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荷兰用25欧元就能得到最人性化的教育?对,这不是天方夜谭

夏至已至,骊歌轻唱,又是一年毕业季。同学们要在七月和过往依依作别,人生即将迎来新的篇章。时光似水,本周小编的孩子也将结束八年的小学生活,步入中学校门。今天诚邀您和我一起去见证一场荷兰小学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之前,先给大家扒一扒荷兰小学的特色和相关制度规定。荷兰法定的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一直到16岁结束。小学八年学制,孩子们在5岁开始上小学,毕业时,大概12岁。小学毕业时,根据总考和平时成绩,综合班级老师的意见,决定学生们前往职业技术学校,初中,高中和大学预科四个等级学校。如果说中国应试教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单一性:重在为各类高校输送知识类科目分数出类拔萃的学生。那么荷式教育则更偏重自由和包容性,旨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力和创造力。中国孩子文化课知识基础扎实,荷兰孩子则更具备对生活的感知力,面对挑战,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小编在这给大家一一罗列荷兰小学教育特色,由此中荷双方教育利弊可见一斑。


(不走寻常路的毕业合影)


荷兰小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人数少

荷兰的小学大多散落在住宅区里,这里没有根据住房区分学区的概念,但一般家长还是会把孩子送往就近的小学上学。不像我们泱泱大国,随便一个小学就有上千名学生,荷兰小学的学生人数2016年最多在250名,最少在120名左右。20127月,位于或格罗宁根的Onnen关闭了荷兰最小的一所小学,因为很多居民南迁,当时整个学校从原来的23名学生减少到5名学生。最后这5名学生被合并到几个公里以外,有400名学生的新校。




(荷兰小学2012-2016学生人数最多和最少时对照表)


2)学校规模小

因为基本都在小区内,还有学生人数关系,荷兰的小学很少有面积宽广的操场。基本上学校的操场仅用于提供孩子们课间在空地上遛圈,玩游戏的空间。小学没有运动会,有些体育课要借用附近的大校的操场,或者社区体育中心的健身房。教育部门规定每位小学生在学校的平均使用面积(包括走廊,楼梯,厕所)为35平方米。


3)班级小

儿子的级段只有14名同学,于是和其它级段合并成一个拥有31名学生的班级。上课时,老师给不同等级的孩子授课,布置课堂作业。常听家长们抱怨:“这个班级居然有31名学生,我的孩子还能专心听课吗?”在荷兰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班级学生的上限,但很多老师和家长们认为,班级里学生太多,每位学生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教师队伍小

我们国内的教师队伍从小学开始分工明确,术业有专攻。荷兰的小学通常一个级段只有一个班级,每个班级里有负责的2-3名老师。荷文,英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基本上都由这几名老师统一负责授课。一个200-300名学生的小学大概有20多名老师授课。


种类

根据2016年政府调查显示,荷兰目前共有32%所小学是公立小学,天主教和基督教学校各占总数的30%。法律上公立学校和宗教学校都是由政府出资教育的机构。荷兰的一大教育特色是私立学校极少,大多数荷兰人都是公立学校和宗教学校毕业的,包括荷兰皇室。宗教类学校会在课程中增加宗教课程,在其它课程设计上各类小学大同小异。个人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主要考虑学校附件的环境安全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问题。


(小学种类比例图:蓝色-公立小学紫色-基督教小学/  粉色-天主教小学/  绿色-其它类小学)


因材施教

儿子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常拿满分,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四年级开始的时候几位老师特地找我谈话。他们建议在未来的三个月专门由几位老师对儿子开启特殊课程教育,把四年级一年的课程精华压缩在三个月完成。老师们告诉我,这是他们对儿子这半年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做了详细记录和细致观察之后,慎重提出的建议。一个只拿满分的孩子容易自满,对课堂和学习失去好奇心。跳级之后,儿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半年后,成绩也由班级中等水平又提高到班级的上游水平。


