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气不足,吃补药上火?——千年古方打通中焦,让身体寒热均衡。

大夫我腰怕冷脚冰凉,总感觉凉风往里钻,有人说我阳气不足,用了补益药物,结果上火,口腔溃疡,脸上长痘,这可怎么办?

回答:中医对这种症状叫“上热下寒”,有些人给建议说“用些祛火药物,再用补益药物”。我听后很想笑,祛火药物本就寒凉,不是加重寒症吗?补益药物岂不是让火更旺?

这根本没有明确病机,退一步讲即便见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难道要终生服药吗?

我详细给你讲一讲哪里出了问题,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正常人体,五脏相生相克,处于一个动态的阴阳平衡,肾阳推动肾水向上,滋养心脏,平衡心火,而心火向下,温煦肾水,这样水火既济,人体即不怕热,也不怕冷。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肾相交”。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了“心肾不交”?

夏天喜欢吃冰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坐着不动,脾胃就会受损。晚上熬夜,思虑过重,用脑过多,把火气引到上面来;纵欲过度,容易导致下元空虚......

由此可见,肾水上不来,心火下不去,一定是通道出了问题。这里我们引入一个中医名词——三焦,为六腑之一,张介宾曰“脏腑之外,躯体之内,保罗诸脏”。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有三点功能:

1、通行元气;

2、运化水谷;

3、运化水液。

可以说是人体内的一个通道。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如果中焦淤堵,会造成下焦水上不来,上焦火下不去,不仅脚冷,还会造成心烦,失眠等等。

上热主要表现

1.面部长痘痘和粉刺,脸油得快;

2.反复口腔溃疡、口臭;

3、上火、牙痛、口干、喉咙干痒不舒服;

4.失眠多梦,入睡困难、夜间盗汗;

5.舌尖红、眼睛干涩;

6.脾气急躁焦虑、容易生气。

下寒主要表现

1.怕冷、感觉屁股凉、膝盖以下也凉;

2.腹部受凉时而腹泻、时而便秘难解;

3.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4.女子痛经,白带清稀,男子阳痿、早泄。

这个时候,用大量补益药物反而容易上火,我们急需解决的是通道问题。通道在哪里?

就是我们的脾胃,脾胃位于中焦,寒凝、湿热、脾虚等等原因会造成中焦阻塞,这个时候我们具体辨证,找准病机,解决这个病因,中焦通络畅通,肾水上达于心,心火下至于肾,自然手脚不冷,也不心烦失眠了。

医圣张仲景的3个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专门治疗寒热错杂之证,用之加减治疗上热下寒效果显著。

 【方法】:黄连3克,黄芩6克、人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6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肉桂3克,大枣4枚,煎汤取汁300ml,每次150ml,日2次口服,中病即止。

所以我一直说,中医只要辨证准确,见效也是很迅速的。治病求本,是我遵守的第一原则,否则不能去根,伤财费力,也给患者徒增痛苦。

我是大贤良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坚持分享中医心得,做您的健康助手!医可道,非常道,医可名,非常名。如果大家觉得写得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更多的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
三黄泻心汤泄心火,也是治脾胃
上热下寒,根子是这里堵了!1揉2补,打开淤堵、让身体「寒热对流」
中医养生咨询 20090821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诸药即一药_四圣心源_论坛_民间中医...
(重点文章学习笔记)诸药合一图作者:李玉...
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7)芍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