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钢百: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宿耆(上)

冯钢百: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宿耆(上)

2015-04-14 胡光华 王璜生 

冯钢百: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宿耆(上)

作者:胡光华 王璜生

(原载于2000年《文艺报》第004版)


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审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显著特征,是以革故鼎新、大规模引进和传播西方美术及美术教育为情结,建构了多元化、多样化美术的新文化体系。1999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标志着中国美术百年的终结,也展示了这种美术新文化的架构:即中国美术品类与西方美术品类共同浇铸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基础结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具有古老文明且自成文化系统的泱泱大国,会以如此的胸怀和方式接纳西方美术并深刻地改造着中国美术体系?为什么西方美术品类会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回答上述问题,不妨可以例证说明。举凡20世纪驰骋中国美术及美术教育阵地的风云人物,从蔡元培、李叔同、李铁夫、周湘、刘海粟、徐悲鸿、郑锦、林风眠、陈师曾、高剑父、陈抱一、关良、冯钢百、倪贻德、颜文梁、丁衍庸、滑田友、唐一禾、吴作人、李剑晨、吴冠中……多数是留学欧美、日本回国的美术学子。由于他们的开拓和耕耘,致力于建立西方美术的传播机构和院校,奠定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基础,西方美术的品类才得以神话般地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的主要成分。因此,追踪与探析20世纪留学归国美术家的艺术及其成就,便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建构的重要课题。


油画《戴鸭舌帽的自画像》约60年代末


油画《持画板的自画像》约1976年

可以这么说,20世纪前期留学海外归国的美术家对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的形成起着筚路蓝缕、开拓先行的决定性作用,他们大部分人留学欧洲和日本,少数人留学美洲;在留学美洲归国的美术家当中,就建功立业,艺术成就卓越等方面综合因素而言,当推油画家冯钢百(1883—1984年);他对艺术的执著和百岁高寿,不仅为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体系的建构立下了汗马功劳、开拓性的基础贡献,培养了一批中国的西洋美术人才,而且他70余年油画艺术生涯还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

现今所见冯钢百的油画艺术作品有60余件,时间跨度达70余年,这在20世纪中国油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记录。综观这些作品,大体上可分为肖像、静物、风景三种题材,他的油画艺术成就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为美术界所有目共睹,正如著名画家胡根天指出:“冯钢百以油画肖像、人物及静物著名。”凡是见过冯钢百油画原作的人,都会被他精湛的油画艺术技巧和充满生命力的传神写照动力所折服,他的作品可谓千锤百炼、出神入化、朴实耐看,给人以自然隽永的审美品味和神韵。有人说“冯老师油画的作风稳健朴茂,丰富华滋,富有内蕴精神。他跟随美洲大师的步伐,倾向北欧写实画派,脱胎于伦勃朗的风格,更糅合荷兰风俗画家沉静柔和的色彩调子,撷其精粹,融会贯通,形成自我面目,有识之士许为大有风范,刮目相看。”此话比较切中冯钢百油画艺术的丰富内蕴,即他的艺术成就是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艺术研究创作基础上,而艺术创作方法的独特则是他形成自我面目风格的源泉与奥妙所在。


油画《女青年》约60年代


油画《男青年》约1962年

冯钢百的艺术创作方法,与他留学美国,深受美国著名画家罗伯特·亨利的影响有关。亨利是美国20世纪初很有影响力的新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他鼓励画家应不加粉饰地描绘日常生活,艺术创作中贯穿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美的发现与表现,主张“不要摹仿,要有自己的风格”、“要表现生活,而不是表现技巧”,他的艺术创作思想主张不仅对20世纪美国优秀的现实主义画家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也对到美国留学的中国画家冯钢百产生深远影响。冯钢百经常讲到留学生涯最令他难忘的一件事,就是罗伯特·亨利老师的一席话:“你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色素。”此话无异于在说“要表现生活,而不是表现技巧”、“不要摹仿,要有自己的风格。”由是,冯钢百的艺术取材,皆以生活中朴实天华的人物、事物为表现对象,有稚气洋溢的女学生、神色抑郁的女知青、端庄娴淑的女记者、恬静沉思的女青年、胸怀大度的古筝家、神情坦然的老艺术家和一系列精神状态各异的自画像。即使是主题性创作中人物,如《三元里抗英》,也是描绘淳朴勤劳农家妇女的典型形象,无一点粉饰痕迹,他力图用油画这种艺术语言,表现揭示中国人特有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


