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教您如何识别胃癌?
userphoto

2016.04.23

关注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胃癌的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

  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肿瘤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各自特殊处。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伴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胃癌的检查方法

  1.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3.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胃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替吉奥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

  3.其他治疗

  包括放疗、热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支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等。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胃癌的预后与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预后好,根治性切除率为100%,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不到50%,我们国家的早期胃癌只有不到10%。贲门癌与胃上1/3的近端胃癌比胃体及胃远端癌的预后要差。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出现早期征兆时应及时去医院详细检查和治疗。

  胃癌的预防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生冷、粗糙食物,不吃太硬、太烫、太辣食物。进食速度不易太快,要细嚼慢咽。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

  2.忌烟酒。“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吸烟会导致肺癌。近年来发现吸烟食道癌、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酒精对食管胃粘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和损害作用,不容忽视。切忌“今朝有酒今朝醉”“舍命陪君子”的“好汉精神”和“耿直个性”。

  3.改良食品加工方法。避免食用亚硝胺类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少吃酸菜、咸鱼、腌肉、火腿、薰肠等腌制、薰烤、油炸的食品,不吃霉变、腐烂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定期复查和治疗相关癌前疾病。如口腔疾病、食管炎、食道白斑、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化生、胃息肉等。一经确诊息肉,最好予以微创手术治疗,以免后患。

  5.改良饮食结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食品的多样化,营养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肿瘤的预防。

  6.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情绪。一旦发现问题,予以重视,但是万不可“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那样于事无补,却因过于焦虑忧郁,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不期而至。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普外科李久江

  专家简介:

李久江

航空总医院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普通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胃肠肿瘤的腔镜手术。

  出诊时间:星期三(上午)、星期四(全天)

  咨询预约电话:010-595202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痰和胃治疗胃癌前病变
胃肠镜检查远没想象的那么可怕!谁最应该做?
胃肠道癌
肠胃医生最怕的胃镜单,这些病变易误诊,生死就在一念间
医学科普 | 放大内镜和普通胃镜有什么区别?
分析胃镜病理报告7个关键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