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小板减少耐药或者复发如何选择二线治疗方案

    相当一部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需要药物维持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对出血的焦虑、工作和日常活动受限、频繁血常规检测及长期用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治疗目标是将患者血小板计数维持在安全水平、降低出血风险。

    轻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

有些人出现严重或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根据造成血小板计数低的原因,可能使用如下方式进行治疗:

1.找出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如果医生可以确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症或药物,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治愈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如果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立即停用肝素,开始其它非口服抗凝药治疗,在美国优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若与VK抑制剂(VKA)交叠时需保证血小板恢复稳定于基线或>150×109/L,否则禁止应用VKA以免发生肢体坏疽,如已使用VKA则需降低其浓度,以降低坏疽和皮肤坏死风险。HIT抗凝治疗时间与是否有血栓形成有关,无血栓的孤立HIT足量抗凝4周,有血栓形成者需3个月,对明确诊断HIT患者尽量避免肝素再暴露,如果血清阴性且需要心脏手术则可再次使用肝素。

    药物:

成人ITP的一线治疗目前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常规剂量泼尼松,文献报道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的有效率为70%~80%,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药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对于糖皮质激素耐药或者复发的患者,该如何选择二线治疗方案呢?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对ITP的二线治疗方案进行推荐,依次是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脾切除、其他二线治疗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自身的条件不同,临床医师在对每位ITP患者推荐二线治疗时,应该依据共识,同时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艾曲波帕(eltrombopag)和罗米司亭,均有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所以在2016版共识中作为ITP二线治疗的首选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科普:小儿ITP的一、二线治疗方案
抗栓药物治疗中颅内出血患者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中国专家指南 2015
血栓栓塞围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
肿瘤合并房颤如何抗凝治疗?怎样平衡利弊?
ICU 患者血小板减少病危?有这六种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