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业态”向下,“新业态”向上,实体零售还在加速洗牌!
userphoto

2024.03.17 上海

关注

作者丨杨玉琳

校审丨何雯 排版丨张雨薇

传统商超走“下坡路”

从1995年开始,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等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在当时凭借着货品齐全、价格优惠、环境好等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由此,中国商超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期。

那个时候,即便有条码费、档期费、陈列费、堆头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品牌也是挤破了头皮想要和商超合作。因为只要合作了,就有销量。

但现在,传统商超的江湖地位不复从前。

一方面,市场份额的竞争加剧,逐渐丧失竞争优势。不仅是线下与线下的竞争,伴随着电商的出现,以及后来各种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超市优势逐渐丧失,销量下滑自然也成了必然。

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经营成本,也对这一业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租金、人力、营销费用等成本持续扩大,使其利润逐渐被压缩,难以为继。

多重因素之下,传统商超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自2017年开始,国内超市门店数量便持续下降,从最高的38554家下降到了24082家,降幅高达37.5%。其中大型连锁商超门店减少速度更快,从2012年的11947家,下降到了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过55%。

这两年,各大商超连锁系统闭店的新闻不断。2022年家乐福中国关店58家,2023上半年更是关闭门店106家;步步高2022年关闭门店139家;华润万家2023年关闭长沙、江苏、广州、厦门等地至少5家门店;沃尔玛也相继关闭了位于长春、陕西、江西、山东、北京等地的门店。

从曾经的繁华到如今的没落,传统商超的处境愈发艰难,如今也在不断摸索前行的路。

线下新业态的野蛮扩张

与传统商超恰好相反,实体零售的一些新业态却欣欣向荣,野蛮生长。

1. 仓储会员店快速发展

北京家乐福、沃尔玛等卖场撤店后,盒马、七鲜等超市“接盘”,山姆、Costco(开市客)、等仓储会员店大举进攻。

Costco开市客自2019年进入中国,在中国大陆已开出6家门店,近日发出通知南京店宣布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业。山姆作为中国会员制超市的最长盘踞者,自2020年以来正以每年约6家店的开店速度进入高速发展期,截止去年年底门店数达46家,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底时才为23家。

在山姆、Costco等外资企业的市场教育下,消费者对于仓储会员店逐渐认可。

传统商超也在进军会员店,大润发母公司高新零售于去年4月28日在扬州开出第一家高新零售M会员店,并推出自有品牌“会员臻品”。家乐福、永辉超市、京华联、家家悦等传统超市也纷纷选择入局仓储会员店,试图抓住转型风口,打破传统商超的发展瓶颈。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同比增长12.3%,市场规模达304.3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了约335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有望接近400 亿元。很明显,仓储会员店模式在中国市场已经迎来了增长期。

仓储会员店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同时也表明了消费者对购物的环境、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会员店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将价格压到最低,保证了高复购率,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在实体零售行业占据了核心竞争优势,得以不断扩张发展。

2. 硬折扣加速扩张

2023年,投资、并购、改革等等,让硬折扣这个业态成为行业最热的话题。

2023年11月份,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通过战略合并,全国门店数量超过6500家,成为零食量贩店行业的头部品牌。零食有鸣也计划至2026年全国门店总数扩至1.6万家左右。

12月,好想你和盐津铺子控股宣布分别向零食很忙集团投资7亿人民币和3.5亿人民币,零食很忙集团获得10.5亿人民币投资。

好想你表示未来将以零食渠道为突破点,并依托和零食很忙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新增品类更加丰富的零食渠道产品,助推公司第二曲线业务的快速发展。

2024年1月29日,「三只松鼠」方面表示目前共有4款坚果产品(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巴旦木)将进驻零食量贩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全国所有门店,预计覆盖七八千家。

高端品牌通过与硬折扣渠道的合作,可以迅速进入更多的市场,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同时借助硬折扣渠道强大的分销能力,帮助品牌降低库存风险和物流成本。

传统零售系统也在纷纷寻求转变。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的门店中增设“正品折扣店”,并同步线上APP和小程序增设折扣专区。

盒马不断进行折扣化改革,家家悦开设零食折扣店。零食硬折扣赛道的扩张,吸引众多品牌商家也纷纷下场,跟进硬折扣这股风。

为什么硬折扣能快速发展起来?

本质上还是迎合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转变。新经销硬折扣研究顾问、《第三种零售》作者连杰老师提到过,“居民消费增速放缓,且供给侧品质、产能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这个大环境下,商品流通要主要满足顾客对更高性价比的要求。”

硬折扣的兴起就是适应这个变化产生的结果,为消费者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商品价格的降低,更重要的是零售企业对于商品品质、服务水平和消费体验的全面优化。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预测,相对其他业态,2024年的折扣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抢占更多原属于大卖场、超市、百货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硬折扣的变革还将继续深化。

无序的价格战

2023年,零售行业价格战硝烟四起。

盒马作为新零售业态的先行者,去年下半年开始疯狂“卷”低价。2023年7月底上线“移山价”,公开对山姆宣战。从两家热销的榴莲千层入手,盒马山姆在价格上互不相让,日常标价128元的榴莲千层经过几番轮战,一度把价格降到88元。

10月13日,盒马更是宣布启动“折扣化”变革。对乳制品、饼干、方便速食等多个品类的产品设置“线下专享价”,价格下调幅度达20%。同时缩减SKU,从标准门店的SKU数量从8000个直接下降到5000个,如此变革,可见一斑。

其他零售企业也不甘落后。8月中旬,美团优选随即打出“拔河价”,山姆跟随盒马脚步不断进行大幅降价。

“低价风”的盛行,席卷整个快消品行业。零售行业的竞争,也将引发品牌之间的“内卷”式竞争。

2023年11月,良品铺子宣布实施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尽管良品铺子对外宣称,降价动力主要来自供应链提效,但从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4.33%,降价或属无奈之举。

价格战一直是竞争利器,零售行业的每一次大的变革,低价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当下的这种竞争,并非是单纯追求便宜,而是满足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

消费者对价格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商品品质的要求降低。所以,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品牌商,最终比拼的还是供应链的效率,谁能更低成本生产更优质的商品,才能在这场比拼中胜出。

2024年,谁能先在供应链上建立优势,谁就能抢占先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们的日子越难,我们的生意越好”
折扣化这把刀,在2023年刺痛了零售业
低价格零售时代到来
无届创新资本蔡景钟:折扣店是零售的最高级业态
零食折扣店,注定昙花一现?
商超打起折扣战:1000个品牌,1000种折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