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20线上智博会全方位展示了全球大数据智能化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抢抓机遇,用足用好2020线上智博会成果,积极拓展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实现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其核心要义是以数字技术赋能为主线,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融合发展中的关系。深刻把握实体经济是根基、数字经济是引擎的融合发展总基调,两者之间为相互促进而非替代关系。数字经济特别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融合应用深度,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更好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当前,重庆传统支柱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面临产品迭代不快、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需要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进而在产业存量中做大经济增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政府市场同时发力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化程度不够等原因,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初期,仍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问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扩大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着力构建转型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破解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困境。与此同时,加速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优质市场主体,扩大市场化服务供给。一是支持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重点培育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应商。二是着力推动本地龙头企业裂变式发展,组建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或企业,面向行业内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设计等专业化服务。三是重点支持规划设计、咨询服务等机构延伸业务链条,开展咨询诊断服务和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

以产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速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工业制造协同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快农业互联网及农(副)产品交易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快建设建筑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物联网、业务、空间、过程等数据融合,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四是抓好服务业在线平台培育,围绕金融、物流、商贸等重点细分行业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加快服务业的网络化、平台化和智能化,提升服务效能和精准性。五是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平台应用服务,通过“上云上平台”降低IT建设成本,优化管理能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以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创新增强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引导高校、企业、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对接,联合共建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围绕重庆支柱产业积极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二是着力突破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动智能化装备、边缘计算系统、工业无线通信、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三是重点突破计算机辅助类(CAX)软件、基于数据驱动的三维设计与建模软件、数值分析与可视化仿真软件等工艺仿真软件,高安全高可信的嵌入式实时工业操作系统等业务管理软件。四是加快研制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检测装配、物流仓储等智能制造设备,突破高性能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精度减速器、高档控制系统、高速大扭矩切削电主轴等“卡脖子”关键零部件。

做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点措施保障。一是加大数字经济类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扩大中高端专业化数字服务人才供给,加强企业人员职业培训,筑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人才根基。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设立市区两级数字化转型专项引导基金,探索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创新模式,拓宽实体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贷款增信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加快研究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统计指标及评价体系,定期对全市、各区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四是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纳入部门及区县考核范围,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在推进较好的地区和行业,选择骨干企业,组织策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探索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法和解决方案,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五是推进网络安全地方立法,强化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保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稿件原载于2020年10月29日《重庆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工业互联网最新政策,AI、大数据、5G价值进一步彰显!
【十问“十四五”】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进入产业数字化“下半场”?(八)
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四大发展趋势
太仓,全国第七!
盛泽携手世界500强 逐浪数字经济新蓝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