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里的节日——看古人怎么玩转元宵节!


书画里的节日——看古人怎么玩转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等,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喜庆节日之一。元宵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吃元宵。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是中国年的“压轴戏”。


热热闹闹的欢聚、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你大概没有办法真正领略古代中国元宵节的盛景,据说当时是“家家走桥,人人看灯”,华夏闹元宵,天涯共此时有了确切的注解。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书画中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先来看看一张巨幅画卷,该画卷描绘了朱见深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37x624cm

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均有宪宗在场,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图中身着便服的朱见深坐在殿前围帐中,侍臣们立于两旁,殿上悬有彩灯,一派繁华。


相传,明朝时期,每逢元宵节,百官便可放假十日。但昔日假期不同于今日,为了让宪宗皇帝开心,大臣们得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玩花招,只为逗皇帝一乐。常见的便是如下招数:

图中第一段明宪宗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头戴黑色便帽,身着浅青色绣金龙袍,正在看太监、童子们燃放烟花爆竹。画的右下角,一名太监正从一只大木箱里往外取爆竹,准备分发给大家。

画面上的童子和太监表情欢悦,胆大的把烟花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燃。还有的孩子手捂双耳躲在大人背后观看。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宪宗皇帝面带笑容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非常满意。

图中第二段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他站在殿前石台的右侧,慈爱地看着童子们,围在货郎车周围。


货郎车上琳琅满目,顶盖上挂着各色彩灯。

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他站在殿前石台的右侧。

车上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惹得孩童们手举铜钱不断前来购买。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其中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

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和官员灯。

图中第三段描绘的是明宪宗身着浅黄色龙袍,正在欣赏化装演出和各式杂耍,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四个手拿刀枪剑戟的人骑在竹马上,扮演《三英战吕布》的戏文故事。

化装队伍后面是一个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伍,他们牵着瑞兽、扛着珊瑚,兴高采烈向皇帝展示着进献的各种宝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组成一个乐队,他们热热闹闹、浩浩荡荡走过殿前供宪宗皇帝检阅欣赏。

在杂耍表演的右后方还有一座用松柏树枝扎成的灯棚,据说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鳌的形状而建造的,因此称“鳌山灯棚”,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看上去非常喜庆。

图中另一边是杂耍表演,各种杂技演员各显其能,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他们有的钻圈、有的倒立、有的表演魔术,令人目不暇接。这位躺在桌上的男子仅用一只脚撑起一根细杆,杆的顶端站着一个光头童子,他一手抓着杆子,一手摇旗呐喊,看得人胆战心惊,而在底下撑杆儿的男子却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一副艺高人胆大的模样。为杂耍表演助兴的是一支乐队,他们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明宪宗身着浅黄色龙袍。




明代《上元灯彩图》画卷(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266.6厘米)

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在其尾跋中题书:“此明中画师所作上元灯戏图意,写当日金陵秦淮一带居人于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图中千门万户,狭巷通衢,住者行者,老幼男妇,计以千外。市肆鳞次栉比,百物充盈,至难称名。街中灯彩灿灿,鱼龙曼衍,正点时今,亦不下于上河图(指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该款题诠释了该图的描绘内容及时空背景。徐邦达先生还在此画卷引首欣然题笔“上元灯彩”四字,这幅反映明代南京元宵灯节繁盛景况的风俗画卷因此定名。


坐东朝西、从右至左依秩展卷品览,《上元灯彩图》卷首所绘内桥为一座三孔石拱桥,但见桥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清澈碧幽的溪水汩汩流淌,两岸杨柳随风轻拂。河房河厅鳞次栉比,亭台楼阁绵延不绝,属于比较典型的江南城建风格。临水河厅内,人们或倚栏眺望,或围桌品茗,或相聚聊天,一派欢悦、悠闲的节庆情致。


《上元灯彩图》所绘“内桥上人流熙来攘往的情形”

