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匈帝国亡国一百年祭 | Booker不客
 


1918年11月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吹入辉煌的维也纳,悠扬的音乐随其徜徉于天空,人们纷纷走出古老的建筑,稀落的广场一时充盈了起来,没人说话,沉重的空气压在每个人的肩膀上,静无声息处,有人唱起了歌,紧接着第二个人也唱起了歌“上帝保佑皇帝弗朗茨,我们伟大皇帝弗朗茨。我们祈求皇统久长,我们祝愿好运常伴,愿那桂冠永垂不朽,胜利花环归于他。皇帝祝福遍布国土,人民幸福如盛开鲜花。看他们团结如手足,兄弟之情高于一切,不分贵贱同享幸福,后世为您唱赞歌。上帝保佑皇帝弗朗茨,我们伟大皇帝弗朗茨。上帝保佑皇帝弗朗茨,我们伟大皇帝弗朗茨!”

 
 帝国建立者 弗朗茨·约瑟夫

人群中,有人开始落泪,也有人开始欢呼,一个月以来,战败的消息正悄无声息地摧毁着这座伟大的城市,摧毁着这个伟大的帝国。

 
 

如果非得为这一切找个原因的话,帝国应当反思四年前的萨拉热窝,当普林西比的子弹飞出枪膛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已不可逆转。因为帝国的皇储斐迪南鲜血直流、当场死亡。

 
 

让我们回到1857年,回到奥匈帝国诞生的前夕,那时的欧洲,变化正悄然而至。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普鲁士王国迅速崛起,一时间威震欧洲,这让身为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马上意识到奥地利与匈牙利结盟的必要,可是让谁去说服安德拉希呢?他的目光停留在了皇后茜茜身上。

 
 自由与美的化身 茜茜公主

于是,茜茜周旋于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安德拉希伯爵之间。对这两个曾彼此敌视的男人来说,茜茜是他们唯一都能够另眼看待并予以信任的人。1867年2月,奥匈帝国在一片欢呼声中登上历史舞台,四个月后,弗兰茨·约瑟夫和茜茜加冕成为了匈牙利的国王和王后。

 
 

之后的数十年,奥匈帝国与英、法、德、俄并列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帝国拥有排名欧洲第三的领土与人口,排名第四的工业与资源储备,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甚至雄踞世界第一。但这辉煌的一切都因一战的惨败而不复存在,1918年的夏天,奥匈帝国的天空依旧明朗,但战事对帝国已越来越不利,凝重的空气飘荡在帝国的都城,民族主义者的不满掩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帝国参战以来,经济几近崩溃,由奥地利引进的开放性政策一步步被取消,一批批军士走上战场不复归来,帝国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中华丽的破船,稍有海浪或者火苗,它就随时沉于大海或付之一炬。10月28日,帝国境内的捷克首先打破现状,宣布独立,匈牙利紧随其后。

 
 

之后,各地纷纷相应独立,短短数月之内,宣布独立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四年,足以摧毁一切,包括一个帝国,战败的奥匈帝国必须面对惩罚,帝国各地传来独立的消息,一夜之间,帝国分崩离析,建立51年的奥匈帝国走进帷幕。

今年,奥匈帝国覆灭整整一百年。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个短命的帝国时,不得不着迷于它迅速瓦解的原因。不可否认,无主体民族是奥匈帝国走向瓦解的元凶。

 
 
 
 

纵观与之并立的其他欧洲传统大国,德意志、法兰西、俄罗斯均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这是国家是否具有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反观奥匈帝国,民族纷杂,占比最高的日耳曼人(11.85%)和匈牙利人(15.60%)总和也难以达到整个帝国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帝国中央政府很难平衡各民族利益,而且各个民族分布于帝国各个地区,往往是中央政策一出,各地区嘴仗不断,地区对中央政府很难认同。

 
 

更糟糕的是,即使占帝国统治地位的日耳曼人与匈牙利人在各自所属部分也未占绝大多数,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人只占36%,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同时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合并。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德国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如此错综复杂的民族必然引起相互交流问题,官方语言的确定则自然而然成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少数民族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德国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雇。

 
 

其次,奥地利与匈牙利长期以来的矛盾是帝国解体的重要原因。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奥地利和匈牙利势均力敌,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一战期间,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国组成初期,奥地利部份负担帝国总体开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负担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这些种种矛盾为日后帝国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表面强大无比、风光无限的奥匈帝国,只需一个导火索,如果说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的话,一战的战败则无疑是奥匈帝国瓦解的导火索。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当年的一战,奥匈帝国顺利挺进21世纪的话,以奥匈帝国地区来算,奥匈帝国GDP应该在1.18万亿左右,这在欧洲仅次于德法英、意大利俄罗斯与西班牙,位列第七,在世界上排名第15,胜过墨西哥,略逊于西班牙。

 
 

1921年马德拉群岛海潮澎湃,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孤独地游走在海边,他抬头望着远方,欧洲大陆不再显现,巨大的海潮吞噬着海滩,发出的声响吞噬着他的咳嗽声,一年前,他曾因觊觎匈牙利王位而被流放至此。他曾那么希望恢复王位,他曾那么渴望重现荣光,直到今天,直到这绝望的小岛,他依然热衷于复辟。1922年,在奥匈帝国覆灭四年后,年轻的末代皇帝卡尔因肺炎死于马德拉群岛,他谋求复辟的心停止了燃烧。

 
 (本文原创,未经同意转载、盗用必究其责。免费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此国曾是欧洲五强之一,为何只存在了52年便被肢解成十余个国家?
帝国的妥协——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奥匈帝国——消逝的辉煌(上)
辉煌一时的奥匈帝国
欧洲历史最悠久、最高贵的家族的衰落--一战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