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新思维方式:“一分为三”

全新思维方式:“一分为三”

青冬

一、世界本来是一分为三的

世界万事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在内,无一不是一分为三的。

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一切事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灭亡三个阶段。

就认识过程而言,同样分为开始、发展、完成三个阶段,即由客观事物到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空之外的“存在”是不存在的。就时间而言,一日之计分为早、午、晚;比日长的时间分为昨天、今天、明天;较长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将来。

就空间而言,分为长、宽、高,即三维空间。

就方位而言,分为上、中、下;左、中、右。

就规模而言,分为大、中、小。

度有三种状态:过度、适中、不及。

江河分为上游、中游、下游。

山分为山顶、山腰、山脚。

数学中的正数、负数、零。

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点。

化学中的酸性、碱性、中性。

动物分为雄性、雌性、中性(非雄非雌)。

国家分为发达、落后和一般发展中国家。

人按思想及其表现,分为先进、中间、落后。

人以财产划分,分为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

农民分为富农、中农、贫农。

人按年龄划分为老、中、少。按性别划分为男性、女性、中性(非男非女)。

……

从一定意义上讲,事物就是过程,它永远处于不停地发展过程之中。以人为例,具体地说某一个人,比如张三,此时此刻他是张三,过了片刻他就不是原来的张三,因为时间发生了推移,地点发生变更,片刻之间他死去了无数个细胞,又新生成无数个细胞,片刻之间旧张三变成了新张三。这是微量变化而非质变。

人有生、有死、有生长期。诞生和死亡是瞬间的事,而人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长期,包括十个月的胎儿生长期。死亡看似瞬间的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不断老化的过程。人的生长期,经历青少年、中年、老年。不仅小人可以变大人,大人也可以变小人,男人可以变女人,女人可以变男人。父对女儿而言,即男人变女人;母对儿子而言,就是女人变男人。

冬虫夏草既是植物也是动物,因季节变换而变换形态。动植物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动物吃了植物,植物就变成动物的分子,动物排泄物及动物死亡腐烂后又会转化为植物。一般说来,直接的转化不可能,但间接转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大量的存在,是普遍规律。

就阶级和阶级斗争而言,道理也是相通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三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任何社会,中产阶级都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哲学新范畴“一分为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最基本的观点,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高度的抽象的概括,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归根到底,哲学是专门研究思维方式方法的一门科学。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或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一切过程,其内部都包含着两个互相排斥、互相联系的对立面,这两个方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本质属性。二者相反相成,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方失去另一方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必须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具体分析,片面夸大任何一方面都会走极端,陷入形而上学。

“一分为二”片面夸大矛盾对立及其斗争的作用,忽视统一性。“合二为一”片面地强调统一。二者之间是片面对片面,均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阉割和歪曲。

如果借用二概念或曰二范畴进行表述,那么,任何事物既是“一分为二”的,又是“合二为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合二为一”的“一”,与“一分为二”中的两个“一”并非等同,而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一”。如果用“甲”、“乙”代表“一分为二”,代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用“丙”代表“合二为一”,代表统一,就可以一目了然,丙既非甲,也非乙,而是对立统一的产物,是新质,新范畴。所以,如果借用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地表述对立统一规律,那就是“一分为三”。其中之一代表对立面甲,之二代表对立面乙,之三代表“统一”的丙。换言之,甲乙代表对立面,代表矛盾的斗争性,丙代表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并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在这里,丙既非甲,也非乙,而是对立统一的产物,是新质,新范畴。

马克思说:“两个互相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第144页)由此可见,“一分为三”丝毫没有背离对立统一规律,而是形象地、通俗地表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更接近于客观辩证法。

三、“一分为三”是全新的思维方式

承认世界“一分为三”,就是正视和承认对立面的存在及新生事物。这一点极为重要。它是辩证思维的基础,是出发点;也是结点,即回归客观辩证法,回归本真。

“一分为三”作为哲学范畴,包含了发展的观点和实践观点及一贯到底的辩证思维,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庸之道”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提升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科学性,再造中国新文化,使之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辩证法,从而具有普遍意义和恒久的生命力。这是全新的思维方式,是认识论的一场革命。

这种思维方式拥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用通俗的语言诠释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精髓,从而将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易于广大民众接受。

二、抛弃“一分为二”、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避免了形而上学片面性和绝对化,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三、它是反对极“左”思潮,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

有力的思想武器。

四、这种思维方式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万全之策,是推动人类社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就可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一旦这一思维方式为世人普遍接受,一个持久和平、和谐的新世界也就为期不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哲论文汇总-第一范文网
哲学之我见(5)(修改稿)
学点辩证法(修改稿)
浅谈生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
马哲|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