  从内桥往南至三山街一带,沿途店铺毗连,家家张挂五颜六色的灯彩,顾客盈门且生意兴隆。官宦贵人骑马乘轿,仆人手执伞盖和扇相随;平民百姓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街上人流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图中达官贵胄大多穿袍戴帽,举止端庄体面。有的男子还足穿红鞋,此举在晚明时期有些富人当中较为流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趋之若鹜,就是图个“闹元宵”的狂欢情趣宣泄。特别是许多年轻女性衣着鲜亮,满怀愉悦,成群结伴外出观赏,尽情展现自身的青春魅力。在“男尊女卑”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中,此景反映了当时南京社会的开放程度及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该图中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陵龙灯形象逼真,细看可见龙身是由若干个灯笼相连而成,较富创意。四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更加渲染出元宵灯节的喜庆欢乐氛围。两位卖艺男子正在街上卖力地表演功夫,旁边围满了观众,似乎还能隐约听见从人群中传来一阵阵的掌声与喝彩声。有个男孩兴奋地点起了烟花爆竹,“噼里啪啦”的鸣响让旁边几个小伙伴看得乐坏了,一位稚童有点胆怯地躲在了哥哥的身后……这些无不充溢着民间生活情趣。斑斓缤纷的灯火编织着欢乐祥和、喜庆迷人的美好梦境,金陵街市风貌与节俗风情尽在图画中。


《上元灯彩图》所绘二人戴眼镜的情形

  该画卷的中心乃制作精湛的鳌山巨灯,上有传统戏剧人物。其周围聚集了不少观者,挤得水泄不通。两位灯彩艺人用竹竿挑着不同形状的灯彩在街上叫卖,引起不少游人关注。一些孩童手持灯彩玩灯取乐,相互比试谁的花灯更好看。如今人们熟悉的荷花、菊花、南瓜、石榴、鱼虾、螃蟹、蟾蜍等花灯在画中应有尽有,龙凤、麒麟、鳌鱼、大象、骏马、狮子、松鼠、兔子、寿鹤等灯彩形象生动,神物、禽兽、花鸟、鱼虫等品类无所不有。此外还有不同形制的宫灯、纱灯、几何造型灯和走马灯呢!有的灯彩表面则绘有国画图案……秦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形制与种类亦是丰富多彩。

  画中人物纷纷走进店铺,或欣赏字画,或把玩古器,还不时地品头论足、争相购买。一些挑担小贩亦来到街上凑热闹。有位销售乐器的摊主为了招徕顾客,竟然亲自弹起了三弦。


《上元灯彩图》所绘一人足穿红鞋的情形

  图中各式家具品种繁多,如桌、凳、案、几、台、架、箱等,屏风上则绘有山水画等图案,而仅椅子就有圆椅、躺椅、帽椅、根椅,此外还有罗汉床、架子床等。所售家具做工精致,有些看似紫檀木所制。还有的家具上则镶嵌着大理石,以增强美感。

  该图中除绘有可供观赏的盆景、花木、奇石外,还有孔雀、鹤、鹦鹉、雉、鸡、鹿、兔、金鱼等动物,以及相应的摆卖摊铺。纨绔子弟提笼架鸟,兴致勃勃。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让整个画面更加富有神采意韵。看来,创作者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尽管其很可能只是一位民间画工。


《上元灯彩图》所绘“街上售卖宠物、盆景等情形”

  万千灯火不夜天,疑是瑶池在人间———观画者宛若在欣赏一出精彩纷呈的传统元宵灯节戏剧。月光泻浴,淮水摇曳,情趣无限,谁能不被她引入到美好的幻境中去呢?




除了元宵民俗活动,对于爱好书画的人来说,吟诗临帖倒也是一件赏心乐事!

乾隆皇帝玩的就很嗨!

