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教会你新车型开发同步工程怎么做!

同步工程是对产品开发及其相关过程(制造和支持等)进行集成、并行的系统化工作模式.而总装同步工程(SE)是汽车开发过程中,总装工艺参与设计开发并与之同步的过程,主要针对装配数模、生产线、设备以及装配过程进行工艺方面的分析,为设计提供可行的工艺设计变更。其主要目的是对于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图样设计、数模生成阶段进行审核,预先对在工艺实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使新车型具备生产可行性、设备工具兼容性等。


以下是来自东风汽车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的经验总结。从通过性分析、工艺流程设计、装配性分析与设计、装配质量分析等几个方面,在总装工艺设计阶段,对产品设计展开的总装同步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内容进行介绍,制定优化的工业化设计方案。相关思路和经验之谈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通过性分析与设计

为满足总装车间多平台车型的混流生产,需在新车型上线前进行生产线通过性分析,以便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能考虑到多品种混流生产的实际需要,总装通过性分析分为生产线通过性分析和设备通用性分析。


1.生产线通过性分析与设计


由于新车型车身结构尺寸与现生产车型有差异,导致车身在生产线上的定位点、支撑点等均有变化,在进行新车型生产线通过性分析时,应考虑对车身在生产线的关键定位点尺寸进行限定,对车身在生产线上的支撑定位进行运行模拟,包括PBS台车通过性校核、内饰线滑板通过性校核、底盘线吊具通过性校核、转挂支撑通过性校核等。在确保满足车身稳定性的情况下,达到各车型混流生产的目的,对于支撑定位与现生产有差异之处,应及时提出设计更改或进行生产线适应性改造。


某车型底盘线吊具通过性同步工程设计方案如下:


(1)吊具主体结构不动,改造底盘线吊具前端、后端的左右支撑,包括金属支撑和聚氨酯块。

(2)前端支撑的聚氨酯块重新制作并更换,聚氨酯块前端缺口不动,后端缺口补全。

(3)后端聚氨酯块需局部增高20mm,并保证增高的支撑不能干涉BF、A60车型的侧包围护板。




某车型内饰滑板同步设计方案:


由于车身安装于内饰滑板支撑上,测量出车门门槛距内饰滑板高度为731mm,比现生产车型高出50mm,且后支撑不能完全贴合车身底部,为使内饰滑板支撑能同时适配该车型和现生产车型,将前后端支撑高度降低50mm,在原有的金属杆上设计金属支撑,用于支撑图示纵梁部位。



2.设备通过性分析与设计


同步工程设计时,应考虑柔性化混流生产的需要,以达到设备对于各车型的共用性。


(1)气密检测及加注设备对于汽车制动液、冷却液、制冷剂等管口有匹配性要求,设计时应考虑将加注壶口尺寸保持与设备一致。


(2)总装机械手夹持设备对于一些质量大的零件的尺寸或者定位有要求,如备胎轮辋尺寸、蓄电 池的外廓尺寸以及仪表总成横梁左右侧定位形式等。


(3)总装涂胶机设备对于风窗玻璃外廓尺寸有匹配性要求,对于有三角窗设计应增加三角窗定位夹具,并对涂胶程序进行适应性改造。


同步工程设计时将零件的设计与生产设备相匹配,确保设备的通用性,可以避免增加新设备或者旧设备改造,大幅度降低工业化成本。如图所示的某车型制动液加注设备匹配性校核,确保加注口尺寸规格与现生产统一,加注设备运动轨迹与环境无干涉。



装配工艺流程设计

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是根据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生产线设备布置、装配操作性等各种因素,定义出最优化的工艺方案,根据较为完整的设计,以整车为对象,结合现生产布置要求,制定详细的总装装配工艺流程(如下图)。



编制总装装配工艺文件装配工艺顺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装配顺序合理性。根据零件装配的先后顺序、零件间的覆盖关系,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方案。


(2)装配工位统一性。对于同一种类型的零件,应尽量达到工位统一,对于设备限定的零件,如前后风窗玻璃、动力总成、燃油箱总成和轮胎等,则须由设备所处位置确定其安装工位。


(3)装配位置便利性。工艺设计时应先确定零件安装点(车身底部、顶部、舱内和侧部等),不 同的安装位置对工人操作高度是有要求的,如排气管零件安装于车身底部,属于高位装配,工位应安排在底盘流水线上。地毯总成安装于座舱内,属于低位装配,应安排在内饰流水线上。

装配性分析与设计


1.装配空间校核

产品设计过程中各零件为独立系统设计,为防止各零件装配过程中有干涉或空间不足的情况,应对零件装配空间进行校核,如雨刮电动机总成的装配,应校核其装配时与周围环境件的位置关系,模拟零件装配过程,避免其放入时与环境件干涉。




2.作业便利性分析


同步工程设计过程中提前考虑零件装配的便利性,主要在以下方面:


(1)产品的安装固定方案设计应简便合理,避免作业员在舱内舱外、车前车后来回作业。


(2)产品的装配位置设计应具备可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盲操作或手工操作空间不足的情况。


