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勘破封神72、姬昌归国为何不报杀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谨守臣节?

  原题:圣人姬昌的治国之道

                      叶之秋

       如果说,《封神演义》中,纣王帝辛代表了恶的一面,那么,文王(此回姬昌已受封为王,“文”为后世谥号)姬昌就代表了善的一面。那么,被万民尊奉为“圣人”的文王姬昌与被万民唾弃为“暴君”的纣王帝辛,在治理国家方面,究竟有何不同呢?

  

  一、对外:尊奉商朝,谨守臣节。

  当姬昌回归西岐之后,西岐上下无不振奋。无论是南宫适为代表的武将派系,还是以散宜生为代表的文官派系,都觉得为大王子伯邑考报仇雪恨的时机已经到了。

  南宫适与散宜生联名禀奏:今西岐雄兵四十万,战将六十员,正宜杀进五关,围住朝歌,斩费仲、妲己于市曹,废弃昏君,另立明主,以泄天下之忿!

  伯邑考被纣王无辜杀害,西岐百官无不愤恨。此前,因老大王姬昌还在纣王手中,投鼠忌器,西岐上下不得不收敛锋芒。如今姬昌已经回归,正是虎入深山,龙游大海,正是英雄大展拳脚,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大好时刻。

  可是,姬昌却将二人大骂一通,并且宣布,终他一世,绝不叛商!

  姬昌为何在儿子被残害,自己受拘禁之后,依然选择尊奉商朝,谨守臣节,终生不背叛商朝呢?

  姬昌有三大理由:

  其一,君臣有别。

  纣王身为君王,即便有错,身为臣子,也只能默默承受。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姬昌受商朝封诰,食商朝俸禄,自然就应该听从商君诏令,为商朝社稷效忠。

  姬昌的这番话看似空洞,其实符合礼法。做大事,一方面要不拘小节,另一方面却需师出有名。若纣王对姬昌残暴不仁,那姬昌自然可反。事实却是,纣王对姬昌不坏。

  其二、纣王对姬昌不坏。

  当初东南四百镇诸侯会反叛,是因为东南两大方伯都被纣王无辜杀害。

  纣王虽然将姬昌拘禁,但是,姬昌确实有散播流言、诽谤君王的罪行。故纣王下令杀死姬昌时,以比干为首的宗室贵胄纷纷为姬昌求情,一旦纣王让步,改成拘禁姬昌,比干、微子等人也就放弃了营救。

  何况,七年之后的现在,纣王不但释放了姬昌,并且封姬昌为王,让其夸官三日,荣归故里。天下人皆知纣王对姬昌荣宠有加!

  姬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夸官第二日擅自逃离朝歌,犯下藐视君王大罪,于是,姬昌才会被商朝官兵追捕。

  也就是说,纣王与姬昌之间,姬昌多少还亏欠了纣王。

  其三、伯邑考被杀纣王并不理亏。

  当然,很多人会说,纣王不是杀了姬昌儿子伯邑考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是,我们读者自然明白,伯邑考被杀,是因为妲己调戏不成,倒打一耙。可是,封神世界中的万民,对伯邑考被杀事件会怎么看呢?

  原著中说得明白,就算是伯邑考的随从也不知道伯邑考被杀的真正原因。他们知道的,只是伯邑考在朝堂上用琴砸皇后妲己,然后被纣王当堂拿下。

  纣王也是用伯邑考弑君杀后的名义,将伯邑考剁成肉酱。

  在古代,谋逆乃十恶不赦之大罪,将谋逆者剁成肉酱,完全合法!

  姬昌本人是如何评判儿子伯邑考之死呢?

  他说:“邑考不遵父训,自恃骄拗,执忠孝之大节,不知从权,又失打点,不知时务进退,自己德薄才庸,情性偏执,不顺天时,致遭此醢身之祸。”

  在姬昌看来,伯邑考会被杀,首先是伯邑考不听自己训戒,为人骄傲执拗,擅自前往朝歌救父,却又不知变通,不知进退,才德浅薄,最终方才被杀。

  一言以蔽之,伯邑考被杀,全怪他自己!

  

  当然,以上三个理由都是姬昌面对西岐百官,当众说出。事实上,姬昌还有一个不能公开说明的理由——即便姬昌有心反商,眼下时机也未成熟!

  为何这么说呢?

  当时天下东南四百镇诸侯已经反商,攻打商朝游魂关、三山关多年,可是,从未踏入商土一步。

  一方面是东南两大方伯各率两百镇诸侯攻打,另一方面只是商朝一镇总兵防守,为何多年下来,反叛大军都无法取胜?

  并非游魂关、三山关总兵多么厉害,也绝非他们麾下兵马多么强悍,而是东南四百镇诸侯各怀鬼胎,并不能齐心协力反抗商朝。

  新任东伯侯姜文焕与新任南伯侯鄂顺与纣王,与商朝有仇,其他四百镇诸侯可没有。他们不过是畏惧方伯,于是只能跟在他们后面摇旗呐喊而已。

  反观商朝,虽然纣王残暴荒淫,杀了不少大臣,但是,他除掉的都是朝廷高官、宗室贵胄,对于商朝的地方总兵,并无迫害。也就是说,纣王虽然在朝歌死命折腾,但商朝的地方实力并未受损。

  并且,多数的商朝关隘总兵,对纣王都忠心耿耿。

  再看西岐。

  一旦开战,西岐必将暴露出两大致命弱点。

  其一、国力匮乏,难以支撑长时期战争。

  西岐文有散宜生,武有南宫适,麾下雄兵四十万,看似强大,其实实力远不能和商朝抗衡。毕竟西岐只是八百镇诸侯中一国,就算有西方两百镇诸侯支持,也远不是商朝的对手。

  高筑墙,广积粮,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是姬昌当下最好的选择。

  其二、缺乏主帅,难以对抗商朝诸多名将。

  姬昌仁德有余,权谋不足。散宜生具体办事执行力尚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眼光不足;南宫适勇悍有余,可冲锋陷阵,却不知变通,难以通观战争全局。反观商朝,有着以闻太师为首的诸多名将,许多人都有着独当一面的才略,其实力是西岐大将南宫适拍马也难以企及。

  姬昌迫切需要一个兼具将相之才的贤人。于是,在低调为君的同时,姬昌积极行动,四方打探,希望能找到一个王佐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恶贯满盈
恶贯满盈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很恐怖,甲骨文显示,商纣王将周文王开膛刨胸摆上了祭坛
商朝有四大诸侯,八百小诸侯,为什么会选中西岐姬昌来进行扶持呢
中国史上不仅有四大美女,还有四大妖姬,妲己并不是四妖之首
武王伐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