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神文化,宗教文化

1、宗教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的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宗教产生于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史前后期,主要以祈祷、祭祀、巫术等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我国古代宗教信仰以道教、佛教为主,后渐传入伊斯兰教等。除此之外,还有“孔教”“儒教”之说。

2、神 宗教及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古人称神,始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社会时的幻想或寄托,是当时人们信仰和崇拜的核心,也是宗教赖以存在的支柱。

3、祈祷 宗教的仪式之一。宗教的信仰者,以各种虔诚、崇敬的形式,或赞美、或祝愿、或祷告、或默念、或膜拜、或祭祀,用以求神保佑,降福免灾、趋吉避凶,祈祷的对象不外天体神、自然力神和灵物神。

4、符咒 是古人用来驱鬼避邪的“符”和“咒语”的合称。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在纸上画成的似字非字的图形;咒,是口中诵念的可解或不可解的语句。符或焚烧,或贴于某处,同时念咒语,以期达到施术者的愿望。

5、禁忌 宗教规矩或信仰观念之一。始于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神或自然的崇拜,对某些灾难、祸患的恐惧,而禁戒信仰者接触人、事、物的规矩,或所应持的忌讳观念,各种宗教、信仰的禁忌各有异同。

6、僧侣 原指佛教的和尚,与“僧徒”“僧众”同。后被用来泛指各宗教中专职的男性宗教活动主持人(多为终身不婚者。但有些宗教无此戒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僧侣代表“神”的意志,往往是构成统治阶级中的一个特殊阶层。

7、道教 中国古老宗教之一。其名称最早见于《老子想尔注》(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又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内)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于是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道教亦名“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

8、太上老君 道教对老子的尊称,最早见于《魏书·释老志》。《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

9、玉皇 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全称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玉皇”或“玉帝”。相传他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和饿鬼)的一切祸福。

10、元始天尊 道教至尊的天神。道教认为他处在无极之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之首,又称他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

11、西王母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后世传奇、小说、戏曲中的西王母渐成西天瑶池蟠桃仙会的东主、长生不老的象征。西王母亦称“王母”“王母娘娘”“西姥”“瑶池金母”“金母”等。

12、东王公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男性。又名“东王父”“木公”“东木公”“东华帝君”。

13、九天玄女 道教神名。九天玄女亦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

14、东岳大帝 道教所奉的泰山神。古代封建皇帝多祭祀泰山,传说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泰山神于唐玄宗时被封为“天齐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尊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天齐大帝”或“东岳大帝”。旧时各地多有东岳庙,每年夏历3月28日为祭祀日。

15、东君 即太阳神,亦称“日神”。又有以“东君”为“东王公”。

16、三皇 古传“三皇”其说不一。比较集中的有两种说法:①天皇、地皇、人皇。②燧人、伏羲、神农。

17、三神山 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

18、方丈 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道教全真派对十方丛林的主持人或他居住的静室亦以“方丈”称之。另外,佛教中寺院长老、住持或其所居之所皆称方丈。

19、三官 道教所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全称“三官”。

20、太一 古代传说中的天神。

21、六神 道教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另外,古代以日、月、风、雷、山、泽为“六神”。

22、六十甲子 道教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因这些神的名字皆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而称,故名“六十甲子”。

23、六丁六甲 道教神名。道教认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六丁”是阴(女)神;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为“六甲”是阳(男)神。皆为天帝役使、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召请,助祈禳驱邪。

24、三十六天罡 道教称北斗星中有36颗天罡星。

25、七十二地煞 道教称北斗星中有72颗地煞星。

26、城隍 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的神。古称有水的护城壕堑为“池”,无水的为“隍”。历代多祭此神,并建有城隍庙、祠等。

27、仙 古代方士或道士所幻想的一种超脱尘世、有神通变化又长生不死的人。

28、八仙 唐、宋以来传说的八位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9、元君 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如西王母也称为“金母元君”。

30、真人 道家称“修道得真”或“修道成仙”的人为“真人”。

31、天师 东汉道教初期称传道者为“天师”。另外,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的信徒尊其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孙为“天师”,所以有“张天师”之称。

32、方士 古代称喜讲神仙方术的人为“方士”。源于战国,时人有以修炼成仙献不死之药骗取统治者的信任。

33、道士 古代指奉道教经典规戒并熟习各种斋醮祈祷仪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职业者。另外,亦称方士为“道士”。

34、住持 本为佛教寺院主持者的职称,后道教亦采用此制。意为长住护卫操持,此职始于唐。

35、道场 本为佛教徒礼拜、诵经、行道的场所,后道教亦借用此称。“道场”亦称“证圣道所”。

36、法器 道教、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钟、鼓、铙、钹、引磬、木鱼等器物。另外,佛教以此称有传承佛法才气的人。

37、护身符 道教或巫师等用朱笔或墨笔在纸上画成似字非字的图形,带在身边以避邪消灾。后借喻为恃强横行的庇护势力。

38、方术 道教修炼的方法之一。“方术”本为先秦巫祝祭祀鬼神或方士炼丹采药之术等,道教借用。另外,“方术”泛指古代天文(包括占候、占星)、医学(包括巫医)、神仙术、占卜术、相术、相命、遁甲、堪舆等术。

