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入四川地震灾区05完结篇:山顶上的小学(30图)
北川漩坪乡在“5·12”那场山崩地裂中,几乎整个乡被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淹没在水中。然而,地震过后一个月,漩坪乡小学就在各个安置点复课了;灾后山东省异地援建,崭新的漩坪乡小学成为北川海拔最高的学校。
  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悬崖,四驱越野吉普车停停走走3个多小时才到达这海拔近2000米的学校。“地震之前,这里的人很少走出大山,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城里。”山里人简单朴素的田园生活在地震那一霎被完全改变了。“再往里面走,有些地方连路都没有。”校长王宗富说,“我们原来的小学和村子已经沉进水下几十米了。”
  新的小学也许是地势原因显得有些空旷,“地震前我们有500个学生,现在要少很多,地震后一些人家出了山就再没回来。”57岁的高德财老师是全北川年纪最大的班主任了。“两个老师退休之后,我们教师的平均年龄从54岁降到了53岁。”39岁的校长王宗富是学校最年轻的两名教师之一,他的一件圆领衫穿了十年,领口都磨破了一圈,他最担心的就是因为穷而让孩子们失学。
  一年级的何红梅家在堰塞湖边,母亲卧病在床,父亲远走他乡打工。“幸好我们学校可以住宿……”高德财老师抚摸着何红梅的小脑袋。每周末何红梅都和两个小伙伴一起上路,她要走5个小时山路才能到家,半路上那两个同伴到家了,她自己还要再走几个小时。“蛇很多,我用棍子打它。”6岁的孩子语气很坚决,“因为我要念书。”她家里没有办法给她拿出每趟几十元的车费,她只能靠双脚翻过一座座山。她现在脚上的运动鞋是自己省了几天饭钱买的,以前那双破了,她没敢告诉妈妈。
  “一个月妈妈给我一百元钱。”几个半截铅笔、半块橡皮和几个烂边的本本就是何红梅书包里的文具。每天她可以在食堂吃一顿饭,“二元的,食堂带肉的菜买不起。”她没说自己只吃一顿饭会不会饿,“比家里吃的好。”
  眼泪在老师的眼框中打转,“每次周末,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还会不会再回来上课。有一天下大雨,这孩子走了整整一天才回到学校,想想我们都后怕……”像何红梅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贫穷在这里不过是一种生存方式。
  新的学校给孩子们求学的保证,可是贫苦却使求知路上布满荆棘。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求资助,“300元就够每个贫困学生一个月的开销了。”可是一年多来,每个贫困学生只能分到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们这大山里太难进来了,所以志愿者们为了安全也轻易不来。”
  王校长说,他最希望的是学校能有一个装山泉的小蓄水池,但他们的资金实在有限,“我们乡的海拔高,一到11月管子冻上就没水了,孩子们只能一人拿个脸盆排着队到很远的地方接山泉。”  
       如果您家中有闲置不穿的衣服、鞋袜,请洗干净送给他们;如果您的生活富裕,请给孩子们的饭卡存一点钱改善生活。您奉献出一份爱心,他们开学后就能多一件干净的衣服,多吃一顿饱饭……
      记者热线电话:13998168031   
   邮寄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教育局转漩坪乡小学(漩坪乡没有邮局,也不要邮寄现金。如果想为孩子们建水窖,可以电话沟通,并找相关部门监督修建,免得爱心受到玷污)
  邮编:622750
 
——以上内容与观点除俺本人外,不代表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
01:“5·12”地震后,山东省异地援建,崭新的漩坪乡小学成为北川海拔最高的学校,但除了校舍等硬件条件外,其他配套设施因运输等问题并不十分完善。 
02:此次漩坪小学之行是由四川绵阳的爱心人士廖刚先生提供的四轮驱动越野吉普车,并由他亲自担任司机。在这样的路面,俺这样的驾驶技术彻底歇菜。 
03:通往漩坪乡的山路凶险,那里至今没有邮局进驻。 
04:漩坪乡小学山高路远,很少有外人来这里,而孩子们对“山外来客”也总是充满好奇。 
