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捉妖宝典 |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手法、科目大全


01  财务造假  连绵不绝

原本,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今天12月13日上会,欲登陆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而就在关键时刻,恒强科技却遭实名举报存在财务作假等系列行为,让其上会之路戛然而止。


同时,近期包括今创集团、天常股份等多家已经过会的企业均因遭实名举报被暂缓发行,倒在了IPO最后一步。


提到财务造假,必然想到神级案例——安然。2001年11月18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Enron)曝光了超过12亿美元的假帐;之后2002年6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Worldcom)又承认在2000年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本应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出(资本化为资产),虚增38亿美元收入和16亿美元利润, 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第一大案;时隔几天,又传出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家公司之一施乐(Xerox),从1997年起,4年内共虚报收入60亿,虚增利润14亿。与此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从而演化为如今的“四大”。


另外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也绝对是A股经典中的经典,开创了中国创业板财务造假先河,而且是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的方式,一切现金来源,不论大股东个人资金,还是政府补助、股权转让款,通通成了销售收入,算得上中国财务造假史的巅峰了。


而与“虚构资金循环”相应地,为“消化”虚增出来的资金,胆子大的直接虚构银行存款;心细的就让资金变身为其他形式的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与之手法类似的还有辉山乳业,不过辉山乳业是虚减成本,而新大地是虚增收入。


不禁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决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


02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


1、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披上资产外衣的费用俗称资产的水分,比如没提够的坏账准备,没折够的旧,没摊够的销以及直接将短期费用记作长期摊销费用,等等。披上负债外衣的收入,就是用来隐匿收入的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资产负债表不但记录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记录费用和收入。财务造假的企业如此,但其实诚实做账的企业也是这么做。因为没有真正的标准,大家都“毛估估”。这是你在大学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真知识。


财务造假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费用)计入利润表。有如何“节流”(减少费用和减少收入)的造假,也有如何“开源”(增加收入和增加费用)的造假。即调高利润,就是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调低利润,就是资产费用化,收入负债化。


2、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应收票据本身不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坏账准备。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3、毛利率为负也可以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盈利。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相当于企业不用投钱,靠供货商的钱就可以运营。只要通过手中捏着的大笔应付给供货商的现金赚取的利润高于销售的亏损,就可以盈利。比如它的毛利率为-10%,销售亏了1亿,但利用未支付的现金赚了2亿。


目前来看,京东是最有可能用这个神奇的戏法搞死对手的,它最有胆量将销售毛利率变为负数,就像和使用七伤拳的对手打架一样,你眼见对方不断掉血,但最后死的却是自己……


4、有网友曾问某上市公司一个问题:第1季度财报,有15.5亿的货币资金,为什么还要短期借款16亿?第1季度产生财务费用4670万,第1季度净利润只有6587万,财务费用这么高,为什么不还银行借款?

上市公司对此未做表态!那么我们只能代其回答:该公司的货币资金已经被限制或被冻结,或者,干脆是个假数。


5、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规定不能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在亏损时还要洗大澡,让它“一次减个足够”呢?

亏损时多计提减值有两个好处:

· 可减少以后年度的折旧摊销费用,为盈利腾出空间;

· 为未来盈利作储备,当处置这些资产时,由于减值准备的转出,会导致其账面余额小于市价而盈利。

实际是一场数学游戏:如今年实际亏了一个亿,但为了让它亏个够,通过资产减值再让它亏3000万,实际上,这3000万是在未来亏的,但提早到了今年。未来少了3000万亏损,相应就多出了3000万的盈利。


03  财报造假乱象


首先,为什么要造假?造假是需要成本的,多交税,封口费,好处费等。所以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


乱象一:返点私账

IPO时,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钱一般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乱象二:虚增收入

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名字,就很有问题,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绿大地等。


乱象三:费用不入账

坏账不计提。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来了,因为利润考虑,一直不入账。

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找笔钱做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乱象四:虚构存货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还可以直接就地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乱象五:虚降成本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乱象六:虚构现金流

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乱象七:虚增资产价格

资本性支出时,开高发票,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乱象八:假重组

公司资产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将亏损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就可以步窟窿。


乱象九:假重组之二

公司做IPO时,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年,其他人只要一年。且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装到上市公司里。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


乱象十:股价到底谁在炒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其实,上市公司有时也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如果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04  财报造假的手法

1、虚构产量放卫星

农业公司始终是产量和利润“放卫星”重灾区。前有蓝田股份低投入、高收益神话,后有新大地“百吨原料造万吨有机肥”的奇迹,新大地2011年生产有机肥9254吨,成为重要利润来源。但耗用原料仅118吨,远低于招股书中同类项目45%的原料比。


2、阴阳合同当收入

10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这一数字曾造就了“郑百文神话”。辉煌背后却是一地白条:一边让进货厂家以欠商品返利形式打欠条;一边约定不据此还款,欠条用于以应收款名目,做成账面赢利。被曝光后每股净亏2.54元,意味着该公司几乎无任何盈利能力。类似手法依然被绿大地等后辈沿用,成为销售类企业虚构交易惯常技巧。


3、资金进出成空转

与直接虚构收入、产量不同,海联讯的“账面盈余”却是真金白银,上市伊始,海联讯就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以冲减账面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季度期初再转出资金。借助资金一进一出,3年间就涉嫌造假销售收入2.46亿元,仅2011年虚假冲抵应收账款1.3亿元,堪称前述手法“升级版”。


 05  判断造假的基本方法


1、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财务信号

①与同类公司或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

②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

③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

④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相差甚远;

⑤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

⑥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利润贡献。


2、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①高管频繁更换,如CFO,独立董事,监事等

②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③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公司股票;

④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


3、如何利用毛利率指标分析财务造假?

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亦是IPO审核重点关注的指标。除特殊情况,毛利率一般比较稳定,不会大波动,并且很少会出现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某拟IPO企业在2009至2011年硬件产品销售收入分别883.74万、3275.60万和8404.40万,营收比23.22%、39.00%和67.71%,销售毛利率-10.83%、4.73%和30.64%。如此大跃进实乃神功。更有一拟IPO企业在报告期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毛利率却逐年上升,并且2009年、2010年净利润合计为48572万元,而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仅为24万元!


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的比率。而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是没有拔毛的利润,毛利润出来后,企业先拔一层毛,也就是将期间费用、损失、减值等抵销掉,这样,就拔出了利润总额了,这时,政府再拔点所得税,拔干净了,就成净利润。


06  财务造假常用科目

1、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2、利润:会计核算中,利润在东西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确认。

3、业绩注水:如果企业上市后销售利润率大幅下降,尤其在4个百分点以上,基本确定企业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存在业绩注水。

4、库存:库存是万恶之源,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产,但这些记录掩盖了公司的经营问题。

5、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

6、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

7、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

8、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亏了。

9、运费:运费增长如果与销售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公司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07  无奈的审计公司


无论何种虚假,都一定存在蹊跷,那为什么审计机构发现问题却不出具非标意见?

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其实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甲乙方关系,此时,审计机构必然丧失独立性。只有在问题暴露、被曝光无法掩盖的情况下,审计公司才会适当出具非标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方法
常见的操纵财报手法之“操纵费用”
IPO投资尽调碰上财务造假,神仙遇见都怕!
尽早了解财务造假常见手段
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的乱象、疑点以及信号
公司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