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一流大学岂能是规划出来的?



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近日,北大校长表示,北大力争2030年左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国家抛出一套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方案,洋洋洒洒,列数目,排时间表,乍一看,振奋人心,要慨当以慷了;一回味,好大喜功,有大跃进之嫌。方案一出笼,各地大学院校就闻风而动,新一轮角逐正式启动了,它们纷纷提出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口号,比如中山大学将建5000亩深圳校区,再比如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都提出雄心勃勃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笔者不免忧虑,恐怕又是新一轮类似十几年前的大学“做大做强”式大跃进了!


笔者窃以为: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靠金子堆出来,造几所大楼就建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并不是靠行政命令搞起来的,派几名部级高官就管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更不是靠几个方案规划出来的,制几个五年规划就赶出世界一流大学的。若没有一流的办学理念,没有一流的教育体制,没有一流的师资,没有一流的生源,我们就能建设出一流的大学?难不成自己说一流就一流了?即使是一流了,是无源之水,死水一潭;是空中阁楼,虚有其表,甚至与大炼钢无异,炼出来都废铁一堆堆。如今论大学的大楼和规模,与世界一流距离缩小了,甚至完全可以称为世界一流,但制度与人才却一直在拉大距离。


中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历来深受社会垢病,其中“钱学森之问”最是响彻心扉——“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仅是培养不出人才,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到国外去了。美国副总统拜登在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讲中,就说到中国与美国比较,美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确,中国的大学跟美国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也可以毫不夸饰地说:中国这么多年来,最大的失败就是大学教育。


现在,国家想借五年规划来提升大学教育水平,但一流大学绝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竞争出来的,建立起竞争性发展体制才是关键。


要让大学能够竞争起来,就必须打开政策的龙头,放出“活水”来,通过“活水养鱼”的方式,来实现大学实力的提升。基于此,当以“放”为原则:首先是放开办学权,将办学权交给各大高校,校长、副校长不搞政府委派制,也不给部不部级待遇,直接向全球竞聘,招才征贤,并由全体教授投票产生;其次是放开学术管控权,将科研方向直接面向市场,让科研人员眼睛向下,根据社会需求展开各种创新活动,而是不是面向政府,眼睛向上,打着国家财政专项的算盘;最后是放开专业设置权,要给学校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缺少行政审批,减少行政评比……否则,方案再是美轮美奂,终不免是浪费资金和学术劳力罢了。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建设方案不仅没有放开的迹象,倒有严重收紧之嫌,将牢控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作为首要改革任务了,也就是说,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纠缠不说,还要继续更为严格地加以管控。


放眼寰球,世界一流大学和真正的高水准研究型大学,是没有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行政官员的把控的,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大学就是纯粹搞教学和科研的。若按此改革思路,继续深化意识形态,岂不是要将大学院校都朝着党校方向去发展?按此办学理念,岂不是邻国曹县该才最有资格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因为这个国家牢控高校意识形态是做得最好的。虽然我国比曹县思想开放,但根本不够,脸书和推特不能上也就罢了,连一个Google scholar这个学术工具都不放开,谈什么共享世界学术?


想想也有撕裂感:一方面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思想家和大师,说要搞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渗透,要搞思想模式化、统一化,让学生和教师不搞学术而搞政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没有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不跟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难道大师就会从天下掉下来,难道创新能力通过闭门造车就能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国内双一流大学
211、985和双一流都是什么?
倒计时1天!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明日发布
2018年3月ESI最新排名公布,这所大学力压清华北大,位居高校榜首
下一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最有力竞争者!华农冲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