平等

学校里也有理解能力有障碍的学生,留级一年还是跟不上。另一位同学则被发现常常欺负小动物,比如虐待蜻蜓,小猫,小狗。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在和家长沟通之后,把他们送往特殊学校。在特殊小学里,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学校放慢基础课的授课进度,另有儿童心理学家专门对其进行辅导。在这里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值得我们耐心等待和精心的守护。


灵活

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这样的低洼之国,夏天气温到30度已属于高温。如果气象局对持续的这种高温天气提出黄色警告,这时一些学校就会推出临时的热带作息表。也就是说上课的时间提早,缩短在校时间,同学们在炎热的下午可以提前放学回家。一天晚上查看邮箱的时候,发现了一封来自儿子学校的紧急邮件。学校通过邮件通知各家长:天气预报称明天将迎来32度的高温,原定的下午课程临时取消。请家长们给孩子们准备好水枪,水桶等玩水器具,全校师生在学校小操场打水仗!当时小编把这则消息发到朋友圈,真是拉了国内朋友们满满一大车的仇恨啊!


开放

比起我们国内谈性色变的传统教育,荷兰从小学入学开始,学校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普及性教育。低年级的时候,儿子拿回男女身体特征的图画,能说出所有人体部位的名称。作为家长不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爸爸妈妈,我是哪来的,从哪生出来的?”的问题。7-8岁的孩子们都知道孩子在母亲身体孕育的全过程。高年级的时候,孩子回家和我讨论如何正确使用避孕措施,保护自己。关于荷兰小学性启蒙教育,始于性却不止于性,旨在传达给孩子们健康全面的性观念。


(没有“纪律”的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悬梁刺股”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让我们这些中国家长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只有孩子们专心读书,努力学习才能“学而优则仕”。习惯了国内各学科的作业轰炸,刚来荷兰定居的父母们表示自己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适应小学没有作业这件新鲜事儿。低年级基本没有作业,小学生们书包空空,里面装的仅仅是带去学校的午餐盒。高年级的时候偶尔会从学校背回几张纸,因为有地理考试或数学作业需要准备完成。


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学校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专门的手工课,一些特殊的节假日,家长们都能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品。老师课堂上的提问,常常没有标准的对错答案,而是启发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和探讨。比如低年级的时候,孩子们要在业余时间自己去房前屋后收集“秋天”,然后把收集到的秋天带去学校和大家分享。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难得的是让孩子体验,感受生活


人性化】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历过学校把每次期中,期末考总分全班前十,后十同学的名字写在大字报上,公之于众(求后十同学的心理阴影面积)。除了班级排名,还有级段排名。这种方式可能让有的同学奋起直追,也可能让部分同学自暴自弃。在荷兰的任何学校,同学们的分数属于私人隐私。孩子们可以自己去老师那查看考试成绩,如果老师站在黑板前宣布成绩的时候,也会先询问同学们自己的意见;“我可以在这宣读你的成绩吗?”任何考试只有成绩,没有排名


在荷兰我们没有经历过家访,但每个学期老师会约家长进行十分钟交谈。一般在期末,孩子们快拿到成绩单的时候,老师会邀请家长前往学校教室一对一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成绩进行私人交谈。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校方配合,这时也可以向老师反映情况,申请学校的帮助。当然平时老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邮件和课余交谈保持沟通。


公益环保

生性节约,生活朴实的荷兰人在慈善事业上前仆后继,一千七百万的人口,近两年平均每年筹得善款高达19亿欧元(NU.NL)。学校带领孩子们从小投身公益事业,比如每年一次鼓励孩子们售卖几套儿童邮票,所酬善款用于改善非洲等落后国家的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儿子放学带回预定儿童邮票的表格,外面下着雨,我让他吃了饭,打伞再去附近筹款。儿子说:“妈妈,不吃饭是因为我知道此时世界上还有孩子在挨饿;不打伞是希望别人能被我筹款的决心所感动!”


