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国民财富视角看银行业危机和金融稳定性(上)

【由于银行业危机首先由企业借款人引起,随后蔓延至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国民财富法的政策含义就是解决企业问题而不是银行问题】

奥利维尔·弗雷科(Olivier Frécaut

行业危机经常发生并极具破坏性,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据估算,每次危机造成的产出损失的中值为GDP的23.2%,救助金融部门的直接财政支出为GDP的6.8%,公共部门负债率增加了12%以上。在最严重的案例中(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直接财政支出占GDP的一半以上。因此寻找预防或者在早期阶段发现并解决这类危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采用“国民财富法”(NWA)评估、预防和管理由企业部门不良贷款累积造成的银行业危机。NWA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并准确评估银行业危机,这是一种补充(而非替代)的方法,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银行业危机的性质和动态,降低危机的代价。

 

NWA的主要特点

 

NWA包含两个部分。第一,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下,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银行业问题,这也属于IMF工作人员特别是国别研究团队综合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内容。在实践上,也就是使用国民账户体系(SNA)数据来评估银行业状况。第二,在对国民财富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各经济部门的分布以及如何受银行体系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1.国民账户体系框架。国民账户体系手册“是进行经济活动测度的国际通用标准”,“用于经济分析、决策和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全面的框架,SNA为各经济部门提供了逻辑明确的账户序列和分析框架。但目前这一框架仍未被用于银行业危机分析和管理中。在实践中,银行业问题的分析和管理仍然依靠的是基于审慎原则的企业会计核算框架。


因此,全面整合分析框架(包括宏观和金融领域数据和概念的统一)是有效应对当今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关键,而SNA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框架。SNA之所以尚未被充分利用,一个原因是存在一些限制,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去的研究模式是将宏观经济学家、国民经济核算人员、金融专家隔离开来。打破这一现状并使用SNA来描述和解释金融部门的发展以及银行业危机,将为政策制定开辟新的道路。这并不意味着搁置传统的分析方法,相反,应同时考虑这两种方法,政策制定者才能从更广泛的视角制定更加明确的应对政策。


在SNA框架下,由于金融资产等于金融负债,财富或净资产的结构和非金融资产相同。因此国民财富等于该国经济实体所持有的全部实际资产,加上或减去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或债务(即净国际投资头寸)。对国家内部而言,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经济实体的财富,等于其持有的真实资产加上或减去净金融资产或负债。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只是中介机构(主要是银行)持有真实资产的间接方式。真实资产等于净财富这个恒等式是SNA分析框架的基石。每当一个新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产生,就意味着等量的负债(或资产)在其他地方产生,对现有净财富存量不造成直接影响。这是在SNA框架下分析银行部门时所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金融交易本身不增加财富。


此外,由于SNA采用四式记账法,考虑到财富减少是真实资产因消费、折旧、摊销或其他变动而导致价值减少或者转移至其他经济实体的结果,因此,只有在企业复式记账核算中才会出现的“金融损失”在SNA的四式记账核算中将被抵消。

2.以国民财富为分析锚。NWA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基于SNA框架下“国民财富”内容诊断和分析银行业问题。这包括监测国民财富的总量及分配情况(国民财富在各部门及经济实体之间的分布及其受到的宏观和金融影响)。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如果对一个事项不确定是否会发生,比如银行贷款展期,就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在我们的例子中,这意味着贷款价值和银行净值的减少。此外,各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未实现损失必须确认,而同样性质的未实现利润则不予确认。这种核算方法在评估经济个体状况时完全合理,但扭曲了宏观经济影响。因为它的本质是不对称的,造成了国民财富总量的差异。


SNA核算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和作用,由14个相关账户按逻辑顺序展开,来展示与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政策有关的内容。最后闭合的资产负债表反应的是净资产,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类似,但定义不同。


作为NWA的一部分,应该识别、分析和阐明企业会计核算和SNA核算结果的实质性差别。这是NWA可以为决策者观察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综合、一致的视角的关键点。


比如对于银行业来说,首先需要一个完整的SNA账户序列,其中以净资产或财富作为资产负债表的最后结算项结束。接下来,比较SNA所提供的银行业整体数据与银行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这种比较一开始不需要完全精确和详尽,可以在数据可获得的条件下,逐渐变得更加精确。在考察完银行体系整体情况后,还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进行分类,对个体银行进行考察。对于企业部门而言,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将任何可用的企业财务报表和SNA序列账户的相应估计进行比较。当国民经济所有部门都实现统一,即可整合宏观-金融分析框架。

 

不同视角的银行业危机诊断

 

正常情况下,国民财富随着宏观经济总量(如生产和消费、净投资、国际收支等)缓慢变化。而银行业危机通常是突发的甚至是戏剧性的变化,在企业会计核算下,对危机时间节点和严重程度的诊断可能存在误差。这种误差有两类,二者都可能导致应对政策不是最优的。一方面,银行危机往往只是其他领域问题最后蔓延到银行部门,而且在爆发之前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意味着政策出台可能较晚而错过了最佳时机。另一方面,一旦发现银行业危机,危机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能被高估,这将会导致政策制定者采取过于强大和成本昂贵的措施。


