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女博士遗嘱: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应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不相同,有些人是为了名利,有些人可能是为了金钱,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追逐的。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北京大学一位年轻的女博士这样说道: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应该以生命的长短来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她的名字叫做娄滔,是来自于北京大学的一名年轻的女博士,由于身患渐冻症,最终因为无药可医而离开了人世,但是她对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这位年轻的北大女博士叫做娄滔,是北京大学一名年轻的美女教授。谁都不曾想到,1988年出生的她,这么年轻就担任了北京大学教授,而她的学习经历足以证明了她是一个真正的学霸。她的学习成绩如何优秀,我们在这里不多说,但是她在临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当她明知自己身患渐冻症却无药可医的时候,她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抱怨社会,而是提前立下了一份遗嘱,让看到这份遗嘱的人感动。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要求将自己身体的所有器官捐献给真正需要的人。因此,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在于生命的长短,而要用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在尚未进入北大读博的时候,娄滔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没有多少力气,并且走路也有些吃力,但她的父母认为是孩子高兴坏了,可能是进入北大之前的一个正常反应而已,就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而她自己本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以为自己太劳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

但是当北大开学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变本加厉,变得更加严重。进入北大学习之后,她甚至连一点力气都用不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只有选择去医院就诊,而结果却让大家不能接受,娄滔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渐冻症”。

患上这个病的人,基本上没有治愈的可能,由于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再加上这个疾病目前也没有药品可以进行医治。虽然当今的医学水平这么发达,但是面对渐冻症患者仍然束手无策。知晓自己的疾病后,她本人也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自己的病情只能更加严重,最终只能离开人间。

在她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不断学习,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学习更多的内容。因为渐冻症,她的手脚已经不能动弹,完全没有办法拿起书本,所以她只有采取听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她患病的这段时间里,她总共听完了60部中外名著。

在她生命的最后关头,她给自己口述了一份遗嘱,那就是将她的头部留给北大医学部做研究,并且将其身体的可用器官捐给可以帮助的人。她离开人世后,也不要给她修建坟墓,直接将骨灰撒进长江里。在她看来,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应该在于生命的质量和厚度。虽然这位北大年轻博士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但是她对知识的渴求,对社会的贡献,对人活着意义的探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你对娄滔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怎么看呢?欢迎给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渐冻”女博士娄滔的遗嘱
29岁北大女博士患“渐冻症” 留下遗嘱死后捐献器官
北大美女博士患渐冻症,为医学甘愿放弃治疗,捐献的遗书感动众人
29岁北大女博士走前遗言,值得每个人深思
【痛心!“渐冻症”女博士还是走了…】
北大女博士捐器官:点亮了生死观的黯淡阴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