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绍一统河北,他的能力真的不如曹操么?出名要趁早会坑死人

小时候顽皮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有出息。——易中天

这句话是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说的,当时他刚好提到袁绍和曹操,在讲述二人少年故事时有感而发。乍一看这句话蛮有道理的,因为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很多老人说过类似的话,比如班级里追淘气的往往是最有出息的,再比如同学聚会时最有钱的,竟然是当初成绩最差的等等。

但这句话我们听听就好了,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天生的奸雄,他也愤青过,而我们认为自大的袁绍也绝非天生的官二代,而是通过自身奋斗,一步一步达到人生顶峰的。曹袁二人皆是一时之豪杰,下面船夫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庶出子的逆袭——袁绍

与我们所想象的官二代不同,袁绍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史学家裴松之的根据《魏书》中:

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

推论出袁绍的母亲很可能是他的叔父袁成府中之女,此外还有魏国郎中鱼豢所著的野史《典略》中记载:

……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

也就是说袁绍不仅是庶出,而且其母亲还是位身份卑贱的婢女,袁绍就成了袁逢在外面的私生子,这对于袁氏这样四世三公(见注释1)的家族来说,是很丢脸的事情。虽然野史存争议,但非嫡出的袁绍在家里不受待见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到了成年,袁绍只做到了左中郎将,而他的同父异母哥哥,袁氏这一代的嫡长子袁基,此时已经官至太仆,位列九卿(见注释2),并且继承了他们父亲的爵位——安国亭侯。凭此成就,袁基毫无疑问的成为袁氏一门的领军人物。这么看袁绍真的是被压的死死地,但他要是就此堕落下去,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此时的袁绍另辟蹊径,走了一条不寻常的捷径——外戚。这是一条士大夫最为羞耻的进阶路,而袁绍不但走了,而且凭此平步青云。原来当时的何皇后(见注释3)出身于一个屠夫家庭,他的哥哥何进子承父业做了宰猪生意,却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大舅哥。试问一个身份低贱的人,突然身居高位最缺什么?

主流认同和信得过的人。史书中已经很难找到关于袁绍如何取信于何进的记录,毕竟即使是现代社会,这种事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往往只有当事人双方才清楚。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事情的结果中,找到蛛丝马迹,那就是袁绍在何进掌权后,便与其建立了非比寻常的关系,不但到了何进的信任,还被任命为西园新军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公元188年),与曹操(典军校尉)成为了同事,进入了国家权力中枢。

虽然袁绍与曹操同为校尉,但背后的势力却不同,袁绍出身士大夫家族,但却走了投靠外戚的捷径。曹操出身于大宦官家族(见注释4),却一直想做个治世能臣,因此便想脱离被诟病的宦官势力,尝试与士大夫和外戚接近。士大夫、外戚和宦官,三者在东汉末年维持了一个相对默契的平衡。如果这一平衡一直持续下去,或许就没有三国的故事了。打破平衡的关键始于董卓入京,而建议何进召董卓入京的就是袁绍,参考《后汉书》中的描述: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根据这段,将袁绍说成是引董卓进京的始作俑者,也丝毫不为过。不仅如此,当董卓淫乱朝纲时,袁绍又是第一个跳出来要讨伐董卓的,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

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不过对于天下诸侯大讨董这件事,后世很多人多诟病以袁绍为首的各路诸侯不作为,如果我们假设这些诸侯都是汉朝的忠臣良将,这么说的确没问题,但如果我们假设这些都是各怀鬼胎,准备逐鹿中原的野心家时,会发现这种走形式,恰恰是对这些人最好的结果,尤其是盟主袁绍。

他不但利用讨伐董卓这件事除掉了一直压着自己一头的,袁氏当代领军人物袁基,继承了袁氏绝大部分政治遗产,同时又通过讨伐董卓获得了极大的威望,《后汉书》这样描述: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

自此袁绍通过召董,讨董的两步操作,让自己从一个小小的中郎将,一跃成为一方诸侯,不但拥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获得了和各路诸侯逐鹿天下的资格,完成了作为庶出子的逆袭。

亦步亦趋的袁曹二人

相较与已经赚取第一桶金的袁绍,此时的曹操就惨兮兮了,不但中了埋伏,还非常不受待见(见注释5),直至看到袁绍大有深意的笑容,曹操才如梦方醒,如今这个天下已经无法实现自己治世之能臣的理想,而只需要冷血的枭雄。于是曹操收拾家底,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说袁绍的第一桶金是借势得来的,那么曹操的第一桶金毫无疑问是夺来的。当时黄巾军围困兖州,太守战死,二把手鲍信便邀请曹操来主持大局,而后大破黄巾军,获降卒青州兵三十余万。但很可疑的是曹操在当时并未有多大名气,战争经验也不多,作为二把手的鲍信和曹操非亲非故,为何不自己当郡守,而去找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曹操。而最可疑的是鲍信死于乱军之中,且死不见尸。所以后人推论曹操被邀是假,绑架是真,到很符合枭雄的做法。

但即使拥有了军队,曹操和袁绍依然不是一个层次的势力,于是这时候曹操也跟当初的袁绍一样,打出了一张牌——挟天子。这点后来也成为很多人诟病袁绍的一点,但却忽略了袁曹实力的差距,天子权威对于势单力薄的曹操是雪中送炭,但对于四世三公且坐拥河北的袁绍,则十分鸡肋,因为袁绍实力最强,只要稳扎稳打,统一北方,天下指日可待。除此之外,俗话请神容易送神难,心思活络的汉献帝会对拥立的诸侯造成掣肘,后来证明汉献帝的的确确给曹操吃了很多闷亏。

接下来,终于到了关键一个节点——官渡之战,过程和结果其实没啥好洗白的,袁绍从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个错误!而且是战略错误,因此给了本来注定失败的曹操获得了翻盘机会。但这种错误,没过多久曹操就在赤壁之战中也犯了一次!所以单凭官渡之战而判断袁本初一无是处,是不客观的,重要的是当时曹操实力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袁绍已经获得了绝对优势,难免就志得意满不听人劝。

曹操赤壁大败而回时,当着众人面说假若郭奉孝活着,不至于有此败,其实是在给自己台阶下,倘若郭嘉真的能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也真心未必能听进去。一个人志得意满,真的是很难听进去人的建议的,而这并不是什么缺点,对创业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创始人这种不从众,固执己见的特质,恰恰导致很多成功企业的诞生,最典型的例子,马云成功前,周围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可能是个骗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四世三公”说汝南袁绍家族
同样四世三公出身,为何一流人才都投奔庶出袁绍而不投嫡出的袁术
袁绍庶出,袁术嫡出,为什么一流人才,都去投奔小老婆生的袁绍?
袁术和袁绍是亲兄弟,为何不联手对付曹操,反而势不两立呢?
袁术:成败皆因富二代
眼光决定行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