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的生命力在民间


文化的生命力在民间

       近几次参加文化论坛,发现在民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真诚热爱中华文化,带着赤子之心弘扬文化。他们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践行和传播中华文化,希望在中华文化的指导下过好生活、做好工作、化解人生的困惑。

       这些人就是生活在社区、田间地头平凡的人,可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不计名利地奉献,勤勤恳恳地传播文化,感染了身边更多的人喜欢、学习中华文化。我很感动,我初步的判断,正是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中华文化振兴的中流砥柱,是文脉不绝的证明,更是文脉复兴最鲜活的生命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哪里?不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中,不在某些学者不知所云的论文里,而在最广大人民的生活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谁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未来!谁能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谁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希望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党政干部能够真正直面人民的实际需要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从而让中华文化能够萌芽、生发,并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最生机勃勃的力量!

       为什么那么多基层的人民群众自发地弘扬中华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本就是人民血脉中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在人民生活中产生,也在人民生活中复活和兴发!

       中华文化不简简单单只是某些学者发文章以评职称的工具,而是真正扎根人民、服务人民、让人民幸福的智慧!

       文化要走到人民中间去,反映人民的需要、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移风易俗、让人民欢喜、让人民幸福、让人民有更好的发展,这是文化生命力最深厚的源泉!

       愿文化的大树枝繁叶茂,助力民族复兴,愿更多的人投身文化复兴的大潮中,造福大众、成就人生!

                                     ——郭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的生命力在民间,你感受到了吗
阐旧邦以辅新命
李海青:文化自信的四重体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五千年来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道德复兴论修身》2007年版 熊春锦 著(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价值支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