释文:冰冻春池那冻泉,行宫原构溪前,到来人日仍逢倍,对去蟾徽欠边。翠火落时篆每叠,灯舞处阵偏。圆光含元玉如镜,有照中,无丑与妍。紫泉行宫叠,壬午(1762)上元前夕韵。

清 爱新觉罗·弘历行书手札。圆润秀发,盖仿赵松雪。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张弼《草书元宵七言绝句轴》 98.9×36.4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烂熳新诗谁记得,红梅零落路遥遥。东海翁。




也可以像米友仁、崇恩一样题跋法书


《远岫晴云图》为米友仁画作,纸本,墨笔,24.7×28.6cm。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诗塘米友仁自题:“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禀收。虎”钤“书*宝绘”、“米氏”二印,图轴上还有谢淞洲、郭颐

清 梁 巘楷书册页。咸丰九年(1859)上元,书于济南节署。书宗二王,尤其得力于自藏《圣教序》,同时受到苏轼影响,多见偃笔,结体扁沓,饶有一家之范。

崇恩题:闻山先生此书固非时贤所解所喜,即其作书之笔,亦近人所未及知也。其笔犹存古法,笔头甚长而有脉,古名枣心,今名兰花蕊头笔。乾隆年间皆用此笔,有万年青管、云中鹤、惟精惟一诸名,皆上品也。其用狼豪、貂豪杂兔毫、羊豪为之,非专尚羊豪也。笔尖硬而圆,可作蝇头小楷,然发用不得过深,傥过三分,则散而无力,不中书矣。寒家旧藏百十枝,多为虫蛀,择其未蛀者用之,使转自如,真文坛利器。惜已用尽,今不可复得矣。闻内府收藏尚多,每岁进呈春帖子词,例赐此笔,而得者或不知用法,往往置之高阁。用违其材,良可慨夫。咸丰九年(1859)上元,书于济南节署。玉牒崇恩。




要不就像苏东坡一样,早早约好上元日出门会友


《东坡集》卷五十《岐亭五首序》中记载了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贬谪黄州时与陈慥相见之事。并有“明年复往见之,……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在《东坡集》中共有苏轼写给陈慥的十六封书札,“俱在黄州时作”。《新岁展庆帖》中所写时间(上元)与《岐亭五首序》中所记“明年复往见之”的时间与事由一致,而宋傅藻《东坡记年表》中记载,东坡于“元丰四年辛酉在黄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

【释文】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 





姜宸英《行书勉斋说》轴,清,姜宸英书,纸本,纵174.2cm,横64.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系姜宸英为友人张愚庵之子张勉所撰、书之斋铭,末识:“康熙三十六年歲在丁醜正月上元日慈溪姜宸英撰並書。”左钤“姜宸英印”、“西溟”、“人書俱老”、“葦間書屋”印四方。引首题下钤“老易齋”印。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

姜氏书法以摹古为根本,融各家之长为己用,书风清劲,清全祖望谓其“书法尤入神,直追唐以前风格。”《清稗类钞》云:“西溟素以行草擅长于康熙朝”。此轴是姜宸英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初进京赶考之前,寓居天津时为友人所书,姜氏时年已70岁。书法上承晋人而多存董书韵致,是其晚年行书中精品。




要不就像杨维桢一样坐下来喝几杯!

 

 

 

 

 

杨维桢《元夕与妇饮诗》 28.7×57.3cm 美国王季迁旧藏 

【释文】元夕与妇饮

问夜夜何其,睠兹灯火夕。 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

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 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

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 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

款识:老妇曰:'人言天孙思妃,不如月娥守孤。'不知羿妇相弃以犇,曷若织女相望以久久也。

录呈子刚节判宗唐秋官一笑,竹林先生见此,烦缮写一本到秋官牙,仍要光和见教。

老铁桢再拜。

钤印:廉夫(白文) 铁笛道人(朱文)东维子(朱文) 清白世家(朱文)

收藏印:明存真赏(白文)、 王季迁氏审定真迹(朱文)、湘云秘玩(朱文)、定甫审定(朱文)、明存阁珍藏书画(朱文)、邵璔真鉴(朱文)、思学斋鉴藏印(朱文)




欢乐过节,玩转书画
中国书法网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画作里的元宵节,要团圆,更要狂欢,买买买也使古人快乐!
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元宵节:月上柳梢赏花灯,灯彩佳话闹元宵
400年前的金陵元宵节真热闹!
看看400年前的元宵节,有多热闹!
岁时节令系列(二) 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