39、羽化 古人称成仙为“羽化”,含有化羽升天之意。后世道教徒老病死者,亦称“羽化”。

40、超度 僧、尼、道士为死者诵经拜忏,说是可以救度亡人超越苦难,故名“超度”。

41、三清 道教所尊奉的三位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上清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

42、洞天 道教称神仙居住的洞府。意为洞中别有天地。据说那里太阳、月亮永照,光明无比。

43、观 道教奉神与修行之所。

44、佛教 世界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于公元前六至公元前五世纪。约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

45、佛 意译为“觉者”。佛经说,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名为“佛”。佛教徒即以此尊其教主释迦牟尼。后亦泛称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佛陀。

46、浮图 即“浮屠”,即佛陀。但后亦指佛教徒或和尚。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7、罗汉 佛教称能断绝一切嗜欲、解脱所有烦恼、达到理想最高境界、修成正果的信徒为“罗汉”,全称为“阿罗汉”,佛寺中常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塑像。

48、金刚 亦称“金刚力士”,为佛教中佛的侍从力士的称谓。意为金中最刚,以喻牢固、锐利、无坚不摧。俗称“哼哈二将”,即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佛教寺院常将其塑像置于山门左右,左称“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另外,四天王像通常也称“四大金刚”。

49、四天王 佛教沿用古印度神话传说称四天的护天之神,因称“护世四天王”。佛寺塑像一般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俗称“四大金刚”。

50、魔 佛教称善施扰乱、破坏、障碍、以一切烦恼疑惑、迷恋妨碍修行者为“魔”。梵文译音。此称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后俗称为“魔鬼”。

51、西天 即佛教中所说的“极乐世界”。另外,我国古代称印度为“西天”。印度古时称天竺,地处中国之西,故略称“西天”。

52、禅 佛教称静坐思道修行为“禅”。佛家安静止息除杂念的修行叫“禅定”“坐禅”。

53、三昧 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杂念,全心专注入静,正受所观之法,保持精神不昏沉、不分散的状态。

54、菩提 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和使人彻悟的途径。

55、涅槃 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原意为“入灭”“圆寂”。佛经说,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修道”,即能“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净功德”。这种境界称为“涅槃”。

56、坐化 佛教用语,相传有些高僧临终之时,常常端坐而逝,称为“坐化”或“坐脱”。

57、和尚 佛教中受戒后的男性信徒称“和尚”,即“比丘”。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

58、比丘尼 佛教中受戒后的女性信徒称“比丘尼”,俗称尼姑。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

59、僧 泛指佛教的出家人。

60、法师 佛教中指精通佛教理论并能当众见解佛法的僧人尊称为“法师”。后来世人也多对出家人礼貌上称为“法师”。

61、行者 佛教称出家而未经剃度者为“行者”,有时也称行苦行的僧侣为“行者”。

62、喇嘛 喇嘛教对僧侣的尊称。“喇嘛”为藏语的译音,意为“上师”。

63、活佛 喇嘛教中称转世继位的上层喇嘛为“活佛”。喇嘛教转世制度中地位最高的为达赖和班禅,其次是法王,再其次是活佛。“活佛”,藏语称“朱古”,意为“化身”,即神佛化现为肉身。活佛依照宗教法制,是父子世袭的。

64、袈裟 佛教僧、尼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若干长方形的小布块连缀而成。

65、衣钵 佛教僧、尼所使用的法衣和食器。我国古代禅宗师徒间道法授受,常付衣钵为信,称衣钵相传。后泛指学艺、思想、技能的传承,有时用于贬意。

66、舍利 佛教通常指释迦牟尼遗体烧后结成珠状的物体为“舍利”。

67、剃度 佛教为教徒授受戒条的一种仪式。届时要剃去头发(男女皆如此),以示度越生死之因,故名。

68、受戒 佛教徒接受师傅授与戒条的仪式。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别,仪式也各不相同。

69、灌顶 佛教入门或嗣位时所举行的仪式。届时师父以“圣水”灌洒头顶,故名。

70、修行 佛教称信徒依佛说教义去实行为“修行”。

71、参禅 “参”,探究、领会、学习;禅,即修行。“参禅”为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即为开悟教义、透彻佛法,向各处禅师参学。坐禅、探讨亦称“参禅”。

72、入定 佛教称坐禅完全进入屏心静气、入神不动的状态为“入定”。

73、礼拜 佛教徒向佛或菩萨、上座大德顶礼膜拜称“礼拜”,表示敬意。

74、合十 佛教中的一种礼节。佛教徒表敬意时,双手当胸合掌作揖叫“合十”,后有时仅一只手表示。

75、布施 佛教以法、财物与人为“布施”。给人财物为“财布施”,说法度人为“法布施”,救人危厄为“无畏布施”;分别简称为“财施”“法施”“无畏施”。

76、化缘 佛教、道教信徒向人求布施称“化缘”。佛教、道教称布施的人能与神、佛、仙结缘,故名。

77、忏悔 向别人坦露自己的过错,以求宽恕容忍,便于改正。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改悔的机会,亦称“忏悔”。渐成一种脱罪祈福的宗教仪式。

78、寺 佛教供佛及僧众聚居修行的处所。

79、庵 佛教中尼姑修行聚居的处所。本指隐世修行者所住的茅屋,后又指小寺庙,再为“尼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 天 爷”(下篇)——中国民间的上帝观
如何才能永生呢?(一)
道教简史: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
道场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完整版)
道教和道家一样吗?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