低年级的时候孩子就从学校拿回沙漏,告诉我洗澡的时候摆上沙漏,控制洗澡的时间,我们就能节约用水。还常常督促我为了他们的未来,一定要把垃圾分类。



现在,小学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儿子的毕业典礼由一场红毯秀拉开序幕,家长,老师,各位主角们盛装出席,争艳红毯。今年毕业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微电影。电影讲述的是同学们一起野营度假的故事,一路上发生了很多突发状况,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最后还营救了被困的老师!一起表演创作的过程让孩子们深谙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同学在电影中都有一样重要的角色和分量相当的台词。这里没有优等和差生之别,每个人都是集体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星光熠熠红毯秀)


然后由孩子们表演合唱,独唱等节目。这个环节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纯真。国内的孩子从小上花样百出的补习班,个个练就了十八般的武艺和特长。年纪轻轻就能像央视主播一样娴熟地主持节目,出口成章。但这边的孩子在歌舞乐器特长上显得非常朴实,稚嫩。正是这种和年龄相符的表演显得轻松真实,富有感染力。比起完美专业的舞台效果,老师家长们更注重孩子们团结一心享受排练的过程。荷兰国家面积虽小,却是体育强国,体育事业从娃娃们就开始抓起。孩子们课余都会选择1-2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在三分之二国土低于海平面的荷兰游泳是必修的课余体育项目。还有足球,曲棍球,滑冰,滑板,网球都是在孩子之间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


接着是校长致辞环节,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校长说:同学们,你们即将毕业,你们前往哪个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等级,那个学校是不是真的适合你,能发挥你的特长。今天送给你们三个词: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局限性的个体,只有学会和他人合作互惠,在社会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包容各种文化,信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初心,生活的本意就是让我们尽情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生活方式,心安则身安,让自己过得舒服,开心就是我们对你们的期望和祝福!


(老师们轮流朗诵为孩子们度身书写的散文诗)


学校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不同的礼物。老师捧着礼物,动情地朗诵着根据学生们在校表现,性格特征和个人特长写下的一首首散文诗。有的同学在班级里是大家的开心果;有的同学足球踢得很棒;有的同学年纪轻轻居然已经做得一手好菜;还有的同学是班里行走的计算器……在老师们的眼里,每一位孩子都拥有着自己闪闪发光的优点,每一位孩子都独一无二


或许家长们会问,小编的孩子上的莫非是学费高昂的贵族学校?儿子就读的小学只是荷兰无数普通小学的缩影。16岁以前是义务教育,所以父母不需要负担学费。在小学阶段一般是借用学校的书本,家长也不需支付书费。只需要向学校自愿交付ouderbijdrage(育儿基金)。这个基金用于学校旅行,游览等活动的开支。猜猜小编儿子就读的这个学校本学期育儿基金是多少?25欧元!孩子们在荷兰得到了最人性化的教育和呵护,而且不需要家长一掷千金。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初心。参加完这场毕业典礼之后的你们是不是觉得荷式教育更贴近让孩子们安焉、乐焉、休焉的本质呢?国情不同,中国应试教育导致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学子们唯一的信仰,似乎只有考取高分才有选择未来的权利,在社会上才有成就和尊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世界既需要工程师,博士,硕士,也需要建筑工人,环保工人,公交车司机。教育不是讲道理,不是斥责惩罚,不是望子成龙,不是一串串冰冷的考试分数。而是给孩子们足够自由,尊重,允许孩子们犯错误,接受孩子们的不完美。教育在于传授知识,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这或许就是荷式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吧。

 


华侨新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文章告诉你有关荷兰小学的22个真相
为爱、牵手、起航——实验小学五四班家长会
苹果为啥喜欢这种类型的老师?
暑期教育机构社会实践报告
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不难,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
小学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