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八描”第四集 发展传统线描艺术勇于开拓创新女画家王叔晖

著名连环画家王叔晖(1912-1985)

《西厢记》局部

王叔晖( 1912 -1985 ) 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是现当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

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1976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

连环画主要作品有:《梁山泊与祝英台》、《西厢记》、《孔雀东南飞》、《河伯娶妇》、《木兰从军》、《孟姜女》、《墨子救宋》、《生死牌》、《杨门女将》……

河伯娶妻

孔雀东南飞

王叔晖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在连环画《西厢记》、《孔雀东南飞》、《梁山泊与祝英台》、《木兰从军》、《生死牌》、《杨门女将》以及单幅人物画《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作品中,描绘了一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和古代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为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得上是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

她自幼喜欢绘画,十五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先后师吴镜汀、徐燕荪、吴光宇等名家习画。她天资聪慧,勤苦好学,画风尤受仇英、陈老莲的影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叔晖受西方素描与写实造型深入中国画的影响,在画《梁山泊与祝英台》时,山石、树木有了明暗的阴影。经过对结构、比例、透视的参悟,她的人物结构、比例也焕然一新,摆脱了“食古不化”旳束缚。王叔晖参悟西画,入得快,也出得快,从《孔雀东南飞》开始,回归到中国画的白描。王叔晖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路,她笔下的人物是平面的,没有体积感的,是纯中国式的。

白描《西厢记》的人物刻画生动,造型准确,情感特点栩栩如生,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线条流畅潇洒,以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法统摄背景,她将遒丽的铁线描和传统界画与焦点透视相结合,画出建筑的结构和景深,丰富了连环画画面的层次,画面不失审美趣味,并更加真实化、生活化,在传统技法中流露出时代的气息。王叔晖对于这部作品,几乎是投入了一生的情感及几十年画仕女画的经验。1963年《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 。

王叔晖认为:“别瞧连环画这个东西小,要打算把它画好,并不容易。它不仅仅表现在画面上,那画面以外的辛苦就多了。打个比方吧,演员只管演戏,不必管服装道具、舞台布景,那些事各有专人负责。而这连环画呢?画家除了脚本之外,一个人都得管,连导演的事情都得担起来。”她很在意细节的真实,曾说:“我们画连环画时,有好些资料要靠平素积累,脑子里要像个底片箱,需要哪个就抽出一张来。如果只在接受了脚本之后再去现找,脑中全无印象,到茫茫书海里去捞针,那就难了。” 王叔晖认为,除了平素积累,也需要体验生活。比如,她画连环画《生死牌》之前,专门到梅兰芳剧团去看排练,默记演员的招式,还到东安市场的盔头铺去画戏装写生。大热的天气不畏酷暑,就在那里画,一件蟒袍就要画两三天。她说:“必须胸有成竹,才能提笔作画;心里没数,提笔就画,难于画好;即使画好了,也是碰巧,不足为法。”

王叔晖在创作前,正是因为大量搜集整理了素材,进行了多次的艺术构想,多次的写生,多次的观察,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几易其稿,才创作出像《西厢记》等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画界曾称刘继卣和王叔晖是“发展传统线描艺术勇于开拓创新的双子星座”。连环画家,其中女性不多。而以一部《西厢记》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仅王叔晖一人。

王叔晖退休以后,继续完成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约稿。像《红楼梦》人物画,她前后共画了“红楼十二钗”中的黛玉、晴雯、王熙凤等八个人。可惜的是,在画《惜春作画》时,王叔晖突然去世,使这曲最后的生命咏叹成为绝响。

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著名书法家沈鹏写下悼诗:

楼院昏昏落日斜,忽闻女史走天涯。

魂归泉路钗销折,画到西厢玉绝瑕。

一管串联红锦线,百年来去白荷花。

仙游应化花中蝶,梁祝相随舞万家。

文:大关、赵刚(连趣网CE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转载】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古代仕女》王叔晖作品
中国唯一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
中国唯一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欣赏
【静赏】中国唯一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
中国唯一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王叔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