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言夜读 · 经典 | 《论语》谈快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人们祝福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快乐”:节日快乐、生日快乐、天天快乐……快乐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每个人去追寻。然而,如何追踪它的磁力,到达它的磁场,也是个永远的难题。


孔子身处乱世,经历困苦,却能够自得其乐,我们来看看他的快乐之道。如果做到了,你也能快乐无所不在。



【诵读】

方明 (著名播音艺术家)


【书写】

龙开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讲解】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排除不快乐的负面因素 


人活在世界上,都喜欢过得快乐,但怎么样才能得到快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第一方面是要排除负面的因素,哪些因素让你觉得烦恼痛苦的,比如说没有工作了,书念不好,跟别人相处有问题这些。你排除这些因素之后,就可以转向积极方面,追求快乐。


《论语》里面孔子提到君子的表现,他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谓的不惑、不忧、不惧,没有迷惑,没有忧虑,没有恐惧。那当然是要先做到的,你如果没做到的话,你怎么可能快乐呢?但是要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这是君子的表现。


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叫作迷惑,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他做到了。要做到不迷惑,一定要好好地练习理性的思考,任何事情都不要冲动,这是第一个。能做到那就进入智者的层次了。


第二个“仁者不忧”。仁者他没有什么忧虑的事,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儒家是有忧虑的。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个忧虑的是道不能实现,这是一辈子的忧虑。所有儒家的学者都有忧虑的,忧虑的是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我的德行修养得够不够,所以孔子也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这当然是生活上你要考虑长远一点,就没有问题了。


接着不惧,“勇者不惧”,有一次一个学生就请教老师,怎么样才能算君子。孔子跟他说:“君子不忧不惧”,学生再问,他就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只要反省自己,问心无愧,就不需要忧,也不需要惧,惧就是害怕。你如果任何事情凭良心去做,认真地把它做好,你害怕什么呢?



 面对人生困境,如何追寻快乐 


孔子身处乱世,一生遭遇种种困境,却总能在生活中保持坦荡和快乐。当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他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追寻快乐,让人生充满正能量的呢?


孔子他要快乐的话,需要另外找到一些方法。方法就是诗跟乐。孔子说过一句话,他说《诗经》有三百多篇,有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很多人把它讲成思想纯正无邪,这是不对的。《诗经》三百多篇,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都出于真诚的情感。所以《诗经》就是文学,文学以情感为主,绝对不能矫揉造作,或者堆砌文藻,孔子说的是这个。


所以孔子就劝学生要读《诗经》,他特别提四个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都跟情感有关。引发真诚的情感,观察自己的志节,看看年轻的时候立的志向,老的时候是不是还记得。然后可以感同人群,叫作情感交流,可以抒发委屈怨恨,你如果心情不好,读《诗经》就发现,你这个不好算什么,多少人在里面比你有才华的,比你受更大委屈的多了。读了之后,自己的情绪就和谐了,和解了。所以读《诗经》,确实可以带来快乐。


孔子说过三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过齐国,他在齐国第一次听到韶乐的演奏。韶乐是古代韶的时候所制作的音乐,是最完美的音乐。孔子说它是尽美又尽善。他有一次跟鲁国的乐师谈到音乐,孔子对乐师说,音乐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的时候,各种声音陆续出现显得活泼而热烈,发展下去,这些声音和谐而单纯,然后它的节奏清晰而明亮,它的旋律连绵而往复,一曲告终。


孔子还是有办法疏解自己的情绪,他喜欢跟大家一起唱歌,晚上没事了就大家一起唱唱歌。唱歌代表欢乐、开心。所以如果一个时代有它的问题,环境并不理想,怎么办,要设法自得其乐。



 快乐也分好坏,鉴别自有方法 


讲到快乐,我们要知道孔子也分辨好的快乐跟坏的快乐。


好的快乐,孔子说有三种:第一种,用礼乐调节生活的快乐是好的;第二种,乐于称赞别人的优点,那这种快乐是好的;第三种,能够认识很多杰出的朋友,这种快乐是好的。


这三种快乐有一个特色都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如果用礼乐调节生活的话,叫做文质彬彬。有礼,礼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区分,长幼尊卑有各自的规矩。乐代表和谐,大家的情感可以交流,打成一片,互相沟通。用礼乐调节生活,很快乐。


三种快乐是有害的。第一个,乐骄乐,以骄傲自满为乐。第二种,乐佚游,以跟别人一天到晚旅游,以此为乐。第三种乐宴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吃吃喝喝以此为乐。这个几乎孔子不讲,我们也知道,对一个人的身体不好,对他做人处事都有问题的,所以快乐也有好坏。


孔子本人对自己的处境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他以快乐的好坏来提醒同学们,人生是追求快乐,但不要误入歧途。如果你走上一种属于身体方面、放纵自己的欲望来追求快乐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相对的,走上正面的那就是有益的快乐。所有学儒家的人都一定要念《论语》,《论语》第一句话里面就两个字很重要,一个叫说,一个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提到有朋自远方来,我们以前也谈过交朋友,确实可以带来很多快乐,因为朋友是自己选的,跟自己志趣相近,理想相同,我们叫做志同道合。


所以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快乐,也应该为自己的追求负起责任来。快乐离我们不远,可以说它无所不在,以儒家来说,当然希望我们受到好的教育,学习诗、学习乐,也就是文化的陶冶。文化的陶冶对于一个人疏解自己生命里面各种困境有直接的帮助,尤其是音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礼”“乐”为形成“礼乐文明”的三大元素
《诗经》与“诗教”(3篇)
中华经典 | 《论语》第八讲:你快乐吗?
漫谈|国学与人生
我们追求的快乐,应该是什么模样
关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