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管理改进的四种途径分析

除了极少数衣食无忧或毫无进取心的企业,几乎每家企业都在不断努力寻求各种办法改进着自身的管理。

其心皆可嘉也!

然而有的企业之努力是奏效的,有的企业之努力却是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或者让情况变得更糟的。

为什么?方法途径的缘故!!!

人间事,凡尽心竭力而事不著者,必是方法、途径、手段上存在不足。所以我们在此小议一下管理改进的途径问题。


管理共有六种途径,因其中两种务虚多议,今日略去。这两种途径是换人、提升人员能力,剩余的四种途径如本文配图所示,包括:强化执行、工具改进、流程重组/优化、观念改变。

一、强化执行
主要手段包括查、卡、比(比优)、罚, 其能很好发挥效用的前提是,相关游戏规则或计划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员工执行时的心态、力度有问题。这种情况下,用强化执行的途径可以很快见效。应该说所有管理制度、流程、指令的落地,一定意义上都需要经过强化执行这个途径。
以上是这种途径的正能量。
在现实中,因为过于粗暴的简单运用,顾此失彼的片面强调,它带来的负能量同样很大。
1、 回避了问题的关键
明明是流程结构、组织分工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可改进处,却视为不见,把所有问题归结为员工执行不利,试图通过简单的查卡比罚达到“一白遮百丑”的效果,这么做会使企业失去做更优改进的机会。在多轮折腾无果的情况下,又会把情况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带来沮丧的组织气氛。
2、 片面执行、捉襟见肘、以邻为壑
不要说企业之整体,就是一个部门、一个局部的业务情况其实都是一个小系统,是有多维目标和多维利益的。简单粗暴的强化执行手段,几乎无一例外会导致“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提升了某一个方面的表现,同时却把聚光灯后面的其它方面搞得更糟。
可悲的事,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企业都是在这个途径层面来回折腾,不得正门。
二、工具改进
这是一种看似有利无害的途径,值得鼓励多用、多试。
其唯一问题在于,工具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须与相关的业务流程、工作模板结合起来,甚至是必须配套改变业务的开展思路,才能发挥很好的效用。
因此这个途径的应用,要遵循“工具嵌入流程”、“先思路改变后工具发挥”的原则。
三、流程重组/改进
可视为系统性的运作结构改进,从业务流程、组织分工、岗位分工、业务信息化等维度综合地以系统工程方式进行结构重组或优化,以寻求资源组合方式与业务目标更好的匹配。
对多数企业,这个途径蕴藏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国内一般企业的“运作结构”层面的可优化空间极大,其次,管理比较强少数企业,也要依据内外部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运作结构”。
这个管理改进途径在现实操作中,也存在“走偏”情况的。
1、 设计/优化结构的水平有限
流程与组织的优化设计,是顶层设计,是个高端工作,对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与设计/优化的过程的控制也很有关系。通俗讲,这个工作很依靠专业能力。如果把内外部人员的能力层次分为工、匠、师三个层级,那么非“师”这个层次而不能为之。
2、 设计/优化脱离现实
每个企业必有每个企业之实际,具体的文化氛围、员工素养、管理层素质、行业特色的业务特点等等各个方面,不能仅仅打着“标杆化”的旗号进行简单的复制或引用。凡事必有其理,理不通则行不通。
三、观念改变
通俗讲,也就是洗脑。事实上,这个途径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在做流程优化、组织变革、工具导入、强化执行,都必然要伴随这对员工观念方面的引导。
但是这个途径也是最容易误入歧途的一种管理途径,在急功近利、异想天开的心情下,很多企业把过多“宝”押在了这个途径,往往劳而无功。
一方面,没有系统性的运作架构层面来保障,凭空把企业整体观念提升到“琼楼玉宇”的高度,往往一点都不现实。就是高层能到,众多的中低层尼? 元帅单枪匹马,一日千里远远跑在队伍的前面,大部队没跟上,也不能形成千里之外的战斗力啊。
另一方面,正式企业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各种骗术、忽悠术有了滋润的生存空间。



综言之,四种途径的应用要系统化,坚持以流程重组/优化为纲领,为“主体建筑”,然后一端延伸到工具方法的引用、强化执行,一端延伸到员工观念的潜移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RP初阶(十二):BPR-推动企业成功应用ERP - - ERP-企业资源计划
流程再造的六项原则
企业战略的五个维度是什么?
出版发行业务流程重组实践案例分析
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
业务流程重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