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堰法院青年干警“全链条”式培养
userphoto

2024.02.20 安徽

关注
编委会点睛


青年不仅是未来,更意味着现在。姜堰法院通过各种方式,“全链条”式培养青年干警,为他们在政治上成熟、业务上精湛、事业上提升搭建平台。相信他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未来就会有更大的舞台!

通讯员 吴琼 记者 翟敏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荆棘密布、时时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这是泰州市姜堰区法院法官助理李渊在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上的发言。

青年干警是法院的未来和希望,姜堰法院始终把青年干警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年轻干警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管理监督和关心关爱的全链条机制,为司法事业长远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青年干警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规划和实践,我们通过精心抓好'选育管用’各个环节,全方位打造青年干警培养平台,涌现出了忠诚卫士陈祥、执行先锋王海龙、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唐小萍等一批青年榜样,让青春之歌更加嘹亮,让法院事业薪火相传。”姜堰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卢爱华表示。

“匠心传习社”

——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匠心,需要钻研,需要打磨,亦需要碰撞;三人行必有我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为传习。

这是姜堰法院“匠心传习社”名字的由来。姜堰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于世民是匠心传习社的“社长”,他告诉记者:“青年干警分散在各个部门,如果整日劳碌于具体事务,限于自己的一庭一室,闭目塞听,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必须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定期思想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2020年6月,“匠心传习社”正式成立,现有45名社员,每个月固定组织开社,头脑风暴、好书研读、案例讨论,这样的“碰撞”是可喜的,显著提高了青年干警的办案能力和研究能力,2020年就有4篇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案例选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文章19篇。

在“匠心传习社”,有同侪之间的辩论“姜堰法院的高质量发展是靠人才还是靠制度”;有荣誉天平奖章获得者和青年们之间进行“两代人的对话”;有院领导班子倾听年轻干警心声“我为姜堰法院发展献计献策”;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大家共同阅读了金一南教授著述的《苦难辉煌》,围绕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组织青年为民服务小分队下沉社区网格,做调解、搞普法……让青春不虚度,用奋斗写华章。

“姜堰法院对青年干警能力培养是复合式、全方位的,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强化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厚植为民情怀上下功夫。”卢爱华说。

“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精神传承

姜堰法院的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系统工程叫做“青蓝工程”,寓意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好愿景。

如何让青蓝相接,助青胜蓝?姜堰法院高度重视英模人物对青年干警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了6名新时代“三牛”精神践行者,在“找差距”的基础上开展“跟班先进补差距”活动,组织6名青年干警和先进典型“师徒”结对,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行有力量。

李渊的“师父”是顾高人民法庭庭长钱振华,李渊在自己的《跟班手记》里这样写道:“钱庭长思考能力很强,善于在案件上深耕,我和他学的最多的是如何理性地分析案件,从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从庭审驾驭到文书撰写,在一次次开庭调解当中,我学会了对不同当事人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学会了对庭审过程的把控。”

钱振华比1989年出生的李渊大十岁,在李渊心中,钱振华亦师亦友。钱振华会给他推荐书籍,会把各种外出开会学习的材料带回来给他学习,会和他讨论法治前沿问题,帮他开阔思路。钱振华是这样理解传承的,“传承并不是把助理复制成另外一个自己,传承是用好的工作方法、办案理念推这些年轻人一把,让他们比我们走得更远、更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姜堰法院还在各部门内开展“向身边先进学习”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谈“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促进青年干警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2019年底,民二庭原副庭长李清因肝硬化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经过近一年的恢复,感觉到身体有所好转,便第一时间向党组要求回来参加工作并主动提出辞去副庭长职务。不忍拂逆他渴望在司法战线上继续奋斗的心意,党组将他安排在综合办公室负责印鉴保管使用工作。这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实则关系重大,综合办科员姜光宝说:“我没有想到院里一天要盖500多个院章,而每一次用印李庭长都会一丝不苟地做好记录,每一份文书他都会翻阅。人民法庭的同志有时候早上八点就要盖章,李庭长家住泰州,却从来没让人等过他。他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我们进一步做优青蓝工程,为青年干警续航充电,擦亮航标,11名青年干警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姜堰法院党组副书记高兴介绍道。

“铁肩膀”

——轮岗锻炼重任磨练

姜堰法院将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通过细化竞争擢升标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调动青年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性竞争;完善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体系,深入立体考察,大胆选拔使用。2020年以来,先后有4名30周岁左右的年轻干警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40周岁以下员额法官有9人。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雨,姜堰法院注重对青年干警轮岗锻炼以及急难险重任务的磨练,通过参与疑难复杂案件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业务骨干,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接触立案信访、人民法庭等基层岗位,增强扎根基层、处理群众矛盾的能力,让青年干警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拣几回烫手的山芋,锻炼出“大心脏”和“铁肩膀”。

三十出头的姜连继2019年被调入执行局工作,刚得知这一消息,她趴在办公室里哭了鼻子,在她的印象里,执行工作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经常不着家是常有的事;还有那些被执行人,难缠得很。已经习惯了刑事审判的姜连继,对于执行这个“硬骨头”,产生了天然的恐慌。

然而组织安排由不得谁挑挑拣拣,姜连继含着眼泪去了执行局,学习业务知识,学着做被执行人思想工作,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磨,在执行局每月的办案质效排行榜上,她的名次从垫底一路攀升。如今的姜连继,这个身高一米六体重不过百的女同志,在凌晨执行里能够利落地爬墙头,和五大三粗的被执行人做思想工作也半点不怵。

姜堰法院始终秉持“严管才是最大的厚爱”思想,年轻干警进法院工作第一天,就会组织他们参观院史陈列室、廉政教育基地,对于存在家庭变故、岗位调整、提拔重用、思想波动情形的青年干警坚持谈心谈话和家访制度,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实习编辑:潘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思践悟新思想 务实担当履职责
平度法院力争扭转局面 完成全年各项审判任务
顶着一辅警一路狂奔两公里续 司机系濮阳市中院庭长
「法庭风采」温暖地城,守护温情——记阜南地城法院张燕芳庭长
任晓飞庭长慰问通宵奋战的禹王台法院执行干警
2013年法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