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跟着保护自我的恐惧走
 

    学生:老师你好,感恩老师,顶礼老师!看到老师不知道怎么就想哭,我觉得心里边还是挺认可您的教导,我的……发表了在群里的发言,可是写那个好像不是我,就像另一个我在写似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语言一写就蹦蹦的往外冒。对您的法还是比较相应,请您开示一下我的修行道路。


    老师:你的人性啊,现在已经成为僵壳了。我们在人世间活着,迫不得已要跟人世间的人和事情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就必定会带有人类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又会带有人类的各种习气,比如说隐藏,比如说撒谎,比如说为了维护某种利益而去掩盖某种事实真相。这些可能都已经成为习惯了,就是在你身上根深蒂固的江湖观念,人世间的这种观念啊,如何做个好人的观念啊,如何在工作当中扮演出一个负责任的、成功的一个人士的观念啊,这种观念和体验它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你自己,而这个你自己,他并不是过去的你,也不是未来的你。这个你仅仅是为了你内心符合当下这个社会获得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保护伞,他是你心灵的枷锁。

所以,你说你在跟我说话的时候,你在说法的时候,你在跟别人讲法的时候,好像还有另外一个你。是这样的,因为另外一个你才是你真正的你。他也不是最终的你,他是你的心灵获得释放的时候一种愉悦感,你外面的这种枷锁太深刻了。

现在我给你一个建议,我给你说的是实修的一些建议,今天咱们都不讲道理了,我给你讲的都是实修建议。以后你脑子里面,当你想要说一句话的时候,先停住不要说。这个方法适合你们所有人。就比如说,我面前放了一杯水,然后你可能跟爱人吃饭的时候,你看到它了之后,你可能随意就想:哎,这瓶水哪来的呀?哎,这个牌子不错呀,好像就这么随便说一句话。现在你脑子里面无论产生任何念头,想要去告诉别人的时候,或者是想要去跟着你的念头走的时候,记住了,不要说出来。

现在面前有一杯水,正常的情况我在看到这杯水的时候我对它有认识,我会想问你:哎,这杯水是哪来的呀?你一定会认为这很正常吧?我告诉你这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它并不是你想的。你脑子里面出现的对于这杯水的认识和连带它的话语:哎呀,这是一瓶农夫矿泉啊,这瓶水挺好的呀,喝了很解渴吧?你喝一点呗。这都是你们已经习惯的思维的概念和心灵的认知的相续,所体现出来的幻业。

现在放的这杯水你看到它的时候,你脑子里面和你心底里面已经产生对它产生认识的时候,要将它说出来的那一刻,不要将它说出来,把它忘掉。如果非说不可的话,不要跟着脑子里面现有的对它的认识去说,你就会体验到在你身体里面,有另外一个你自己。

我这么说可能太深奥了,我给你们说一个很直观的例子。你有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你对他都挺疼爱。看到孩子犯错误了,考试成绩不好了,你会很着急。过去,孩子要是不学习的话,你会本能地说:赶快去学习,赶快去!不要考试又不及格,不要又给大人添负担。你的爱带着你的焦虑,促使你的意识形成了对孩子行为的分别,而产生了对孩子的这种愿望的驱使,就会有你思维的逻辑性的对于概念的编织,通过你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这一切它都不是你。你,是在这一切之内的心底里面很深的那个认识。因为你内心对于身体有认识,对于身体的认识才会投射出来你这个自我所认识的世界。如果你的心不在了,如果你心不在焉,如果这个孩子你知道他不是你的孩子,他跟你没什么关系,你看到他同样的举动,你不会对他有任何想法的。因为你内心里面有爱,你才会对他发火,会对他唠叨。那么好了,当你想要再对他唠叨的时候,停住,不要说出来,然后换另外一种方法去说出来。比如说你要说“赶快去做作业,再不做作业的话,明天又交不上作业了”,你是以这种情绪,以这种思维去说这件事情的。现在你换一种方法,你说“儿子啊,要是累了你先别做了,咱们出去走一走”。第二种,你内心里面的愿望导致你的思维意识做出的分析判断,和你刚才习惯性地要对他进行的指责,就形成了对冲。这两者肯定有一个是假的,毫无疑问。你不可能有两个你自己,如果有两个你自己的话,必定有一个是假的。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在你内心深处,去寻找一个你自己可以控制得住的思想和情绪,明白吗?不要被思想和情绪控制了自己,而是你要控制它,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某种意图,而不要被它带着走。