05:这里的教师平均年龄53岁,家距学校最近的也有10公里远;尽管山路崎岖,但他们从没耽误过孩子们的一堂课。 
06:虽然孩子们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07:漩坪乡小学海拔高、温差大,孩子们中午还穿着背心,可晚上就要穿上毛衣了。 
08:因为缺少运动器材,女孩们课余时间只能在满是石子的地上(这就是学校操场的跑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玩儿“跳房子”。 
09:每天傍晚,操场上的两个篮球架被男生“霸占着”,这些女生只好坐在操场边观望。 
10:俺们快到漩坪乡时遇到山体滑坡,只能弃车步行翻过滑坡路段,之后又包车继续前行。就这样,俺们走走停停,到漩坪乡小学用了3个多小时。 
11:两名老教师的退休,使得漩坪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由54岁下降到53岁。因为这里贫穷、偏远,没有毕业生愿意到这里就业。 
12:39岁的校长王宗富是该校最年轻的两名教师之一,他身上这件圆领背心已穿了10年,领口磨破了一圈。 
13:在漩坪乡小学,经常能看到鞋子或衣服上打着补丁的师生。 
14:漩坪乡小学年龄最小的学生是学前班的蒲晓丽,5岁的她已在这里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15:因为家里条件不好,6岁的何红梅每天在学校食堂只吃一顿饭,可她从不和别人说饿。 
16:这里许多孩子为了买一本书、一双鞋或一件衣服,要在自己的饭卡里节省很多天的饭钱。
17:因为学校的经费有限,他们只好找来两个旧书柜当作食堂的碗柜。 
18:这里许多孩子穿的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旧衣服。3年级的黄青海已经10岁了,他身上的衣服是当年“5·12”地震时,爱心人士捐给他哥哥“爱心衣”。 
19:高海拔的天气变化无常,学校烧火用的劈柴被雨淋湿后,只能揭开塑料布晾晒。 
20:在水房等待打开水的间隙,几位女孩也不忘拿出喜爱的《安徒生通话》阅读。 
21:因为学校的海拔高,输水管道远,每到11月管道便冻上了,之后几个月孩子们只能用脸盆到很远的地方接山泉。建一个小型蓄水池是学校目前的当务之急,但资金的匮乏使他们始终无法实施。 
22:校长王宗富的小学生涯也是在漩坪乡小学度过的,55岁的董老师当年就是他的班主任。 
23:为改善孩子们的伙食,学校在山坡开垦了一块荒地种菜。每天放学后,即将退休的董老师总是第一个去地里劳动。 
24:回家的山路遥远、崎岖不平,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有一双合脚耐穿的鞋子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
25:因为路途遥远,漩坪乡小学的学生全部住校,孩子们饭卡中的钱多数是父母外出打工的血汗钱。 
26:住校的孩子们既懂事又乐观,很多寝室都贴着窗花、养着野花,并引来一只飞翔的黑蝴蝶(左上角)。 

27:对于漩坪乡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能够走出大山,感受一下大山外的世界是他们最大心愿。 
28:漩坪乡小学目前有300余名学生,由汉、羌、藏等民族组成。这两位羌族女孩比较大方,非拉着记者给她俩拍张照片。 
29:3年过去了,“5·12”那段沉痛经历已淡出孩子们的记忆,而这所小学成为他们重新放飞梦想的地方。 
30:晚上10时许,四川绵阳的爱心人士廖刚先生将俺平安送回安县的住处。其实,北川还有比这更贫穷的乡村,但因路途太凶险没有成行。感谢廖刚先生为俺、为漩坪乡小学的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如果您家中有闲置不穿的衣服、鞋袜,请洗干净送给他们;如果您的生活富裕,请给孩子们的饭卡存一点钱改善生活。您奉献出一份爱心,他们开学后就能多一件干净的衣服,多吃一顿饱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汶川十年: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要你活着,继续绚丽地如花开放
2008年在地震灾区所见
512心愿节-我要爱
地震后的北川
揭秘汶川地震中没有伤亡的学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