油画《三元里抗英》约1960年

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是真实可感、有血有肉有个性灵魂的现实人物,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自美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又把“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色素”,或者说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美的内蕴表现得丰富多彩淋漓尽致,以可视的油画艺术形式揭示不可视的人的内在精神本质与个性差异,从而形成他特有的性格肖像艺术风格。所以,冯钢百深有体会地说:“肖像是美术的最高峰,写肖像比写风景、静物要难得多。”朴实无华、准确优雅、深厚沉雄构成冯钢百油画艺术的鲜明特色。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有一大批留学欧洲、日本的美术家归国从事美术教育与西洋美术的传播活动,掀起了一股追随西方现代艺术的热潮,徐悲鸿与徐志摩为此展开了唇枪舌战,这就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有名的“二徐之争”。这场论争,实际上是写实主义美术与形式主义美术的理论较量,而写实主义美术显然在那时处于劣势,徐悲鸿后来抱怨说:“迨九一八直至与倭寇作战,此写实主义绘画作风,益为吾人普遍要求,惜乎当日未能广予培养,虽有多树开花多树结实,但硕果总嫌太少,实因耕耘不足。”冯钢百当时也在致力写实主义绘画教育及创作活动,虽然受到留学归国新派美术家的冲击,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他反对绘画追求表面效果──“色彩的色彩”,认为“绘画不是单一从形象寻求呢?主要还研究颜色的表现,也即是怎样才能表现任何自然物的质素。……画布要具有丰富的颜色,但我们不要徒然取得颜色的颜色,要从复杂的颜色里(三个主色)表现物的质素。”这种艺术理念的追求决定着冯钢百艺术风格的形成,即见形见质的色彩表现。例如他在60年代创作的风景画《水库》、主题性历史画《三元里抗英》等作品上均可以看到丰富的色彩与色层,但给人却以朴实无华的感觉;其玄奥在于画面所有色彩都是客观事物形质、空间、环境和光线的有机构成,它们融合统一,又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色彩是空间的色彩、形质的色彩、环境气氛的色彩、构成有自然生命力的真实感人的物象的色彩。因此,冯钢百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敏锐观察推敲后的创作,故作品以准确优雅、深厚沉雄为其显著艺术特色。


油画《男肖像》约1918年


油画《黄居素祖父像》1924年


油画《保卫和平》1951年

冯钢百的肖像以形象自然真实、生动传神而著称于世。见过他的肖像画作品的人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他擅长表现中国人肌肤的质感、生命感,用他的话来说,是“皮肤里面好像有血液在流动”。他的油画色彩技巧到位是他创造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肖像艺术成功秘诀,因为他受过西方古典肖像画艺术技巧的长期训练,技法娴熟、功力深厚扎实。有人说“他从提香、伦勃朗以至鲁木斯等人的作品里学到了写实技巧。”并非溢美之词,实际上他创作肖像画还不止于上述西方艺术大师技巧的运用,还有他自己对这些大师技巧的综合变通、自我艺术探索的技法成就;冯钢百深切体会到,“油画强调直观。色彩既表现空间,也塑造形象,彩色调子的光是画的神韵。一幅好的油画,彩色调子透澈出一股凉气,因为画面里,有一个画家创造的世界,每一笔颜色,都在画面空间恰当的关系中。”的确,他的肖像画均给人一种“透澈出一股凉气”的感觉,具有真实的空间感。他致力于用色彩表现恰当的空间关系,把人物真实生动地传达出来,即他所谓“人像并不是贴在画布上,那背后是有空间的,你可以伸手去摸他的后脑勺。”

下接《冯钢百: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宿耆》(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画-名人佳作之 《冯钢百作品欣赏》
李铁夫:柔情但由铁骨铸(下)
张垦油画写生作品
冷军超写实画作,比照片还照片
如果能认出5幅作品,你就能成为美术达人!
徐小稀(徐芳)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