1.延迟和错误的诊断。很多银行业危机是一系列其他领域(通常是企业部门)风险从悄然积累到爆发的最后阶段。从NWA角度来看,银行资产净值的突然下降是否标志着银行业危机到了最后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如前文所述,金融交易不增加财富。当银行账面出现“损失”时,SNA核算的国民财富总量不会受到影响。对现有金融资产估值下调所导致的银行资产净值变化,实际上可以转移到其他经济实体。


在很多情境下,银行金融资产的账面“损失”实际上是财富从这些银行直接转移到其他经济实体,特别是当银行无法从部分借款人那里收回全部贷款时。比如:在经济和政治动荡时期,借款人对能够履行还款义务的贷款“战略性违约”,导致居民抵押贷款减值或冲销;在危机背景下,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对某个类别的贷款人给予一揽子贷款部分或全部免除;政府单方面更改银行现有贷款条件,而不进行足额补偿;利用灵活的公司控股结构,将生产性资产转移到银行范围之外,尤其是在系统性动荡暂损害银行托收能力时,给债务人提供了时间和动力改组;向关联方提供优惠贷款等。


此外,大多数情况下借款人财务状况是逐渐恶化的,银行对其现有金融资产(特别是贷款)确认大额账面“损失”,是对过去的财富转移的延迟确认。这意味着银行和国民账户的报表都与经济现实脱节。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脱节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在获得微观层面的正确信息后就可以修正,不会形成显性的危机。但当越来越多的扭曲积累并长期得不到关注和解决时,银行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可能会严重扭曲,当扭曲到达临界点时问题爆发,所谓的“银行业危机”就会开始。


NWA框架还表明,许多数据失真是从次级投资开始的,被归类为经济实体“投资”的一部分交易实际上是“中间消费”。这会带来广泛的后果,影响银行头寸和宏观总量。


2.高估和过度反应。除了不能及早发现银行业危机以外,在危机爆发后,高估危机的范围同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具有破坏性的过度反应。


(1)风险重复计算

对银行业危机的高估可能导致开始于企业部门并蔓延至银行部门的金融风险的重复计算。典型的情景是,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借款人经营困难,无法兑现对银行的承诺。银行通过在账面计提拨备来确认贷款减值。如果计提数额太大,银行自身经营可能会开始面临压力。一些观察人士甚至是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得出结论,认为企业和银行部门已经陷入危机。但是,从NWA框架来看,问题要么出现在企业部门,要么出现在银行部门,不会在两个部门同时出现。在实践中,这是一个顺序问题,问题从受影响的企业借款人逐渐转移到银行,银行才开始增加不良贷款拨备。


(2)谨慎性原则和预防拨备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核心要求之一。它引导银行根据坏账风险计提拨备,而不是等到借款人实际无法偿还时才确认损失。但这也造成了国民财富总量的不对称变化。


应考虑采取NWA方法,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评估。在NWA框架下,可以将银行不良贷款拨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借款人的净资产状况和偿债能力下降相对应的拨备份额,这应视为银行向借款人的财富转移;二是根据谨慎性原则积累的拨备,按照当地监管要求体现在银行账面上的份额,这部分应该单独分析。


如果在特定情况下,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拨备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谨慎性原则,同时借款人的净资产状况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因高估危机的严重性所带来的风险,并调整相应的应对政策。


(3)暂时的流动性紧张

企业部门或银行部门短期流动性冲击(由内部或外部市场动荡、政治混乱、市场信心下降影响正常交易等因素引起)也可能引发银行业危机。从NWA角度来看,如果相关经济实体资产净值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种流动性事件的严重程度要比“实际”危机轻,采取的应对政策措施也应该较轻。


(4)不当的融资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基于风险评估做出大量决策。一些决策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如为某些操作选择了不当的融资工具。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用短期金融工具为长期投资提供资金,甚至在有些国家,银行经常性地透支账户。另一种常见错误是对贷款偿还时间的错误预判,导致银行未偿余额期限比原先的预期要长。


正常情况下,这种一般性错误对相关银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可以通过现有的控制和管理流程予以纠正,不需要审慎监管人采取任何行动。但当危机发生时,这种技术上的错误将会造成实质性甚至是关键性影响,引发过度的审慎监管行为。

(作者为IMF首席金融专家。本文为IMF工作论文WP/16/128,英文版权归IMF所有,经IMF授权翻译并出版,翻译未经IMF审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建清专栏】以色列银行体系中的“工农中建” ——以色列四大银行币章欣赏
多家银行遭挤兑关停 韩国式次贷危机冒头
银行暴利独赚钱暗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瑞士宝盛CEO:财富管理最终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演讲实录
智能投顾或将掀起银行再造第三次浪潮|银行业|银行|人工智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