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实用的化工原理及重要公式大放送



化工707 系列讲座

每天大量好文章,请前往化工707网

交流和下载,请前往化工707论坛

点击菜单栏即可访问新闻网和论坛!

流体流动


质点 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连续性假定 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拉格朗日法 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 ( 如位移、速度等 ) 与时间的关系。


欧拉法 在固定空间位置上观察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如空间各点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即直接描述各有关运动参数在空间各点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


轨线与流线 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连线,是拉格朗日法考察的结果。流线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在速度方向上的连线,是欧拉法考察的结果。


系统与控制体 系统是采用拉格朗日法考察流体的。控制体是采用欧拉法考察流体的。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 理想流体粘度为零,而实际流体粘度不为零。


粘性的物理本质 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通常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总势能 流体的压强能与位能之和。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 流体的密度是否与压强有关。有关的称为可压缩流体,无关的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 流体流动中的位能、压强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平均流速 流体的平均流速是以体积流量相同为原则的。


动能校正因子 实际动能之平均值与平均速度之动能的比值。


均匀分布 同一横截面上流体速度相同。


均匀流段 各流线都是平行的直线并与截面垂直 , 在定态流动条件下该截面上的流体没有加速度 , 故沿该截面势能分布应服从静力学原理。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 是否存在流体速度 u 、压强 p 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牛顿粘性定律


静力学方程



机械能守恒式



动量守恒



雷诺数



阻力损失


层流



局部阻力



当量直径



孔板流量计



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方程 管路对能量的需求,管路所需压头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输送机械的压头或扬程 流体输送机械向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J/N) 。


离心泵主要构件 叶轮和蜗壳。


离心泵理论压头的影响因素 离心泵的压头与流量,转速,叶片形状及直径大小有关。


叶片后弯原因 使泵的效率高。


气缚现象 因泵内流体密度小而产生的压差小,无法吸上液体的现象。


离心泵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指 H e ~ q V ,η~ q V , P a ~ q V 。


离心泵工作点 管路特性方程和泵的特性方程的交点。


离心泵的调节手段 调节出口阀,改变泵的转速。


汽蚀现象 液体在泵的最低压强处 ( 叶轮入口 ) 汽化形成气泡,又在叶轮中因压强升高而溃灭,造成液体对泵设备的冲击,引起振动和侵蚀的现象。


必需汽蚀余量 (NPSH)r 泵入口处液体具有的动能和压强能之和必须超过饱和蒸汽压强能多少


离心泵的选型 ( 类型、型号 ) ①根据泵的工作条件,确定泵的类型;②根据管路所需的流量、压头,确定泵的型号。


正位移特性 流量由泵决定,与管路特性无关。


往复泵的调节手段 旁路阀、改变泵的转速、冲程。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比较 ( 流量、压头 ) 前者流量均匀,随管路特性而变,后者流量不均匀,不随管路特性而变。前者不易达到高压头,后者可达高压头。前者流量调节用泵出口阀,无自吸作用,启动时关出口阀;后者流量调节用旁路阀,有自吸作用,启动时开足管路阀门。


通风机的全压、动风压 通风机给每立方米气体加入的能量为全压 (Pa=J/m 3 ) ,其中动能部分为动风压。


真空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① 极限真空 ;② 抽气速率。


管路特性



泵的有效功率



泵效率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风机全压换算


液体的搅拌


搅拌目的 均相液体的混合,多相物体 ( 液液,气液,液固 ) 的分散和接触,强化传热。


搅拌器按工作原理分类 搅拌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旋桨式,涡轮式两大类。旋桨式大流量,低压头;涡轮式小流量,高压头。


混合效果 搅拌器的混合效果可以用调匀度、分隔尺度来度量。


宏观混合 总体流动是大尺度的宏观混合;强烈的湍动或强剪切力场是小尺度的宏观混合。


微观混合 只有分子扩散才能达到微观混合。总体流动和强剪切力场虽然本身不是微观混合,但是可以促进微观混合,缩短分子扩散的时间。


搅拌器的两个功能 产生总体流动;同时形成湍动或强剪切力场。


改善搅拌效果的工程措施 改善搅拌效果可采取增加搅拌转速、加挡板、偏心安装搅拌器、装导流筒等措施。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 球形颗粒与实际非球形颗粒在某一方面相等,该球形的直径为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如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比表面积当量直径等。


形状系数 等体积 球形的表面积与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之比。


分布函数 小于某一直径的颗粒占总量的分率。


频率函数 某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占总量的分率与粒径范围之比。


颗粒群平均直径的基准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以 比表面积相等 为基准 。因为颗粒层内流体为爬流流动,流动阻力主要与颗粒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床层比表面 单位床层体积内的颗粒表面积。


床层空隙率 单位床层体积内的空隙体积。


数学模型法的主要步骤 数学模型法的主要步骤有 ①简化物理模型②建立数学模型③模型检验,实验确定模型参数。


架桥现象 尽管颗粒比网孔小,因相互拥挤而通不过网孔的现象。


过滤常数及影响因素 过滤常数是指 K 、 qe 。 K 与压差、悬浮液浓度、滤饼比阻、滤液粘度有关; qe 与过滤介质阻力有关。它们在恒压下 才为常数 。


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滤液量与总时间 ( 过滤时间和辅助时间 ) 之比。


最优过滤时间 使生产能力达到最大的过滤时间。


加快过滤速率的途径 ①改变滤饼结构;②改变颗粒聚集状态;③动态过滤。


物料衡算: 三个去向: 滤液V,滤饼中固体

,滤饼中液体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

,其中


恒速过滤



恒压过滤



生产能力



回转真空过滤



板框压滤机洗涤时间

(

,
)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


曳力 ( 表面曳力、形体曳力 ) 曳力是流体对固体的作用力,而阻力是固体壁对流体的力,两者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表面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的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的压强力扣除浮力的部分引起。


