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性的“心”是什么?灵魂和自性有何关系?阿罗汉能得真心否?

修行在理论上明心还不够,还要实证才能得见性。禅宗讲的是以心印心,不落文字相。但从有字真经向无字真经过渡,文字般若还是必须的。只要看几本佛书,任何人都能说两句口头禅,但是要想见到师父说的“是何物”,“前后左右,前也后,左也右,我在中间遍十方——是何物?”要知道此物不与万物为伍,却又不离万物,且又不随之凋零。

我们要一步步来,象马拉松赛跑一样,知道起点在哪儿,也得知终点在哪儿。理要通达,事要渐修,心要悟,境要磨,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方能究竟。

之所以说“这个”,“那个”,“何物”来代替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佛性、自性、真如”等等的用词,就如同佛陀用了很多词汇来形容宇宙的终极真理,正是为了不让我们执着于名词相。

禅宗更是如此,从最初的释佛“拈花微笑”,开始了禅宗初始,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因为“妙明真心”本身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是不可思议的。

问:心性这个心指的是什么?灵魂和自性又是什么关系?

答:前者是清净本心;后者是空和有的关系。

我们先凭自己的认知去解一下,灵魂是不是自性,这个问题,是个问题。

自性无非便是戒,自性无乱便是定。不走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永远无法见性。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声音的一种语言。我们原本的清净心是没有这个语言、文字、观念符号的。

问:“何为“罗汉”?这是一个很旧的问题,但希望能有点新的解释?

答:罗汉就是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我只管打我的坐。” 这种有关罗汉的说法,是一种有点夸张的表达方式。

阿罗汉,通常是由于起修的时候见地和大乘菩萨种性的见地不同而有些区别,他们破除了我执,可法执没破,有些“执空”。

南传佛教里也有很多成就罗汉等级的大尊者非常慈悲,他们也建立了很多道场,免费开禅修班指导大家修内观,弘扬小乘佛法的教法。

阿罗汉通常是认为自己修到“寂静涅槃”就是大成就了,因此大部分就停留在这个地步了。所以从真心妙用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只能用很少一部分。

大乘菩萨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真正懂得真心妙用。

通知:24个喝茶常见雷区

夏天到了,什么人不能喝普洱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并序(范仲淹序)
历史遗物:明晚期—清早期三彩罗汉像
吴彬绘《十六罗汉图》卷
“明心见性”
罗汉图集—近.现代之范阳(4)
精美十八罗汉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