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派十宗及其他

两派十宗及其他

由秦、汉以后直到现在,大致综合易学发展的系统,我过去曾胪列它为两派六宗。

所谓两派:(一)即是以象数为主的汉易,经唐、宋以后,其间贯通今古的大家,应当以宋代邵康节的易学为其翘楚。又别称为道家易学系统的,这便是道家易学的一派。(二)宋儒崛起,间接受到王辅嗣等《易》注的影响,专主以儒理来说《易》的,这便是儒家易学的一派


所谓六宗:(一)占卜。(二)灾祥。(三)谶纬。(四)老庄。(五)儒理。(六)史事

“占卜”、“灾祥”、“谶纬”等三宗易学,其实都是不脱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观点。


事实上我以前所提出的六宗之说,还不能尽概两千馀年易学关连的内容。如果加上由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前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七)医药。(八)丹道。(九) 堪舆。(十)星相。


至于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师,如益和沿所著的《周易禅解》、道盛和尚的《金刚大易衍义》等,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虽别有会心之处,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都以象数为主,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素来不为寻章摘句,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因此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士的方伎之流,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颇为可惜。

事实上,《易经》学术思想的根源,如果离开象数,只是偏重儒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古人所谓“象外无词”,也便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


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易林》,京房的《易传》,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造卦爻辞例,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演唱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著,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易经的「两派六宗」
宋.邵康节,邵雍所著的《皇极世经》很难读...
《梅花易数》起源:从邵康节家传易学说起,因观梅占声名鹊起
古代占卜法本《梅花易数》宋代易学家邵雍
年运卦是宋朝易学大家,邵雍(邵康节)根据...
梅花易数为什么叫“梅花”?浅谈梅花易数的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