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诚信社会单纯依靠道德教化和理念倡导只能是一种想像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倘若失信,则因其失信的成本过于高昂,有效压制了商人失信的冲动。总体而言,西方社会可称之为以制度打造的“诚信社会”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诚信建设的法规和政策。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的统筹协调下,人民银行、工商、海关、交通、金融监管等政府部门和人民法院原有的信用建设平台正在有效整合,一张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信用约束网正在形成。这一系列动作,应时应景、蕴含深刻,它标志着当今中国正在开展一场信用建设行动。对我国而言,这是在传统的诚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诚信伦理道德低迷的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大行动;也是一场由政府主导促动,力图通过法律强制、制度约束、文化倡导等手段实施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基本目标是建设“诚信中国”。在当前的信用建设行动中,固然要靠道德教化和理念倡导去为诚信建设固本强基,同时也要注重依靠法律和制度守住信用的底线。


回顾人类历史,西方关于诚信的制度建设走在中国的前面。根植于古希腊、古罗马人文精神的西方文化,认为人性充满了恶,即使宙斯这样的第一天神也不例外,有嫉妒、小气、狭隘等私心。及至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站稳脚跟,更将根治人性之恶的观念上升为基本教义。在赎罪的观念之下,诚信固然是神的旨意对人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失信被看作人生的罪恶,无疑也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一边用宗教来教化,一边用法律来规制,西方由此逐渐形成了惩戒失信的文化和法律氛围,其市场经济亦被描述为“教堂+市场”的结构,以基督教为文化渊源的西方社会,早已借助宗教和法律的力量构建了一张强大的信用网络。进入20世纪以来,宗教对人的控制力日益减损,法律则不断前进、补缺和强化。至今,宗教权威虽然不再成为法律的正当性根据,但借助于世俗权力,法律和制度的威慑力量更加强大。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倘若失信,则因其失信的成本过于高昂,有效压制了商人失信的冲动。总体而言,西方社会可称之为以制度打造的“诚信社会”。


中国的诚信文化原本根深蒂固,曾几何时,国家和社会治理主要依靠伦理道德建设。古代圣贤教导人们:要做诚信的君子。但与西方认为人性“恶”不同,中国文化深信人性之善,认为通过道德教化,“人人皆可为尧舜”,故而修齐治平、定静安虑成为致力于塑造崇高道德修养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由于中国古代的诚信观念是植根于自然经济的道德教条,故而未经历市场经济的考验。


人类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既是一部伟大的艰苦奋斗历史,也是人性的各种弱点和丑恶展现、抑制的历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诱惑十分强大,为失信失德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耗散了诚信所需要的精气神。当前,虽然我们有着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合同法》及其他众多的调整投资和交易关系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我们的法律制度目前还没有支撑起一个堪称诚信的社会。当今中国,各种失信失德行为损害着市场发展的基础,而且,很多失信者并没有因欺瞒和奸诈,适时付出应有的代价;相反,守信的经营者却因为失信者的行为一筹莫展。怎么办?古希腊神话奥德修斯自缚的故事警示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唯有用法律和制度之绳约束人的行为,才能有效制止失信失德等堕落行为。我们有幸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信息技术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为我们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打造信用评价、信用约束机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法律和制度之绳因而会更加有力量。


在当前的信用建设进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用法律和制度守住诚信的底线,为信用建设行动雪中送炭。唯有守住诚信的底线,才能借由理念倡导、道德教化去提升社会的诚信水平,使得诚信最终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唯有如此,诚信才能既“内化于心”,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又能“外化于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致力新知,一起应对多变世界。

《新华月报》信格局:好看,好读,冷静,自由;全新的语境,轻松的信仰

我们的微信号:xhyb_china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诚信体制建构探究论文
社会诚信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淑芹: 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关键
发挥审判职能 引领社会诚信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原因和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