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事 | 天津这件“宝贝”进京!

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回归文物精品云集。其中,还包括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沽铁钟。

展览海报
展览

回归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展期

2019/9/17 - 11/17

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2 北3展厅

三个单元

25个回归故事

600余件文物参展

回望70年,流失文物的回家路

重温大沽铁钟的“回家”路

日前,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大沽铁钟借展国家博物馆,昨天终于在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建国以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中与观众重新见面。

大沽铁钟曾经开创了国外政府无偿归还文物的先河,在海外流失文物归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展示我国追索返还工作成果的重要见证。这也是此次展览,天津市唯一入选的珍贵文物。

1884年“乐威毅公祠”铁钟 ,又名大沽铁钟。铸造于1884年,曾被悬挂在石头缝炮台,是为了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大沽铁钟口径585毫米,钟体高度650毫米,重量105公斤,钟口呈波浪圆形。钟顶正中有“天眼”洞孔,并留有4个铸芯洞孔;钟体外壁上段分为“八宫”,铭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钟铭;下宫也分八宫,镌铸“大清光绪十年立海口大沽乐威毅公祠”、“皇图巩固保定府练军官兵仝人公立”字样。

颠沛流离的海外百年

1900年,八国联军以石头缝炮台作为首要侵入点,炮轰大沽口炮台。炮台陷落后,英国士兵将其作为战利品掠夺走,由奥兰多号军舰运送至英国朴茨茅斯市。英国政府在维多利亚公园内修建中国风格的大理石亭用于悬挂此钟。大沽铁钟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社会动荡时期,20世界末,钟钮在盗贼盗窃过程中被毁坏,因此被搬回了温室,置于角落。

▲在英国举行的“庆祝大沽钟回归祖国典礼”
历经坎坷的归家之路

2003年,中国留学生范辉到朴次茅斯市的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兼职发现了铁钟,根据钟体上的铭文推测这是来自大沽地区的文物,随即与国内取得了联系。在双方政府多次协商、当地华人华侨的多方帮助下,2005年5月英国政府通过了无偿返还大沽铁钟的提案。

▲在大沽口炮台举办的“迎接大沽铁钟回归仪式”

百年前民族蒙难,古钟受辱漂海外,百年后国家昌盛,古钟完璧归故里。大沽铁钟的传奇经历,见证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中英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如今,大沽铁钟再次踏上新征程,作为海外流失文物无偿返还的典范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与众多海外追索返还的文物一起,共同见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共同讲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沽铁钟:百年归乡途 见证复兴路
天津 塘沽博物馆 二
200年大沽口炮台 见证津门海防硝烟(图)
国宝铁钟传奇:被侵略者当战利品掠走,流落英国105年终于回归
国宝文物的回归历程
英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