农业种植结构、农村种植人力、农业生产资源的变化和需求。农业种植升级时代已经到来,5G如何更加合理化的配置农业生产资源,让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将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

由于我国还有60%以上的农业种植属于小规模经营,技术普及度、机械化程度都比较低。加上农业种植是农民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无规律的调整种植作物种类。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是:

一机械化配置,出现机械闲置和无机械种植同时存在的情况。每年大量大型农业机械,从东部沿海、中部6省向西北规律化转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农业机械资源进行配置,但中间仍然会在一定的资源的浪费;

二劳力力布局,中部人口资源最大,种植区域也大。但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大型规模化种植区域,人力资源较为匮乏。也出现了每年从东中部去新疆摘棉花的农民。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新生代不愿从事农业种植等问题。农业种植劳动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三区域化种植,除了大田作物每年农业生产都有一个大概的产能区间,经济作物、农业增值作物的种植,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浮动出现连年的调整。曾经出现过“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辣翻天、向前葱”等名词,可以想像最近几年,农业种植中出现的奇葩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永远处于决定价格的最低层。

这一系列的现象,除了各种商业行为影响外,也和我国眼下的种植模式有一定的关系。联产承包制在40年前是合理的,但是发展到了今天,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的农业种植国情。因此,前几年出现了新农村架构,包括如今出现的土地流转制度,都是在为农业种植从框架上进行调整和过度。大势不可违,国家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是成熟的制度。剩下的就是通过时间和资源的再次调整,让农业和农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掌郎农业认为,在这样一个过度时间,5G技术开始普及。有资金和实力的主体,尤其是和农业种植打交道最多的农资生产供应企业,完全可以利用5G技术,为农业种植打造大数据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了解农业种植资源的配置情况,分析农业种植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趋势以及需求。在一定区域内,合理的配置农业机械、调动闲散劳动力。同时,再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打通农产品的销路,甚至涉足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就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最终形成一个闭环,让农业生产资源充分调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掌郎农业做了一个设想: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肥料农药生产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连锁零售超市运营商,联合起来。

1.各个企业通过原有渠道资源,在区域内大量收集农闲散劳动力资源,学习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农机企业不再做设备销售,而是以投资租赁的形式将农机交给农机操作人员;

2.肥料农药生产企业,提供肥料农药的供应。产品不再是以市场销售的方式进入,而是以投资的形式投放到区域的种植户手中,以农产品或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作为收入来源;

3.联合体商家利用手中的资源和资金,将区域内的大量农田承包起来,形成规模化种植。由农机企业培养的操作人员,联合肥料农药企业培养的种植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规模化的种植;

4.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区域内联合体通过规模化种植所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合理化的加工。加工费用由加工企业自主承担,作为整个联合体的投资成本,享受联合体的利润分配;

5.连锁超市运营商,根据自有资源和能力及经验,将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城镇的每一个小区、街道开设各种农产品、农副产品专卖店。而这些专卖店,由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经过培训后进行经营,成为整个链条上产品的输出端。为城镇人口源源不断的提供绿色、有品质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这样的话,就形成了多方共赢、联合经营、共享利润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大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农资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解决了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销售问题……

掌郎农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会得到推广和实施。因为,我国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新周期已经形成。而产能过剩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农资生产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他们再畏首畏尾,不思改变,终究会被产业升级的大势所淘汰。

当然,这只是一种更为理想化的设想。但,真实的发展也必会按着这个方向调整。只是,最终的操作方式与形式大同小异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农业种植养殖的,以及做农业机械生产的,...
农机化司负责人权威解读《十二五规划》
为什么说土地托管最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发达国家数字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农村产业融合有效模式——安徽调查与思考
安徽省宿州市:三大新型主体抱团趟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