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苏州特产,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



趁着高考结束、成绩还没出的档口,我们来说说科举考试吧!相比于高考五六十年的历史,科举制度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考生们的酸甜苦辣应该也不比今天少。


01

想当官,就得一级一级地考上去


从隋唐开始,科举基本成为入仕的唯一办法。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读书人要想当官,实现精忠报国的梦想,少不得十年寒窗、悬梁刺股、铁杵磨成针。这一路,大大小小的考试遭了不少罪。



算一算,一个考生起码得经历考秀才(县试5场、府试5场、院试5场)、考举人(乡试3场,有复试)、考进士(会试3场,殿试1场),再加上一些额外的考试,所以说,走科名这条路的人,都是在考场里脱过几层皮的。


那么,考什么呢?模拟卷有没有?教学大纲有没有?答:想得美!反正就是考四书五经,至于参考哪些书,我只能告诉你多多益善,自个儿去研究吧!


且看大清某某年府试几个县的考题,它们分别是: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还有这样的: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但是作文时,这些字眼不能露出来,还得表现出来,怎么写就看你的本事了)


02

考场环境醉醉的,当场疯掉也是有的


县试、府试、院试,早晨天不亮就开始点名,晚上太阳快落的时候交卷,不可以点灯。提前交卷倒是可以的,最先出来的,每十个人开一次大门,开过三次就把大门关了,剩下的就等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自己出来。



那么,考试过程中可以上厕所吗?哝,看见下面那张图的尿盆没?自己解决!弱弱地问,那我要上大号怎么办?Sorry , 不可以。如果你在座位上偷偷地想办法,气味太大的话,坐在你附近的人可以报告老师,不好意思,你要被请出去了。


当然了,你也可以交了卷,出去上个厕所,但你回来以后,试卷上就被盖上一个很不光彩的“屎戳子”,想中秀才基本就无望了。


所以,你大概可以想象一下,几场考试下来,考棚里的那个气味啊…… 怎能不醉!



乡试是省里的考试,一共三场,每场考三天。考生们都得带个考篮,准备好三天的吃食、锅炉碗筷。第一场,考三篇文章一首诗,文章七百至九百字,写得快的人,第二天晚上差不多就能写好,写得慢的人第三天也必须交卷。二场三场还有五经、策题等考试。


据说,每次乡试会试,等封了门大家开始考试的时候,场内极其安静,总有人大喊说,这个地方,有冤的只管来抱冤,有仇的只管来报仇,等等这些话。那些当场疯掉的,据说是干了坏事,所以,民间都说,要想科举考得好,必须“一财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另外,科举考试出现的零分作文也不少,写情诗的,画女人的脚丫子的,无奇不有。


03

作弊这件事,真的很惊险


自从考试诞生那天,也就有了作弊,而作弊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夹带。科举每一场考试都有搜查人,专门搜你有没有带小抄。

夹带



还有直接写在衣服上的


如果在你的上衣里搜出《四书》,那被没收了以后你还可以进去考试。若是在下身搜出,那就尴尬了,请你在考场外跪一天,因为你忒不尊重圣贤


这是考生答的乡试考卷,俗称“墨卷”


为防止舞弊,会有人专门誊写考卷,供阅卷老师批阅,俗称“朱卷”,蓝字是阅卷老师的点评。



殿试卷则不用誊写,所以,字写得好也是个优势。图中是洪钧的考卷。


科举考试,若查出舞弊,那是很严重的事儿。按轻重程度,打板子、发配、诛九族都是有的。君不见唐伯虎因为涉嫌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想来真是唏嘘。


04

有一种苏州特产,叫状元


清代人学者汪琬的笔记中记载,有一天府中宴请,席间谈论家乡特产,则粤有象牙犀角,陕有狐裘毛皮,鲁有绢丝海错,鄂有优质木材,而汪琬曰苏州土产只两样,一是梨园子弟,另一样为“状元”。



这样说,并不是吹牛逼。


据统计,自隋唐至清末,全国共出文武状元七百名左右,其中苏州占比是全国各州之首。尤其是清代,苏州府共出状元26名之多,占清代全国状元总数的22.81%,占江苏全省状元总数的53.06%。无论是平均数还是绝对数均为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这些状元里头,有明代状元宰相申时行,大才子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悬桥巷的洪钧,祖孙状元彭定求和彭启丰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留下了许多关于状元的回忆。虽然他们的旧宅多有毁坏,但我们依稀还是能感受到当时的风采。



··· 关于状元的景点推荐 ···


潘世恩状元府

苏州状元博物馆

地址临顿路与钮家巷交叉口   推荐指数:★★★★


三元坊

钱棨当年连中三元,非常了得。现只留存了一个公交站台的名字:三元坊。

地址人民路南,十全街尽头   推荐指数:


洪钧故居

我们对他的太太赛金花的名字更熟悉,当年她住在宅子的第四路第五进堂楼。

地址悬桥巷27号   推荐指数:★★★


彭定求祖孙故居

清代,彭家出了2名状元,1名探花,14名进士,31名举人,家门鼎盛。

地址十全街东头   推荐指数:★★


文震孟故居

鼎鼎大名的艺圃,园子恢复得不错。

地址文衙弄5号   推荐指数:★★★★


申时行故居 

中医药博物馆

地址景德路314号中医院旁   推荐指数:★★★


陆肯堂陆润痒故居

如今已成民居,杂乱不堪。

地址阊门内下塘街10号  推荐指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中比状元难考一百倍的称号, 整个明朝276年只出过一位
知识说:古代科举制度,你了解多少?状元?连中三元?
清朝科举制度及状元全国分布列表
文治武功都重要,清代的武科举考试
古时候的“高考”是怎样进行的?古人的科举考试到底有多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