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忠臣的绘画仙气四溢,余韵悠悠,令人回味无穷

成忠臣作品

成忠臣自小就有聪颖的天资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加之爱好古典文学和诗词书法,并研究经书、易学、民俗文化,综合的知识让他眼界大开,这些都对他绘画产生很大助益。在学画过程中,他主张效法先贤,学习历代大师那些法度谨严的技法,打牢基础,在通过师法自然,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心手双畅,会自然而自地脱去前人程序而新意自出。成忠臣喜画古典人物,尤其是仙佛,他的人物画,下笔中侧并用,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自己劲拔奇拙,造型洒脱,豪放不拘的个性语言和特色。在审美理念上讲究以书入画,要求绘画本身必须具有书卷气息,追求中国传统画的正味,笔法墨韵。

成忠臣在绘画观念上主张画笔能从书意来,他坚持传统的绘画理念,采用线条作画的形式,中国传统绘画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一直沿用线条并得以发展。只有不断的对线条概括与提炼融入作者的创作,才能展现时代特征。成忠臣的绘画几乎全部是用笔线的形式表达,因为线条不仅能表达物像而且能展示出作者的气质与骨力,而线条不是概念化的点与线。

成忠臣谈到绘画本身就是一门哲学,就像人的人生一样,是大智慧。像绘画的留白,本身是更为灵动的表现力,也是绘画的至高境界,但会让我们品读出人生的真谛。绘画中的留白就像人生,彼此间总有一些隐私的空间,一些秘密难以倾吐,埋藏在心中的那些秘密可能会化为烟云,但如果肆意揭短不给喘息机会,那么这些秘密便会像是利刃,斩断人际关系,伤了彼此和气。可以讲人的社会关系就是画中的留白,留白的社交才会更为轻松惬意,这就是不尽意则神满的道理。

谈及绘画,成忠臣讲他自身的经验是,打基础十分重要,而打基础必须要从临摹入手,这样才能理解基础规律,早日掌握绘画要领。对于一个学画人来讲,如没有基础功夫,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生的绘画造就。而开始临摹只是借鉴,是一种手段,不是终极目的。如学画不从临摹古人技法开始,就会步入艺术生命的短途。成忠臣一生淡泊功名,他的作品与他的性格高度融合,雅致清逸,清幽有味,别具一格,让人一见倾心。他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又融入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品不落俗套。谈及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这位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于一身的绘画大家感慨万千,他讲中国画的审美具有十足的穿透性,它能跨越时间隔阂,在不同时代仍旧绽放出它的光芒,但历代有成就的中国画家少之又少,因为中国画不是低门槛。它是在历代大家们的理论之下不断延伸,在各个朝代文人先贤的演绎下,早已加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历来就不是一种单纯浮于技法上的艺术,他有着更深层次的展现,这是一种精神审美,本身就有着文化和哲学属性。大凡历代历朝有杰出成就的画家,笔下不会空洞无物,观他们的画更有内涵,这就需要建立在文化根基之上,借自身文学修养上升画中意蕴。从中可知,中国画想要一跋而就是不可能的,即使稳打稳扎,日夜勤学苦练也难以有大成。成忠臣一生都在强调学中国画不能脱离本土文化土壤,它之所以能横亘千古,传承不变,主要就是扎根于深厚的文化根基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忠臣的画,遥接千年,重塑大唐雄风
白描画的审美意趣与书法同韵
时代·艺术人物「刘阿本」——跨国文化传播视界
当下中国画意趣盎然新工笔作品
访画家方严:好画是理解出来的
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素描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