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破译16:武王伐纣后的复杂局面

周武王

>武王伐纣

公元前1055年(纣辛二十一年),文王97岁,去世,葬于毕。子发(武王)继其位。

武王即位后,谨遵父亲的遗命,在姜太公的辅佐下,众兄弟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使国力越来越强盛。

约公元前1047年(武王九年),武王决定检验军队的实战能力,搞了一次大型的军事演习。他亲率大军向东进发,来到了黄河南岸的盟津(今孟津西北),在那里举行了誓师大会,史称“盟津之誓”。这次到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有八百人,声势浩大,他们纷纷建议马上讨伐纣王,但武王认为时机还未成熟,所以暂且回师。

又过了近两年,纣王更加暴虐昏聩,杀害王叔比干,囚禁贤臣箕子,荒淫无度,日夜作乐,任由佞臣把持朝政,忠良纷纷逃亡,朝纲一片混乱。武王感到时机已经来临,于是决定出兵伐纣。

公元前1046年(武王十年),武王亲率战车300乘、虎贲之师3000人、甲士45000人东进伐纣,同时招集众诸侯再次会师于盟津,组成联军杀奔朝歌。

武王联军会集了四千乘战车和数万人,冒着恶劣的天气,开至距朝歌城外七十里的牧野,在那里召开誓师大会,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种种罪行,宣布执行上天的旨意来讨伐纣王,鼓舞军队和商纣王决战,推翻商纣王的统治。

此时,纣王的主力部队还在东夷平叛,一时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虏武装起来,凑了七十万人开向牧野。这支奴隶和俘虏组成的军队毫无战心,刚与讨伐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讨伐军杀向纣王。结果,纣军大败,纣王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放火自焚。

周公旦

>三监之乱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索性夺取政权,建立了周朝。虽然商王朝已经宣告灭亡,但商族在当时仍然保有不小的势力。为了避免继续陷入战争之中,周武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了商族王位,继续统治殷商故地,然后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邶、墉、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武王是位很有能力、也很勤奋的君主,常常因为忧虑国事而夜不能寐。《史记.周本纪》记载了武王说的一段话:“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大意是:“上天建立殷商时提拔了三百六十人任公卿大夫,他们的家族虽已不显扬但也没有没落消失,一直存在到现在。我还没有确定上天究竟要保有哪些家族,怎么有时间睡觉呢!”这段话反映了周初政权构成的复杂性,除了周族新任命的官员,原商王朝的大部分官员仍在周朝为官,连武王都无法确定谁是真正支持周族的人。

武王终究没能继承其父亲的长寿,由于操劳过度,于倾商后的第二年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

武王去世后,其兄弟中管叔最长,他并不认可周公摄政,觉得按惯例应该由年长的自己上。加之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严格限制各诸侯的势力规模,由此引发了普遍的不满。所以管叔趁机散布了“公将不利于孺子”的流言,联合蔡叔知武庚作乱。

武庚早有复国的心思,联合“三监”的同时,又串通了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反周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政权的安全。

形势危急之下,周公联合召公奭等,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尚书·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先镇压“三监”,于第二年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然后诛杀了武庚,立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史称宋国。

武庚覆灭后,周公继续东征,经过三年艰苦斗争这场动乱才告平定。东征对于巩固周王朝、扩大周的辖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至此,商周之间的恩仇终告了结。

▌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作品 文/一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位中国历史人物(5)——周公旦
西周历代君王
西周的历史原来这么简单!
中国历史脉络之——夏商周时期
西周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建立八百年天下——周武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