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瓜疫病识别与防治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2010-5-16
黄瓜疫病菜农称之为“黄瓜瘟”,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各地黄瓜产区都有发生,北方以秋黄瓜发病较重。此病除为害黄瓜外,还能侵染西葫芦、冬瓜、西瓜、南瓜等。
一、发病症状
可为害茎叶任何部位及果实,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染病。幼苗染病,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变细,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或青枯死亡。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连阴天温度低、湿度大时,病斑发展极为迅速,受害部叶水烫样的水烂,用手极易一块块取下。干燥时病斑迅速失水,呈现边缘暗绿色、中部淡褐色的病斑且易破碎。在温室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一般不干裂。瓜条被害时,呈现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斑,病瓜皱缩软腐,表面生有灰白色到白色稀疏棉絮状物(孢囊梗与孢子囊),有腥臭味。本病应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枯萎病病部为维管束变褐,由于病程较长,死亡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绿至黄褐色,给人以枯焦的感觉。 本病还应与灰色疫病,以及因施肥至根颈部造成肥料灼伤死株的情况区别。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菌是真菌,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粪肥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气流传播,也可借助施肥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助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得以迅速蔓延。这种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流行。连续阴雨天发病重。病菌发育温度为15~37℃,适温为25~30℃。在气温25℃并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循环1次仅需20~25小时。连作、低湿、排水不良、田间郁闭、通透性差,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易诱发本病。秋冬茬黄瓜在露地生长期间就可以发病,扣棚后,棚室内湿度大有水滴,遇连阴天不放风,病情会急剧加快。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较抗病品种有:中农2号、中农5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津杂3号、津杂4号等;耐病品种有:中农4号、长春密刺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采用嫁接育苗。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苗,可防疫病和枯萎病。育苗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净后催芽播种。
2、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高的田块,与非瓜类蔬菜实行3年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可减轻发病。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
3、推行高畦深沟结合地膜栽培。实行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避免偏施过施氮肥,使植株稳生稳长。适度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防止涝害,以畦面保持半干半湿为度。及时拔除烧毁病株,切勿随意丢弃。
4、应用土壤处理剂石灰氮、必速灭、棉隆、敌克松、甲霜灵等对苗床或棚室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苗期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淋茎并灌根。
5、药剂防治。发病前及时喷药保护,是控制黄瓜疫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措施。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500~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0%百菌通5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疫霉净等烟剂熏蒸。
     
    
 
阅读(67)| 评论(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瓜流胶注意疫病防治
波尔多液 代森猛锌能治什么病,如何使用? —【耕种帮种植网】
辣椒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我的西红柿,有早晚疫病了,打什么药好?
芝麻疫病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技术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