(3)产品设计应考虑人机工程学因素,避免作业员弯腰、扭曲、仰视、趴伏等不良作业姿势,针对零件设计来分析其装配的便利性,并提出同步反馈建议,如电动助力转向ECU支架的设计,其安装位置靠近仪表板内,须要手工操作扶持零件进行装配,操作工操作过程中身体弯腰扭曲,装配困难,而通过同步工程反馈采用自带卡爪的固定形式对其进行预固定,能有效地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




3.工具工装选择与设计


(1)工具的选择与校核。工具的规格(套筒的规格、紧固工具的选用等),合理地选用工具能有效避免干涉及安装困难问题。根据标准件的不同确定总装套筒工具外径尺寸,如M6对应规格H10的套筒,M8对应规格H13的套筒等。根据力矩值大小确定紧固工具的类型及规格,一般大于10N·m选用气动工具。小于10N·m选用电动工具。气动工具随着其定义力矩值越大,所选气动工具的外廓尺寸也会更大,根据紧固工具使用空间的不同,可以选用适当尺寸的套筒或者紧固工具,可采用CATIA建模形式,对于不同规格的工具进行模拟装配,以确定最佳尺寸规格的工具。工具使用过程中与产品干涉,且无合适工具时,应考虑同步反馈提出装配空间,更改产品设计,以满足装配需求。



(2)工装的分析与设计。对于一些制造精度或者装配精度难以达到要求的位置,则需设计采用合理的辅助工装定位,关键件的分装也需要有足够精度的定位,遵循六点定位原则。设计工装的同时,可同步反馈向产品设 计部门提出辅助定位孔或定位销设计,以保证总装装配精度。


4.防错特性校验


产品设计外形相似或一样,但安装车型及位置不一样,容易造成装配错误,这种在车型混流生产中尤为突出,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同步分析其防错特性,包括零件与零件之间的防错或零件自身防错设计,如暖风进出水管,进出水管结构尺寸一致,单装配位置不同,可采用标识防错。


5.标准件、力矩统一设计


车型混流生产中对工具的统一性要求更高,新车型同步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现生产装配工艺,在满足设计强度条件下,尽量与现生产统一标准件和安装力矩设计,以减少工具切换及标准件错装概率。如ABS管路设计(见下图),有8个分装管路连接点,若螺母和力矩均不统一则须至少两把力矩扳手,若各车型螺母和力矩均不统一,工具的使用和切换更复杂,将大幅度降低作业效率。



6.装配模块化设计


在产品设计初期阶段,应明确各产品的工艺路线,根据产品结构设计及生产线工艺现状,同步提出工艺合件申请要求,如门护板工艺合件、保险杠工艺合件、仪表工艺合件等,提高产品模块化程度,可减小线边分装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如图所示,某车型前级排气管和中段排气管连接,连接处螺母距离排气管本体过近,螺母紧固工具操作空间不足,采用线下装配方式须布置零件存储区和装配区,占用大量线边面积,同步反馈提出排气管以合件供货,有效解决了该问题,提高线边利用率及装配效率。



装配质量分析


产品装配质量分析包括密封性分析、异响倾向性分析、保安防灾校验等三方面。


1.密封性分析


新车型在进行密封性能同步工程设计中,应重点关注水密件如密封条、防水膜、天窗、排水管等,对于有水密风险的项目应同步反馈设计,提出改善方案。如某线束卡扣固定在车门内板孔中,应对线束卡扣增加防水垫片设计,防止淋雨过程中水从钣金孔与卡扣之间缝隙中流入。如某车型在经过暴雨淋雨时,水流易沿着钣金在拐角处通过密封条渗到车内,为了更好地将备胎槽密封条内部的雨水及时倒出,在背门密封条上增开排水槽设计,可有效防止漏水问题。




2.异响倾向性分析


某车型在进行异响同步工程设计中,发现行李箱支撑板采取的是两点定位,行李箱护板与钣金间未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经过同步工程反馈后将行李箱支架板由两点定位改为三点定位,消除可能的异响,在行李箱护板与钣金间增加垫块,可以有效消除间隙,避免异响。



3.保安防灾校验


保安防灾涉及人身安全项,同步开发阶段应对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管控,制定改善对策,一些状态易发生变化的零件,如线束、管路等,应严格控制其与车身或环境件的距离,同步校验和预判其运动包络,设计有效距离和定位方式,避免因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线束割破、管路破损等安全问题。



总结


产品设计阶段,总装同步工程分析与设计工作尤为重要,在产品设计中,既要保证设计产品定义,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制造需求,产品设计和工业化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总装同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的业务内容方方面面,只能不断摸索,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在产品开发初期阶段针对总装同步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更为优化的工业化设计方案,可大幅降低总装工业化的工具、设备及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缩短车型开发周期,同时为后续车型的柔性化生产提供项目经验和工艺基础。

(汽车工艺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Lemon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温馨提示


汽车工艺师推出微信北京群、上海群、陕西群、重庆群、吉林群、广东群、湖北群,想加入以上微信交流群的粉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汽车总装工序排布方法及原则
精益思想指正下的厂内物流规划与改善
汽车螺纹连接结构的装配工具选型与装配工艺校核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部模具设计的产品图设计
【看点】汽车装配工艺模块化设计
专业探讨:交流电机的结构设计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