( 自由 ) 沉降速度 颗粒自由沉降过程中 , 曳力、重力、浮力三者达到平衡时的相对运动速度。


离心分离因数 离心力与重力之比。


旋风分离器主要评价指标 分离效率、压降。


总效率 进入分离器后,除去的颗粒所占比例。


粒级效率 某一直径的颗粒的去除效率。


分割直径 粒级效率为 50% 的颗粒直径。


流化床的特点 混合均匀、传热传质快;压降恒定、与气速无关。


两种流化现象 散式流化和聚式流化。


聚式流化的两种极端情况 腾涌和沟流。


起始流化速度 随着操作气速逐渐增大,颗粒床层从固定床向流化床转变的空床速度。


带出速度 随着操作气速逐渐增大,流化床内颗粒全被带出的空床速度。


气力输送 利用气体在管内的流动来输送粉粒状固体的方法。


斯托克斯沉降公式



重力降尘室生产能力



除尘效率



流化床压降


传热


传热过程的三种基本方式 直接接触式、间壁式、蓄热式。


载热体 为将冷工艺物料加热或热工艺物料冷却,必须用另一种流体供给或取走热量,此流体称为载热体。用于加热的称为加热剂;用于冷却的称为冷却剂。


三种传热机理的物理本质 传导的物理本质是分子热运动、分子碰撞及自由电子迁移;对流的物理本质是流动流体载热;热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电磁波。


间壁换热传热过程的三个步骤 热量从热流体对流至壁面,经壁内热传导至另一侧,由壁面对流至冷流体。


导热系数 物质的导热系数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温度、压力有关。


热阻 将传热速率表达成温差推动力除以阻力的形式,该阻力即为热阻。


推动力 高温物体向低温传热,两者的温度差就是推动力。


流动对传热的贡献 流动流体载热。


强制对流传热 在人为造成强制流动条件下的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传热 因温差引起密度差,造成宏观流动条件下的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时,加热、冷却面的位置应该是加热面在下,制冷面在上,这样有利于形成充分的对流流动。


努塞尔数、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 努塞尔数的物理意义是对流传热速率与导热传热速率之比。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是动量扩散系数与热量扩散系数之比,在 α 关联式中表示了物性对传热的贡献。


α 关联式的定性尺寸、定性温度 用于确定关联式中的雷诺数等准数的长度变量、物性数据的温度。比如,圆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定性尺寸为管径 d 、定性温度为进出口平均温度。


大容积自然对流的自动模化区 自然对流α与高度 l 无关的区域。


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过热度 tw-ts 、汽化核心。


核状沸腾 汽泡依次产生和脱离加热面,对液体剧烈搅动,使α随Δ t 急剧上升。


傅立叶定律



牛顿冷却定律



努塞尔数



普朗特数



圆管内强制湍流

受热b=0.4,冷却b=0.3


传热系数



传热基本方程式



热量衡算式



气体吸收


吸收的目的和基本依据 吸收的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吸收的基本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主要操作费 溶剂再生费用,溶剂损失费用。


解吸方法 升温、减压、吹气。


选择吸收溶剂的主要依据 溶解度大,选择性高,再生方便,蒸汽压低损失小。


相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m 、 E 、 H 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E 、 H 与总压无关, m 反比于总压。


漂流因子 P/P Bm 表示了主体流动对传质的贡献。


( 气、液 )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气体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关;液体扩散系数与温度、粘度有关。


传质机理 分子扩散、对流传质。


气液相际物质传递步骤 气相对流,相界面溶解,液相对流。


有效膜理论与溶质渗透理论的结果差别 有效膜理论获得的结果为 k ∝ D ,溶质渗透理论考虑到微元传质的非定态性,获得的结果为 k ∝ D 0.5 。


传质速率方程式 传质速率为浓度差推动力与传质系数的乘积。因工程上浓度有多种表达,推动力也就有多种形式,传质系数也有多种形式,使用时注意一一对应。


传质阻力控制 传质总阻力可分为两部分,气相阻力和液相阻力。当 mky<<kx 时,为气相阻力控制;当 mky>>kx 时,为液相阻力控制。


低浓度气体吸收特点 ① G 、 L 为常量, ② 等温过程, ③ 传质系数沿塔高不变。


建立操作线方程的依据 塔段的物料衡算。


返混 少量流体自身由下游返回至上游的现象。


最小液气比 完成指定分离任务所需塔高为无穷大时的液气比。


NOG 的计算方法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数法,数值积分法。


亨利定律

;相平衡


费克定律



传递速率





对流传质



总传质系数



传质速率方程式



吸收过程基本方程式



对数平均推动力



吸收因数法



最小液气比



物料衡算式



好东西不仅要收藏,更不能忘记分享朋友圈!


化工707微信号:hg707_com

主编微信号:wky_707

我们都是化工人,化工路上,一起走!


>>还没看过瘾?请点击“阅读原文”,再来看《图文讲解压缩机结构及基础知识(化工707系列讲座)》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的阻力系数是多少?
03146化工原理(二).doc
化工原理考试例题
化工过程典型操作
海川首发!设计必备!实用软件包(8.3更新)
公共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