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区人类起源的过程分析

引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她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既有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也有绵延起伏的大小山脉;既有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泽,也有浩瀚无边的森林草原。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她历史悠久,早在一百多万年以前,远古祖先就揭开了我国历史的序幕。那么,我们的远古祖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探索。

我国古代曾经流传“女娲造人”的神话,说的是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看到世界上只有山川草木、鸟兽鱼虫跟自己相伴,感到孤寂,便用黄土捏了一些小人儿,从此大地上就出现了人类。后来,这个虚幻的神话被剥削阶级利用了,并作了这样的篡改:女娲长时间造人感到疲倦了,就扯了根粗绳在泥潭中甩弄,溅出的泥点变成低贱贫困的人,女娲亲手捏的人才是富贵的人。

于是,神话变成了剥削阶级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在我国古代就有人大胆怀疑过“神创论”的观点。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指出:“创造了人类的女娲自己也有身体呀!那么女娲又是谁造的呢?”另外,还有一些思想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讨和解释人类起源问题。

显然,关于人类的起源,长期以来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尖锐斗争。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论证了人是从猿类进化来的,给了唯心主义的”神创论”即“上帝造人说”以严重打击。但是受阶级地位的局限,他还不能科学地解释猿类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科学地阐明了人类起源的学说。一八七六年即一百年前,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光辉论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的根本规律,彻底地粉碎了“神创论”的谎言。

我国和世界各地发现的许多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和石制工具及其他文化遗物,雄辩地证明了恩格斯的科学论断。大约两、三千万年以前,热带、亚热带的某些森林里,成群地生活着一种高度发展的古代类人猿,简称古猿。长期的树上生活和渐多的下地活动,使它们习惯地用前肢攀援、筑巢、摘果、抓虫,而用后肢支撑身体,前后肢出现了初步分工。

这种古猿,就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后来,地球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气候也有变化。在亚洲和非洲,大面积的森林地带变成了稀疏的林间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由于具体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别,而进一步分化了。

一些古猿,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绝灭了。一些古猿,从森林的边缘退向深处,继续在树上生活,叫作“森林古猿”,它们的后代,就是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而另一些古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地来到林间草原,开始长期的地面生活,朝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目前被称作“拉玛猿”的可能就是这类古猿。在我国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煤层里发现了它们的五颗牙齿化石。结合其他有关化石材料来看,拉玛猿的上下颌骨和牙齿的形态结构是较接近人的,颌骨开始缩短,跟人大致相同:牙床不是象其它猿类那样的马蹄形,而是近似人的样子呈弯弓形;牙齿咬合面上的皱纹较少,下犬齿也显得短而小。

这些特征表明,它们很可能是向人类方向发展的一支,距今约一千五百万年至一千万年。当然并不是所有下地的古猿,都能向人类方向发展。例如“巨猿”,在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能适应多变的自然界,不久便被淘汰了。至今在广西、湖北一带的某些岩洞里,还残留着它们的一些下颌骨和上千颗牙齿石。

意大利陶尔米纳附近古罗马剧院的遗迹Remains of the ancient Roman

下地的古猿,由于经常地利用树枝、石块从事采集野果、挖掘块根和捕捉小动物等 萌芽状态的劳动,它们的前肢就从支持身体的作用中摆脱出来,后肢则单独承担起支持全身和走路的任务。古猿终于直立行走了,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直立以后,视野扩大了,肺部和声带获得了解放,为脑和发音器官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长期集体的劳动中,猿手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动作逐渐变得灵巧,猿群在同灾害多变的大自然斗争中关系逐渐变得紧密。由于互相帮助和协作的场合日趋增多,相互呼应的声音和要传达的东西日趋复杂,“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便在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了。

而大脑随着劳动和外界种种事物通过感官的不断刺激,以及使用语言的频繁刺激,于是日益完善和发达,并反过来推动了劳动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类制造工具,是对自然物的加工改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

尽管古猿也能利用自然物进行萌芽状态的劳动,但它们还不会制造工具,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当人类的祖先在长期地同自然界斗争中,懂得了用一块石头打击另一块石头,能够制造出有一定用途的东西时,石制工具一一即石器就产生了。

因此,制造工具的劳动是人区别于猿的根本标志。从此,古猿就转变为人类,猿群也随之转化为原始人群,人类社会就产生了。距今一百多万年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他们两枚门齿化石和石器。在他们使用过的一件石器上有着清楚的人工打击点和呈扇形的辐射线痕。

另外,在山西芮城县西候度,也发现了大致同期的石器。远古人类在很长时期内,主要使用的就是这类打制石器,考古学上通常称为旧石器时代。虽然最初的石器是那样的简单原始,然而它却是人类出现的可靠证明,它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开端。回顾从猿到人的漫长历史,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的出现,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产生。自远古人类在祖国大地诞生以来,早期的原始社会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初步揭开了这个令人关注的历史之谜。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西面、北面是峰峦起伏的群山,南面、东南面是富饶开阔的华北平原,就在这里-一龙骨山北坡的一个天然洞穴内,一九二九年冬,发现了四、五十万年前北京人的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几十年来,在这里发现了代表四十多个个体的北京人骨化石、大批石器、骨器、大量用火遗迹以及九十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材料之丰富,代表性之全面,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遗址所无法比拟的。

根据复原,北京人毛发浓密,体格粗壮,肌肉强健,普通身高一米五、六。他们的面部稍短而前伸,前额低平而后倾,眉骨粗大左右几乎相连,鼻子宽扁,颧骨较高,嘴部突出,下巴极小,看来,北京人的头部还带有一些猿的特征。但是,他们的大脑远比现代猿大而完善,平均脑量为1059毫升,相当于现代类人猿的一倍以上。脑结构的复杂和完善程度也远非现代类人猿所能比的。人脑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是劳动的产物。

大脑的左边比右边大,反映了他们习惯用右手劳动。由于劳动的需要,他们用分节语言讲话。北京人的上肢骨除管壁稍厚、髓腔略小外,和现代人完全相似,腕骨也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特点,这就说明,北京人已能灵活地运用上臂和手进行复杂的劳动了。

他们的下肢骨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大腿骨嵴的存在,大腿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同现代人的相似,都足以证明,北京人由于长期的劳动,直立行走已很自然了。石器是北京人的主要工具。制造石器的原料以石英和砂岩为主,还有少量的水晶、燧石和其它火成岩。在出土的数万件石器中,主要是石片石器,大致可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当时,他们打制石器的方法,是用石锤、石砧垫着打击,或只用石锤拿起来打制打出的石器在用途上也不完全一样,例如砍砸器,主要运用于砍伐和加工狩猎用的木棒;凹刃刮削器主要适用于刮削尖木棒;尖状器和其他刮削器,可以用来切割兽腹、刮肉剔筋等。不过从一些器物上看到,还保留了一器多用的原始性。

北京人还打截兽骨和鹿角,制成骨器,它和尖利的木棒都是北京人采集狩猎时骨器用的工具。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搏斗中,不断地改造着自然,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天问》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中国通史》01 人类起源——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古猿过渡到猿人
中国通史之古代史【全180集】 001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解说词)
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 第5单元 21 人类的起源(参考资料)
远古人类——人类的起源之谜
打开人类潜能的钥匙,人类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