既然说,你能够控制住你的思维,能够控制住你的情绪,就证明情绪和思维,它们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是吧?那么情绪和思维既然可以克服,既然可以扭转。那么你这个人的人格、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体验,和你的一切经验觉受也可以改变,就这个道理吧?当你改变到最后的时候,改变就一定要通过某种标准去改变嘛,不然的话你怎么能改变呢?你用脏水是不可能洗衣服的,一定要用干净的水才能洗衣服,那个干净的水就是标准。什么标准呢?法理标准。

遇到问题了之后,一定要从内心深处把对于自己维护的那颗心要找到,并且将它曝光出来。当你没有对自我维护的心,你的恐惧感就会少。你的恐惧少了,你的心就会柔软。你的心越柔软,柔软当中就会有安详,你的心很安详的时候,安详当中就会有非常清醒的纯澈。那个纯澈当中它会有比纯澈更微观、更细腻无可言说的明晰,而在明晰当中却没有纯澈和安详,那个就是光中无色,空中无色,你就到了不入生死轮回的地步了。

所以修行啊,要从内心深处去寻找自己的动机。怎么去寻找?从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思想的恶劣性,克制自己情绪的暴虐开始。不要跟着情绪走,不要跟着去伤害别人的念头走,不要跟着保护自我的恐惧走。你不跟着它走的时候,就一定有一个不被它们所带动的“你”存在,而那个“你”就是修行的开始。那个“你”就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但是却不被一些思想和情绪所带动。那个“你”就是你心底里面不被你的感受所带动的觉受,不被你的意识所带动的觉知。那个“你”,如果你能一直安住在内心的清醒当中,失去了对自我的保护,能够接纳一切众生对于你的伤害或者赞叹,但是没有任何的反应。并不是你失去知觉了,而是你什么都知道,但是别人对你的态度,包括生老病死这些痛苦,就好像虚空当中挂不住云彩一样,它们不可能带动虚空的。如果你的心到了这种清醒的、纯净无杂的、不被情绪和意识所扰乱的境界,这个地方就叫奢摩他,你就证得罗汉果位了。你死的时候就不会入生死轮回了,明白吗?

修行实际上是个很简单的事情。释迦牟尼佛讲过,你没有觉悟,你不可能让别人去觉悟,就好像如果你自己是个被捆绑的人,你不可能去替别人松绑。但是如果你遇到觉悟的人,他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你需要走过的每一步路。修行不是为了让你当一个好人,也不是为了让你成仙得道,修行是为了让你找到你真正的自己。不要继续被你现有的虚假人格的躯壳,将心灵再一次蒙蔽了。否则在你这个躯壳死亡的时候,你内在的这些体验和意识残存的这些记忆,它们还在会再相续,它们的相续就会形成新的境界,那个境界就是你下一次投胎的神识,就是你的灵魂。我们要在活着的时候将我们的灵魂融解到我们内心的觉醒中去。灵魂融入觉醒,觉醒中没有灵魂的因素的聚合,就不存在轮回的灵魂了。

我就给你讲这么多。一句话,你要从做一个真实的人开始,做一个真实的人。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跟人见面之后很客套呀,或者怎么样。礼貌是应该的,但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表面的出于礼貌的客套。这个就是你进步的第一点,做一个真实的人。因为你思考问题的时候,自我保护的这种意识太多了,我看到你的脑子里面就像是一层一层的渔网一样,一层层的渔网在交织着,在形成一个壳。你在说一句话的时候,你已经不自觉地要把这句话说得很婉转,说得好像是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别人也喜欢听。这看起来好像很符合人世间的标准,但是在我来看,这是不对的。做一个真诚的人。继续说吧。

学生: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老觉得心里有一个我,带着我修似的,有时候想偷懒,就是感觉他管着我,不知道怎么了,是不是感觉错了还是……

老师:没有(错)。我之所以给你说这堂法,就在告诉你内心里面有一个清醒的自己。那个自己,他是由信仰构成的,他是由信仰和光明构成的自己。所以你要找到内心里面那个清醒的光明的自己,以他作为你修行的基础点,不断地去瓦解你表面的这些意识、观念、思维和情绪。意识、观念、思维、情绪、体验,它们分解了,你内在这种光明的自我才会成为你真正的主体,他就可以突破生死六道的轮回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历抑郁、强迫、精神分裂,即将面对第三次高考的他,勇敢地与过去告别
如果我有任何负面的想法,我会告诉自己闭嘴
思维训练,让你成为职场行动派
“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核” || 渡过
外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烦恼
用故事思维重新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